1 / 58
文档名称:

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5/5/3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跳起舞》教学设计(共篇)
篇1:《跳起舞》教学设计
《跳起舞》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2、学唱歌曲《小松树》
3、表演歌曲《小松树》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引导学生听辩出音乐力度的变化,并能简单音乐表现给自己的感受。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松树》,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3、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歌曲《小松树》,体验欢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体验音乐的节奏。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 小练习:
1) 蒙古骑马式练习
2) 结合蒙古族运动项目,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新课学习:
1. 歌曲学习:听歌曲录音《小松树》;
2. 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第二遍可随着轻唱)
3. 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










4. 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 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松树》,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6. 舞蹈动作练习:挤奶舞动作组合:站、蹲等。
7. 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篇2:跳起舞
跳起舞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2. 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能够听着鼓声走与停,锻炼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及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3、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家在日咯则》
《在北京的金山上》
3、音乐游戏:听着鼓声走和停










教学过程:
一、听着藏族音乐《青藏高原》学生模仿老师做甩袖动作。
二、欣赏
1、初听音乐,可让学生随乐曲轻轻地拍着手。
2、复听时自编动作,随着音乐跳舞。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取图片介绍西藏风情。
4、观看演唱VCD,可轻声跟着哼唱。
三、音乐游戏:听着鼓声走和停
1、导入:西藏是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去走走看看呢?
:学生围成圆圈,逆时针方向站立,教师手持铃鼓站在中间。
教师按4/4拍击鼓,拍一下鼓心,击三下鼓边。鼓声响××××,学生听着鼓声左脚起步行走。
教师的鼓声换成×× ×× ×× ××,学生按节奏小跑步。当鼓声停止时,学生自选动作做4次。如:点头、蹦跳、挥手、弯腰等,不出声音。鼓声起,再按上面方法走或跑。
3、游戏出现错误的同学表演节目。
(如:由其他同学给他出个有关西藏的知识问题请他答,答不出的'在表演节目。当然这些题目得由学生课前去准备。)
四、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1、过度: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有一位藏族的姑娘(由老师扮演)来欢迎你们了,听听我的歌声,猜猜你们到了哪里呢?
2、教师边歌边舞,学生拍手给教师伴奏。










3、学生听后答,教师介绍日喀则:日喀则位于西藏的南部,日喀则藏语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庄园。(有条件的话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
4、复听,学生看着书本在心里默唱。提示:请学生说说这首曲子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同?(如:一问一答、衬词)
5、朗读歌词
6、在2、4、6、8小节处用XX X为歌曲打节奏。(为加入乐器做准备)
7、跟琴有感情的演唱。
8、学生会唱之后,分角色表演。提示:想想怎样来表演?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①出示三组节奏型
②听录音,学生拍击三组节奏型
③分组伴奏,看哪一组合作的最好
第二课时:
《多么快乐 多么幸福》
《雪莲献北京》
3、创编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可结合藏族的服饰、风俗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尤其是衬词“查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去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
3、尝试学跳藏舞的两个动作:踢Q步和三步一靠。大多数学生对藏舞的动作很难学做准确,重在感受与体验。










4、选编两个动作(左右、上下甩手及献哈达),边唱歌边舞,感受藏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气氛。
二、欣赏
1、初听歌曲。
提示: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复听歌曲。
提示:如果用动作表演,你选择哪一种?引导学生看图思考,选一种动作边听边跳。
三、创编与活动
1、游戏前,教师应将走、跑、停的图形谱板书在黑板上,或讲清区分的办法。
2、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者跑,鼓声响起之前,教师要给速度,如:一二一起。鼓声停,学生心里数一、二、三、四,再听着鼓声响去做走或跑。
3、学生可在座位过道进行,可一组一圈,也可以形成里外两圈,行走的方向相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不受他人影响的能力。里外圈可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
4、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也可以让学生来设计游戏的方式,大家来做。
篇3:《跳起舞》教学反思
《跳起舞》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内容的组合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动,爱表现,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是比较粗浅的。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该是在游戏活动中逐渐的进行渗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的体验、发现、创造来完成,从而欣赏音乐的美。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本课中设计了欣赏、了解草原――节奏训练――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表演《我是人民小骑兵》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将体验音乐的美、欣赏音乐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在学生学习方式上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设计中,很好的创设了各种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第一环节时,学生看到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听到的是优美的旋律,让学生能够从调用各种感官,从听觉、视觉上多层次、多纬度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在学唱《草原就是我的家》时,利用图片、音乐来调动唱歌的积极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本节课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都是很有效的,各音乐小组积极参与,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并团结一致,互相带动。
三、教学设计中体现师生互动、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参与音乐教学,用听、唱、跳的方法来体验感受音乐的美。在活动中,允许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如小骑兵骑马从近到远、从远到近如何来表现?自己想办法来创造各种声音表现草原上的声音。










篇4:人音版二年级《跳起舞》教学设计
人音版二年级《跳起舞》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同学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局部。音乐欣赏和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同学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同学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扮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同学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本课里面,包括了两首歌曲扮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示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同学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同学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同学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沛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










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掌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
二、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三、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能够听着鼓声走和停,锻炼自身的节奏感和内心听觉以和动作的反应与控制能力。
篇5:音乐教案-跳起舞
音乐教案-跳起舞
第四课跳起舞
教学理念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跳起舞》是集唱歌、欣赏、编创于一体的综合课。也许有人认为音乐课就只要把这首歌学会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音乐欣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欣赏及其教学,是满足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接受性环节。音乐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对音乐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起着决定性作用。音乐教师的审美修养就是通过音乐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在本课里面,包含了两首歌曲表演《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两首欣赏曲目。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这堂课设计成融歌唱、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既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要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本课主要是意图通过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的家在日喀则》,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不同音乐特点。并且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教学用具:音像资料、钢琴、录音机、有关图片资料、打击乐器
课时: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藏族民歌独具特色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一、学唱时,对于藏族民歌风格的把握
二、踢口达 基本步的学习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