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长征》课件(通用8篇)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长征》课件(通用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长征》课件(通用8篇)
篇1:《长征》课件
1、能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2、理解诗意,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现代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学习全诗,把握诗句内容,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
透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教学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
2、画诗句配图(五岭、乌蒙、细浪、泥丸);
3、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策略
一进入情境
二理解感悟
三激情明志
四回味升华
五拓展实践
(课前课件播放《长征》歌曲)
(一)谁能说说我们刚才听过的歌曲名字?又是谁作词的呢?
(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征》(板书)。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四)(课件出示长征路线图)教师结合路线图进行小结。
《长征》诗是毛泽东于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之后饱蘸胜利的喜悦和革命豪情所创作的。
(教师板书:毛泽东1935年10月)
过渡:在我们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我们共同步入长征,同红军战士一起走长征路。
(一)范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
交流时出示“五岭”“乌蒙”“细浪”“泥丸”等配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三)指导体验感受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长征中的一些感人的场面,看看它们是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件播放影片)
过渡:“是啊,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千难万险,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着万水千山的阻隔,面对着饥锇的威胁,他们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咽鱼骨头……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呀。”
(四)品读诗句
短短的几行诗不可能包罗万象,下面我们从诗句中找一找,诗中写了红军遇到的哪些困难?红军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困难的?
提示:“这种种艰难险阻都可概括为一句话——”
小结:这正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板书):
“远征难
不怕”
“万水千山
只等闲”
指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来理解具体字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庆祝长征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启发学生想象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的喜悦情景,让学生想一想红军战士可能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进而理解“更喜”、“尽开颜”。
(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给予不同的评价)
(五)指导朗读感悟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3、组织小小朗诵比赛;(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
4、进行奖励。
()
(一)激情
学习完《长征》,你有心理话要对红军战士说吗?
(二)小结
红军战士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朗读,再现红军的豪迈气概!
(播放《长征》歌曲)
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曲久唱不衰的歌,让我们学唱这首曾经让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之满腔豪情、热血沸腾的《长征》歌曲,让我们去领略长征的惊险悲壮,让我们去感受纷飞的战火,让我们呼吸呼吸弥漫的硝烟,让我们去追寻先辈的足迹……
(《长征》歌曲再次响起)
唱《长征》歌曲
歌曲名为《长征》,是毛泽东作词的
自由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可以谈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可以谈长征的线路;也可以谈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谈长征中的英雄……)
听老师小结
听老师朗读课文,并谈一谈全诗的大概内容。
小组学习活动
1、自由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相互解疑;
3、全班交流,上台汇报。
1、看《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过雪山》、《腊子口战役》等影片剪辑;
2、谈感想。
1、认真读全诗,找出红军具体遇到的困难以及红军战士的表现,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些句子,并做好标注。
2、汇报交流
①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红军遇到的种种困难及红军战士的表现;
②有感情把这些诗句读出来,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③学生齐读。
3、重点感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理解“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读一读,把“只等闲”的那种英雄气魄读出来。
4、质疑
认真读读诗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发现。
①“暖”与“寒”的意思。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
讲“巧渡金沙江”故事,帮助大家理解“暖”字;根据“飞夺泸定桥”的场面理解“寒”字。
(“暖”反映出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的喜悦心情;“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②“更喜”
(相互拥抱;放声高歌;跳舞;把帽子抛向空中……)
③“尽开颜”
(全都“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放声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1、自读自悟;
①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暖”的喜悦、“寒”的心惊胆寒、“尽开颜”的无比欢乐……
②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③学生评价;
④小组读,齐读;
2、在自己的书上画出节奏,并试着读一读;
3、学生推荐代表进行比赛:
①试读准备;
②朗诵比赛;
③学生评比;
1、对红军战士们说说心里话;
(具体可结合长征中红军战士遇到的种种困难来说;可从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表现来谈;可联系自身生活经历来谈;也可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来谈……)
2、齐声朗诵。
学唱《长征》歌曲
(在歌声中结束学习活动)
读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唱唱有关长征的歌曲。
课前播放《长征》歌曲,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
利用长征路线图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历程,化空洞的叙述为具体的感知。
影片的播放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红军长征中的种种困难和惊险悲壮。
形象的画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无比喜悦的心情,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
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实现高效反馈。
在《长征》歌曲声中总结全诗,加强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创设情境,以唱带诵,增强感染效果,更加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篇2:《长征》课件
毛泽东
1935年10月
远征难 不怕 (英勇、无畏)
万水千山 只等闲 (乐观)
篇3:七律长征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毛主席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2、收集有关毛主席所写的诗词。
[课前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解题。
1、师: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二万五千里长征,造就了多少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二万五千里长征,又留下了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那么,如此丰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主席写下了诗史上这首著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
(教师板书课题:)
2、解释“七律”。(七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二、初读,整体感知。出示阅读提示(请一位学生读,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把诗读通顺,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2、指名学生读,正音并检查生字:逶迤磅礴泥丸岷山。
3、刚才在读诗歌的时候,哪儿些字词的意思你不太明白,你可以提出来。谁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预设: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三军、尽开颜。随着我们深入学习,我想对“暖”“寒”这两个字的含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4、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哪句话看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着句诗。只等闲:平平凡凡的小事。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诗歌描写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三、品“万水千山”体会“远征难”。(等闲小事有哪些?读着读者,你仿佛都看到了那些画面了.)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
万水千山: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困难多,艰险多。
A那么红军战士们渡过了哪些河呢?请你在诗中找出来。
金沙(金沙江),大渡(大渡河)。
谁来读一读写水的诗句。
B、红军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又越过哪些山呢?
找出:五岭、乌蒙、岷山。
谁再来读一读写山的诗句。
2.这一路长征,红军可谓是跋山涉水,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一直到达陕北延安,这就是长征的整个路线图。(出示长征路线图)。
1、“腾细浪”、“走泥丸”
1)、说感受
预:绵延不绝的五岭只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只不过是滚动着的小泥丸。
引导:说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2)、看图。师板画引导学生比较:逶迤——细浪,磅礴——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