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五年级科技论文500字范文(整理13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五年级科技论文500字范文(整理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五年级科技论文500字范文(整理13篇)
篇1:五年级科技论文
伴随着时间从身边走过的脚步声,岁月一天天在流逝,科技取得的成果也日益高升。
然而,这却给地球带来了灾难——大气层、臭气层的破坏;天空的污染;动物们逐渐灭绝……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量使用、发明科技的“光辉事迹”。
为什么会这样呢?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大有破坏。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主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十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高科技垃圾还包过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
如今,科技创造美好世界的同时,也在毁灭世界!
篇2:五年级科技小论文
五年级科技小论文
牛是怎么消暑的
都吉台小学 五年级―赵佳伟
今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哥哥打了一阵子篮球,累得筋疲力尽,出了一身的汗。回到家里还没有歇上一口气,妈妈就叫我们去奶奶家帮奶奶放牛了。
牛被我们牵到了山坡上,我们依然很热。我躺在上坡上,看着牛在山脚下静静的吃草,尾巴不时甩来甩去,悠闲得很。我揩了一下额上的汗水,不禁想到:牛要是运动后热了,也会像我和哥哥一样全身出汗吧。我们夏天避暑可以扇扇子,吃雪糕,吹空调,可牛怎么办呢?我问哥哥,哥哥也不大清楚。于是我们对着牛的背、头、脚看来看去,还是看不出个名堂。于是我准备明天向爷爷请教这个问题。
第二天刚好也是大晴天。我一吃完中午饭就去爷爷家缠着爷爷教我给牛消暑的方法。爷爷听我说完,哈哈大笑,说:“行!你就看着吧!”说着,爷爷牵着牛就出门了。
我们来到张叔叔屋后的池塘边,爷爷把牛慢慢地赶进池塘,又把绳子仔细的拴好。“原来帮牛消暑的方法
就是让它洗个澡啊,太简单了!”我恍然大悟,对爷爷说。爷爷并不夸奖我,而是把我领到阴凉的地方,告诉我:“牛的毛孔不大,身上又长有细毛,一般不容易出汗。然而当牛剧烈运动后,体温就会上升。为调节体温,我们通常会把牛牵到池塘来泡澡。牛洗完走,出完汗后,不要就这样不管了。这时候牛最容易感冒,为了防止牛感冒,我们得及时给它擦汗,使它的皮肤保持干燥。牛其实和人差不多,夏天天气炎热或运动过后还要避免淋雨,避免吹到冷风。“哇,爷爷,您懂得这么多!””我不禁对爷爷说。爷爷笑了笑,掏出一本名为《农家养牛120问》小书,递给我说:“我知道的这些都是从这本书上学来的呢。”
原来,看似简单的帮牛避暑,还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明白更多科学知识。
树为什么涂白漆?
都吉台小学 五年级―赵发亮
我有个吃完饭散步的好习惯,可是每当我散步时,总会看见路旁的一排排树都涂着一层白漆,十分壮观,可是树的底部为什么要涂白漆呢?想到这里,我便跑回家问爸爸妈妈,爸爸说:“是为了环保。”可妈妈说:“是工人闲的没事干。”
“真的是这样吗?”为了探个究竟。我来到外婆家,发现外婆家的后院里有两棵还没涂过白漆的树,还十分挺拔。于是,我动起了做实验的念头!想到这里,我便叫妈妈买来了一桶白漆,叫爸爸拿来了一把刷子,一切准备就绪,我便开始行动,像工人叔叔一样拿着一把沾着白漆的刷子,给一棵大树刷了起来。以后,我每天都到外婆家去看这两棵树。下面就是我的调查报告: 叶子:
五天后,刷着白漆的树的叶子变得更绿了。 同样,我还是在五天后观察了没有刷着白漆的树的叶子发黄了。
树枝:
三个星期后,我又看了看刷有白漆的`树,发现树枝十分牢固。
同样我还是在三个星期后,发现了没有白漆的树的树枝,不怎么牢固,而且用力一折,就会断。
总结:事实证明了涂着白漆的树要比没有涂着白漆的树来的牢固。
“难道真的是涂着白漆的树好吗?”可我还是不相信,又找了“百事通”―电脑。从电脑中我知道了:原来树涂的不是白漆而是石灰,石灰具有一定的杀菌、杀虫作用,可以杀死寄生在树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细菌和害虫。冬季的时候,树上有些害虫会钻到地底下过冬,秋天的时候刷上了石灰后他们就下不来了,冬天就会被冻死。来年春天再刷一遍,地下冬眠后的虫子想爬上树为害就不容易了。因为石灰会使虫子脱水而死,所以他们都会远离。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每年秋季要给树涂上一层石灰。
篇3:科技小论文500字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也在变化。
正如今日月光到萤火虫,萤火虫到油灯,而油灯到今日的电灯。这说明灯在变化。草房到木房,木房到瓦房,而此刻还有更方便的,那就是帐篷。
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栖息地也在变化。口头传送到信,信到电话,电话到QQ,而QQ到微信。这更加说明了人类信息传送的方法也在变化。走路到马车,马车到自行车,再到电动车,电动车则到小汽车。这更加更加的说明了人类到达目的地的交通工具也在变化。
此刻又出现了一个摄像头。这种花样专门用来拍摄小偷,小偷的行踪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此刻,摄像头又有了其他用处,情景是这样的:在高速公路上我们随处可见摄像头,这用来记录行车记录,要是违规了,就要罚款200元呐!就拿我的舅舅作例子:舅舅是一名帮人拉货的车工。又一次,老板急着要货,并称要2小时全部到货。当舅舅开车到高速公路时,突然塞车了,舅舅赶时间,不得不转到另一条路行走。不料,却被交通警察抓到了,按要求,必须罚款。所以,舅舅赔了钱,又被老板骂了一顿,还被扣了钱。呵呵,舅舅真是“名利双收”啊。
科技真是帮了人类很多忙呢!科技是万能的,但也给了我们一些麻烦,可是,我相信20年后的今日世界将是一片辉煌!
篇4:科技小论文500字
俗话说:“夏不穿黑,冬不穿白.”夏天不穿黑色的衣裳,,白色不吸热吗
首先我准备了两个温度计,,我先将两个温度计,分别裹在两张纸里,然后把它们放在我房间的窗台上,第一次实验,我先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放在黑纸里的温计,我将它定为1号,放在白纸里的定为2号。一号起始温度是160c,2号是150c,15分钟过后1号270c,2号才160c,看来好像真的是白的不吸热。一次实验不能说明问题,我将第二次实验的时间定为一个小时。1号和2号的起始温度分别是170c和160c,很快一小时就过去了,1号350c,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那为什么黑色吸热,白色不吸热呢?带这个疑问,我上网查了一下,网上是这么说的:首先,白色物体不是不吸热,只可是吸收辐射相比较较少,反射得比较多,不容易经过吸收辐射热量。
其次,黑色吸收所有可见光,看起来才是黑色。对所有可见光都有必须程度的反射所以看起来能够是白色。对可见光吸收的多的,对其它频段的电磁波(对于传热来说,那里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是红外线)往往也更多。而对电磁波吸收和反射程度的不一样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主要和它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的物理性质相关。
原先,不是白色不吸热,只可是吸收辐射相比较较少,反射得比较多,不容易经过吸收辐射热量。这个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个大的收获!
篇5:科技小论文500字
今日,当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电视中的卡通人物,背景等等东西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快慢而变化呢?
我先作了一个猜想:假如电视的构造中有一个大圆盘,所有的图片都固定在大圆盘上,因为圆盘与遥控器上天线的关系正如两个能吸在一齐的吸铁石一样,所以遥控器能够简便自如的控制电视,我又做里一个小实验,我在一张长纸条上写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几个数字,之后,我找来了一支笔,把笔钻进了中间的间隔里,我拿着笔慢慢地转着,上头的数字也在我的眼前慢慢转着,我停止转动,上头的数字也不转了,我飞快的转着笔,上头的数字也在飞快的转动着,此刻,我的手好像遥控器,管理着电视播放的速度和电视播放的频道,而中间的笔,就像天线,传达我控制的东西,并把我控制的东西传达进“电视”而上头写着数字的小纸条,就像是电视,我把遥控器摁快进,电视上节目也播得很快,这一下子我明白了,原先我们看到的电视就是由一些设计的图片绑定在胶片上,为了证明自我的观点,我找到了《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篇》这本书,上头说动画片诞生于1831年,法国人普拉托把画好的图片按顺序放在一部有观察窗的机器的圆盘上,图片随着圆盘旋转,构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动画片原始的雏形,在这之后,又前后被人经过四次改造,分别是:19美国人史蒂沃德,19法国人科尔,19美国人麦克基,19
美国人赫德,最终从1928年开始,沃尔特。迪斯尼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也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将动画片推上巅峰。
我想爱画画的同学们,能够自我试着画几幅画,钉在一齐,很快的翻动纸,会产生一种和动画片一样的性质。
篇6:科技小论文500字
你家是不是有毛衣我想,你必须说有的。此刻的每家每户都有毛衣,可是你是否观察过毛衣呢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毛衣上有许多的小圆球,由毛衣上的毛组成。这样不仅仅妨碍美观,还会让你摸起来十分不舒服。如果处理不当,会损坏整个毛衣,反而更不好。这个时候就轮到毛球修剪器上场了。只见它开足马力,对着毛球一刮,就看见毛球全部都不翼而飞,毛衣干干净净。正在我对这个毛球修剪器赞叹不已时,突然升起一团疑云,毛球修剪器到底是怎样修剪的呢
我正疑惑时,爸爸发话了,让我自我去寻找答案。
我拿出说明书,仔细的研究了一下,便开始拆修剪器。我先把修理器的开关关掉,再把最外层的外刀网旋开,拔出来,然后再把最主要的圆刀拿出来,上头有着极其锋利的刀片,再往下就看见了风叶,上头有着四块竖起来的板,打开开关就会飞快的转动,在风叶的最下头,还有着一个巨大的缺口,毛球就是从那里掉下去,掉进储物仓,保存在里面。
原先,这个修剪器,由一个马达转动风叶,风叶连之后圆刀,风叶一高速转动,圆刀也高速转动。外面的外刀网隔开了衣服和圆刀,防止直接接触衣物造成的破损。外刀网上有许多小孔,在接触衣物时让毛球伸进外刀网,被圆刀直接割断。被割断的毛球从圆刀的旁边掉入下头的风叶上。风叶上的四块竖起的板子在高速转动的情景下,像打羽毛球一样,把毛球“打”进储物仓。在实验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一把外刀网旋下来,这个修理器就不再转动。难道是没电了那为什么刚才还转的这么快经过我多次试验,发现风叶旁有一个按钮,就像冰箱上的灯一样,有个下压按钮。外刀网旋紧后,会把这个按钮往下压,压到最底部时,保护功能就会关掉,修剪器就会正常工作。
原先一个毛球修剪器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啊!
篇7:科技小论文500字
这个星期一的中午我在看我自我定的《发现号》,在尾页我无意中看到一篇很短但很值得探究的一段话,是关于“肥皂泡的温度比太阳还高吗?”上头说肥皂泡是儿童很喜欢玩的一种游戏道具。它裂开瞬间的温度会比太阳的温度高0倍。我当时心想:不会吧,肥皂泡破裂时的温度怎样会比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这么多。我继续往下读……
晚上回到家写好作业后,打开电脑,资料是这样说的,当肥皂泡开始裂开的那一刹那,温度陡然上升,原子与分子间彼此碰撞,高能粒子构成了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即等离子态,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光。由于破裂瞬间产生的高温十分短暂,并且出现于很小的空间,所以我们无法用温度计直接测量到,当然普通温度计也是不可能测量如此高温度的物体的。可是经过所释放的光体分析,能够测量出暴聚气体的温度……
在最近的实验中,科学家第一次直接测量到了这个温度,第一次在单个泡沫中观察到等离子体,这是单泡声致发光领域的一个里程碑。由于观测到的光来自讯速收缩的泡沫的外表面,所以在泡沫的内部,温度应当更高。有些人猜测,瞬间高温说明在肥皂泡中也许发生了特殊情景的核反应,可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实验证据。
当我看完这些时,我震惊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肥皂泡居然有这么多学问。
篇8:科技小论文500字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们能够经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娱乐、看新闻、交友等,网络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自从网络开始慢慢普及,各大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自我的网页和网站,介绍公司的情景、宣传公司的产品。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网上公开召集订单,更好地推销自我的产品。类似的网站越开越多,许多不一样种类的网上商城开业,并且标榜自我的产品比平常到市场中购买更便宜更合算。顷刻之间,信息在上网一族之间广泛地传播开来,致使的信息得到充分交流。人们只要在网上输入自我想要的商品,搜索一下,大篇幅的供应商资料就会呈现眼前,而供应商也能够籍着网络的资料,查询哪些消费者对于自我的商品有最大的消费本事,统计数据,以便更好地针对性地宣传。足不出户,人们就能够在网上达成交易,大大促进了市场的供求两旺的局面。
在信息产业高度发展,并且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今日。网络成了最好的传播媒体。对于学生来说,许多大型的考试报名和分数查询,都能够在网上进行,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打永远繁忙并且昂贵的声讯电话去查询。近两年来,国家的统一公务员考试也在网络上公布详情,考生们只要打开所在地区的招考网页,招聘部门、招考职业、职位、要求等一系列详细情景就一目了然。连同报考需要带备的资料和报名地点也明确地在网上显示,使考生们能十分方便、十分容易地了解情景。对于发布信息的单位来说,不再需要逐个地点逐个地点派遣去宣传;对于想明白情景的考生来说,也不必千里迢迢、奔波劳碌地去到指定地点索取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情景,两方面都从网络信息的传播中获益匪浅。
网络,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拉近。
众所周知,网络上的游戏在不断发展壮大,游戏类别也越来越多。就拿我们最常接触的qq为例。许多朋友之间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没有办法常常在现实联系。qq就为处于这些情景的朋友供给了良好的联络途径。在QQ中,不但能够和老朋友联络,还能够认识许多新朋友。在短短的聊天和沟通中,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拉近。在其他不一样的网络游戏中,人们也能够经过游戏中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忙,相识相知,成为肝胆相照的好朋友。人们也能够经过E-mail在网上进行书信来往,互相告知安好。
篇9:科技小论文500字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