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厦大824机械设计基础2025年真题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厦大824机械设计基础2025年真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 历年真题的考点分布及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题型
分值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名词解释
0
0
/
5
5
5
0
0
10
20
0
填空
0
30
/
45
45
45
50
50
40
30
50
简答及简单计算题
25
40
/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计算
75
30
/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重要的信息:
(1)从 2025年起,该科目的考试题型就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一般是由填空题、简答及简单计算题和计算题组成(名词解释包含在填空题中。表格为了更好说明,故单独列出);
(2)从 2025年起,填空题、简答及简单计算题和大的计算题的分值没有变化,各自维持在50分;
(3)可以看出,填空题中,名词解释的分值在你逐渐加大,相应地,传统的填词填空题所占比例有所减小。;虽然 2025年取消了名词解释,但考生对这类题目还是不能大意。
(4) 2025年,该科目并没有考试,故无试卷。
二、历年真题考点分布分析
绪论
考点分布
机构和机器的定义与区别
2025
第一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考点分布
自由度的计算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瞬心的判断及计算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025、 2025 2025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考点分布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2025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2025、 2025、 2025
曲柄存在的条件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第三章 凸轮机构
考点分布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2025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2025、 2025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凸轮的计算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第四章 齿轮机构
考点分布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渐开线齿廓
2025、 2025
根切、最小齿数及变位齿轮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第五章 轮系
考点分布
轮系的类型
2025
定轴轮系的计算
2025
周转轮系的计算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复合轮系的计算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第六章 间歇运动机构
考点分布
列举三种间歇运动机构
2025
槽轮机构
2025
第七章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考点分布
周期性速度波动及非周期速度波动
2025、 2025
飞轮的设计
2025
第八章
考点分布
动平衡及静平衡的概念、条件
2025
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2025、 2025
第九章 机械零件概论
考点分布
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025
机械零件的强度
2025、 2025
毛坯的制造方法
2025、 2025
钢的分类
2025、 2025
第十章 连接
考点分布
螺纹参数
2025、 2025、 2025
机械制造常用螺纹
2025、 2025、 2025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2025、 2025、 2025
键连接和花键连接问题
2025、 2025、 2025、 2025
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
考点分布
轮齿的失效形式
2025、 2025、 202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的基础知识
2025、 2025、 2025
齿轮传动的功率损耗
2025
第十二章 蜗杆传动
考点分布
圆柱蜗杆传动的基础知识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2025
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考点分布
链传动的相关知识
2025
带的应力分析
2025、 2025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2025、 2025、 2025、 2025
V带传动计算的基础知识
2025
第十四章 轴
考点分布
轴的结构设计
2025、 2025、 2025
轴的强度计算的基础知识
2025
折合系数的定义
2025
第十五章 滚动轴承 无考题
第十六章 滚动轴承
考点分布
滚动轴承的代号
2025、 2025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2025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密封问题
2025、 2025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2025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2025
第十七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考点分布
联轴器的分类
2025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概念
2025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重要的信息:
(1)前面一到五章机械原理部分是每年出题的重点,大部分简答题及计算题都出自这个部分,所占分值较多,基本上能达到一百分。所以考生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章的重要考试热点是自由度的计算和瞬心及计算。其中的自由度的计算几乎每年必考。考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的干扰。要多加练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及整转副和曲柄存在的条件。其中基本特性几乎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掌握这部分内容,要注意深刻理解急回特性、压力角、死点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尤其在平常练习的时候,要多画一画,不要以为自己会了。到考场上,却不熟练,耽误了很多时间,这是很不应该的。第三章凸轮机构、第四章齿轮机构和第五章轮系都是计算题考查的热点和重点。每年的计算题都离不开这些内容。凸轮机构一章,其压力角等各个参数的取得及计算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只要掌握其中的方法,难度是不大的。齿轮机构一章,考点分布较为均匀,可以说这一章浑身是宝,每个知识点都可能出考题,不论是填空题、简答题抑或是计算题。而且这部分公式、概念、定理较多,考查起来较为灵活,所以考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时,也要深刻理解齿轮各个参数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的关系及原理、特点,如渐开线的特性、齿轮啮合的条件、重合度的概念等等。另外,还要多加练习,熟练各个公式。轮系,是每年计算题必考的。基本上考查的都是复合轮系。因为复合轮系
就是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的整合。只要复合轮系能够做好,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也自然是会的,它也就达到了考查的目的。所以,考生要把重点放在复合轮系的计算。具体的计算方法参考后面章节内容。
(2)机械设计部分,主要在填空题出现,有时也出现在简答题中。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较散,较杂,考点分布较均匀。也没有像机械原理的某些考点一样,有规律可寻,基本上年年都考。所以考生在复习这方面的知识点时,要注意全面、细致。并要不断地反复、加强、熟悉。另外,可以多找些其他学校的考研题做,多多地练不牢的。尤其是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考试的概率相对较大,考生要注意。
第二节 历年试题综合分析
由近年的的真题分析可知,从 2025年以来,真题的题型并无发生大的变化。几乎每年都是由名词解释( 2025年没有)、填空题、简答题及简单计算题、计算题四个部分组成。一般是前面的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占50分;5个简单计算题,每个10分,共50分;最后的计算题一般为3题 ,占50分。填空题主要的出题点在第九章到第十七章的机械设计部分,尤其分布在零件设计概论、带传动和滚动轴承;而简答题及计算题一般考查第一、二、三、四、五章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考查难度并不大。对于机械设计部分,关键在于细和熟;而对于机械原理部分,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
下面,就对各个题型做个简要的介绍分析。
首先是填空题,包括名词解释。这部分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答案一般在书本上都能找到。名词解释的解答,不必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原话,最重要的是要答到点子上。做适当的展开,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长篇大论,否则可能会影响答题时间。名词解释的出题点变化多端,无规律可寻,所以考生在准备这部分题型时,还是要以理解基本概念为主,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对于其他的填空题,主要还是集中在重要的基础知识上,如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之间的关系、螺纹的基本参数、各种传动的失效形式等。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较偏的题,如 2025年的填空题第九题考查按当量弯矩计算轴的强度公式中α的含义及取值原则;还有 2025年填空题的第一题考查第九章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也是考生在复习时不容易当做重点的地方。所以考生想要取得较高的分数,不在填空题上丢分,还是要做好全面、细致地复习。
接下来是简答题及简单计算题。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前面五章机械原理的内容。出题点一般如下: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凸轮的相关知识;简单轮系的计算;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计算;机械设计中带传动的相关知识等。这部分内容关键在于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 2025年考研真题试卷的第一题,考查曲柄存在条件的推导。如果考生仅记住结论,而没有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是答不好此类题目的。
最后一种题型就是计算题。该题型的出题点一般在凸轮、轮系和齿轮参数的计算(包括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轮)。而且几乎每年皆是如此。这类题难度一般也不大,主要考查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基本计算。难度相对较大的是齿轮基本参数的计算。因为涉及的公式、原理、规律比较多,考查起来较为灵活。考生应深刻理解,多加练习。作答时,要详细写出计算步骤和公式来源,以保证答题规范。
总的来说,厦大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试难度适中,经过深入、细致、全面的复习,考生取得一个较为满意的成绩是可以达到的。
第三节 命题预测
1.命题规律
综合对近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厦大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研命题主要存在以下的规律:
(1)难易程度、题型、分值变化不大
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试难度适中,但是考查的面较为广泛、点比较细。题型一般有填空题、简答题及简单计算题和计算题。各部分的分值都占50分。
(2)各章节的出题点
从近几年的命题规律来看,机械设计部分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出题重点。而机械原理部分基本上占了所有的计算题。 2025年,开始对书上的结论进行证明性考查,这也提醒考生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复习。
(3)重要的已考点
从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历年考研试卷来看,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甚至是原题,这一方面告诉大家这些考点是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记忆很多知识点,灵活掌握各种答题方法。
(4)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从历年的真题来看,不论是填空,简答还是计算,都重在考查基础性、大流的知识。所以,考生在复习时,不要一味地啃偏题,怪题,觉得做好难题简单题就不在话下。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好的效果。
2、命题预测
按照往年的规律, 2025年机械设计基础考研还绝大部分还是会秉承以往的风格。题型仍是以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三种形式出现。题量方面,名词解释2个或4个;填空题10个;简答题及简单计算题5个和三个计算大题。
值得注意的是,计算题主要集中在前面五章机械原理部分,且考查的重点倾向于: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曲柄存在条件的证明、凸轮的各个基本参数、齿轮的啮合问题、混合轮系的计算等。
第四节 专业课复习规划
如前所述,厦门大学824《机械设计基础》考研专业课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机械原理(1-8章),二是机械设计(9-18章)。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厦大机械设计基础科目的考试具有难度适中,题型、题量稳定,重点突出等特点。机械原理部分的考试重点主要分布在自由度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凸轮计算、齿轮计算和轮系计算,这些内容在每年的考试中几乎都会重点考察,所占的分值也较大。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主要是理解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练计算的基本方法;机械设计部分的考试重点则主要分布在机械零件设计概论、带传动和滚动轴承,这些内容比较多且比较杂,关键是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
结合以上专业课的特点及厦大考研专业课的命题规律,我们建议考生按以下安排复习。
以下就介绍如何高效地复习:
1、应该收集哪些专业课资料及通过什么渠道收集?
专业课资料首先就是厦门大学指定的杨可桢编写的《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教材。由于这本教材内容较为简洁,很多公式、知识点解释得并不多,所以考生有时间、精力的话,最好还要参考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以期对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有更深、更广地了解。除此之外,可到厦大考试中心(嘉庚主楼三楼)购买历年的考试真题。真题是了解考试命题规律、掌握考试命题思路的重要依据,因此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有条件的考生,可向厦大里面本专业的同学拿些本课程的笔记或者是期末试卷等等。当然,厦大的专业课期末考试卷是不能带出考场的,所以想拥有这些资料,有一定难度。也可以向刚考上研究生的学长们咨询下相关问题,争取获取些相关信息。准备材料的工作最好放在9月份之前做完。
2、如何安排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专业课的复习通常在9月或者更早就应该开始了,(不然后阶段时间会紧,相应地,压力就会大,心态就难以调整。)集中复习一般放在11月-12月左右。
复习的初期,时间跨度可为9月1号到10月20左右。这阶段主要是课本的复习,要全面、细致地阅读、理解,甚至扩展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所以第一遍关键在于全面。因为厦大考研的知识点还是比较细的,特别是填空题。所以考生应在第一遍就打好基础。在复,对每章的知识点根据自己的习惯,列出其体系、架构,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分析、思考,将属于自己的总结性的知识还有一些好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记入笔记中。这个对于后期的复习是相当有帮助的。复习完每一章,要做些相应的课后习题,以做巩固。第一遍复习时,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英语和数学的基础等因素来确定专业课的复习时间。一般刚开始每天花40分钟时间复习专业课即可。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或者题目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老师、同学,不能就此跳过。否则,你在考试的时候,会发现考的就是你跳过的那些不会的内容。
第二遍复习,可安排在10月20号到11月20号左右。经过第一遍细致的复习之后,考生已经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在复习每章之后也做了一定的练习。因此可以着手真题的练习了。真题可留近三年的作为后期的能力测试用。当然,在做真题之前,最好根据自己在第一遍做的笔记,在复习一遍教材。因为该书的内容繁多,考研出题的考点细、范围广,所以一遍还是不够的。这个时间由自己确定,第二遍的复习应该会较快了,大概15天左右。
第一遍做前面七套真题的时候,最好也应按照考研规定时间以及考试答题要求进行答题。目的在于把握好各个题型之间的时间分配问题。遇到不会的题,忘记的知识点,一定要先想一会儿,回忆一下,不要为了提高速度,立即跳过。要是实在想不出来,先空着。等做完之后用其他颜色的笔订正。这一遍,在订正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特别地认真。对自己做对的题,要回忆一下相关知识点,稍作复习。对自己做错的题,更要认真分析,自己为什么错,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牢,还是方法没想到,忘记了等等。然后针对原因进行知识点的加强。还有,在复习期间很容易出现做题时比如把后面的画图题省略掉,或者做计算题时只列公式,不算答案。以为知道了思路就行,计算都是没问题的。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你要是不提前画一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把图给画出来,自己画图的时候会少什么,容易在哪里出错;计算时会漏些什么。并且如果一直没有计算训练,在真正在考场上速度肯定跟不上,到时就容易造成紧张的心里状态,这都是不行的。考研不止考查知识点的掌握,还考查速度和心态。所以一定要把图画出来,计算真正算到结果。分析真题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要分析真题的出题点分布。这样子一遍下来,相信考生对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就有了相当的了解、理解。
第三遍的复习可安排在11月20号到12月15号。在做完历年的真题之后,相信考生对考试的题型和考点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时考生可结合教材、笔记、辅导资料及模拟题进行第三遍的复习。此外,也可以从学校图书馆或者其他渠道多准备些题目,如其他学校的考研真题,来让自己多加练对所有知识点再进行复习。这样既能通过练习多掌握些做题技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反复的复习还可以帮助熟悉各知识点。特别是对于填空题,特别有好处。这一遍复习之后,考生应该能够全面、熟练地掌握考试知识点,达到完成上考场所需知识的储备的程度。
接下来的复习就是从12月15号开始到考试。这个阶段要把剩下的三套真题利用起来,严格按照考研时间和要求、规范做题。包括考研时,专业课应该是在下午考,考生也应安排在下午做这些题。除此之外,对以往做过的真题,还要再拿出来仔细研读,对具体知识、出题思路、命题规律形成自己特有的认识。同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笔记,争取再完整看一遍教材,特别是容易出填空题的章节,如机械设计部分,第九章机械设计概论,第十章连接,第十三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十四章轴,第十六章滚动轴承,要多看几遍。这个阶段,关键是要查缺补漏,巩固完善。可适当再做些模拟题,保证在考试时手不生,速度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