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是由【wyj19921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姓名
关于文学研究会
概况
成立时间: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郑振铎;代表作家:叶绍钧、冰心、许地山、朱自清;共同倾向:为人生;主要特点:冷静、客观、写实;会刊:《小说月报》。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区别
文研会主要反映广大农民、妇女、知识分子的命运,注重表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创造社主要反映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集中表现他们身边的事情,甚至自己的事情。
问题小说是文研会主要表现形式,自我小说、身边小说是创造社主要表现形式。
文研会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创造社强调抒发个人主观情绪和感受。
文研会多为传统型作家,本土色彩较浓;创造社多为才子型诗人,有留洋背景。
研究会的宗旨
《文学研究会宣言》:“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和失意时的消谴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对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
究会简章》第二条:“本会以研究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同人以为今日谈新文学非从事模仿西洋而已,实将创造中国之新文艺,对世界尽贡献之责任:夫将欲取远大之规模尽贡献之责任,则预备研究,愈久愈博愈广,结果愈佳,而不论如何相反之主义咸有研究之必要。故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生的艺术,两无所袒。”
一是要求文学要真实地表现现实人生,尤其表现那些平凡人们的苦难人生、黑暗人生、卑微人生,如实写出中国人真实的生存状态;
01
01
02
二是企图通过文学来传播一种启蒙主义思想,唤起“人的觉醒”,促进“人生的改良” 。
02
4 、 “为人生”的文学之含义
叶绍钧(1894~1988)
生平与创作
字圣陶,江苏苏州人。
长期从事教师和杂志编辑工作。五四时期开始致力于新小说的创作,1919年加入“新潮社”,成为“问题小说”作家。 1921年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生”的艺术。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散文集《脚步集》,《文艺谈》等。
叶圣陶 老舍 曹禺 塑像
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
基本倾向:
表现对下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穷愁》等文言小说显示出关心下层的苦难生活,主题严肃。《这也是一个人?》(又题《一生》)外,还有《低能儿》等作品,也有“爱”与“美”的倾向。似乎大自然和艺术之美都具有洗涤人心、催人觉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