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54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docx

上传人:feifei 2025/5/3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七年级生物课件(合集篇)
篇1:七年级生物免费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孩子观察水样
(2)孩子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孩子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孩子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孩子分组观察。(在孩子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孩子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孩子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孩子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②孩子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在各种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水滴里的微生物》是一堂鲜明的科学探究课。科学学习要以孩子的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孩子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果断单刀直入地设计问题,直奔主题,就可能保证把握探究教学的重点环节,为重点环节的探究活动留出大块时间,自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主要的探究实验活动——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平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让孩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探究。这个探究活动紧紧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让孩子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搞科学,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在快乐的探究学时常见的水中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
这堂课我注重让孩子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并从课题研究目的出发,提升了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孩子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只告诉孩子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又以实验记录的形式告诉孩子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孩子自己控制完成。孩子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篇2:七年级生物课件










教学目标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重点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认真听题,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
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查阅课本P41-42“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填写在教科书上。
讨论: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设疑、提问、引入新课。
巡视,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大多数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对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讨论,适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且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来源广泛。
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并与同学交流。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再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讨论: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书。
当大多数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交流,评价。
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看课本P23中的插图,互相交流,各小组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在探究食物中的能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同,作出的假设也就不同,实验的方法步骤也会有区别。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到各个小组中进行个性化指导。











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提出的问题,充分讨论后作出假设。

根据小组确定的探究课题,制计划。对制定的计划进行讨论、完善后,各小组用咱制的装置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器具,按照课前的分工进行操作。

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食物中含有能量,不同的食物含的能量多少不同。
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和用具,指导学生完善探究方案。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巡视并对探究过程予以适当的点拨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进行交流。
水与无机盐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病症和相应的食物治疗
对误差人进行反思。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指导学生分析误差的原因。
创设疑问,引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三、膳食纤维
根据角色扮演情况,将相关知识填人课本P25表l及P26表2。
组织、引导学生诊断、讨论。










小结
积极发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想。
练习巩固
自行完成练习,也可小组讨论。
篇3:七年级生物课件
一、教学目标


,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
、挂图。


 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

、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说说自己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划。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提出改进意见。


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
,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思考、回答问题。
: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通过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
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题和p34技能训练。
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价。
五、营养物质的吸收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33的“资料分析”,比较大肠、小肠的结构有何异同。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及绒毛,理解它们的作用。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结构特点。
六、小结、课后练习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