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共6篇)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共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共6篇)
篇1: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初试及复试经验
4月7号网上公布的拟录取的结果,我虽然没有考上mpacc,但是调剂到了审计硕士,也还挺好。我从论坛上得到了很多帮助,现在说一说我的考研经验,以后来着略作参考。
一、初试
我正式准备的时候是十月份,之前再会计实践。个人认为联考科目不多,所以准备的不需要那么早。
(一)数学
我高中本来是理科生,数学底子还不错,所以这方面准备的不是很多,我主要使用了机工的《数学分册》,确实很简单,但是内容也很基础,我当时做了两遍,之后我就是用北航的《数学高分指南》,也写了有两遍。
(二)逻辑
我之前完全没有接触逻辑,所以最开始是用的是机工版《逻辑分册》,我用了两个月,也是做了两遍,考试前几天又把自己做错的题又重新做了一遍,之后我就从图书馆里借了很多版本的逻辑相关练习册,使用题海战略,不停地做,虽然不同的版本有些题答案不一样,但是把基础的内容确定了,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三)写作
因为之前高中的时候语文很不好(老师经常说我作文偏题),所以我练均下来一个星期一篇有效性分析,一篇论说文。我用了《写作分册》,之后也从图书馆里借了很多相关的书,其中清华出版社的.《写作分册》还挺好。最开始写作文没有什么感觉,写的多了就开始总结自己的模版,虽然也套用了辅导资料的很多话,但是使用起来有自己的痕迹,这样我感觉好一些。
(四)英语
最开始我在背单词,我有三本单词书,但是我觉得星火的比较好,因为它比较小也比较好拿,后来暑假的时候在做张剑的阅读,我做的比较慢,7月份就买了,9月份才做完。10月份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我也用星火的英语题,我把英语一的真题做了三遍,第一次主要是测试,做完就对答案,做完即忘;第二遍我就主要根据星火的答案解析,一遍一遍的看,看句子,看语法,看单词,用它做翻译材料;第三遍我就基本上记下了,再做就不会错很多了。到了十二月份我就开始准备作文,主要是大作文,准备大作文的模版,大约写了有十几篇,与此同时我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英语二的真题比英语一的简单,但是我也做了两遍,中间都是有隔一个星期。
(五)最后,大约是考试前三周,我就开始和同学一起进行模拟,每周模拟一次,计时的那种,然后互相给改试卷,主要是作文,每次我们都尽量给对方指出缺陷。因为我在本校考试,所以我对学校很了解,也没有做什么提前熟悉考场的活。但是如果是要在外校考试的话,我觉得尽量提前熟悉熟悉考场吧。
复试
我复试的时候去了上海,提前两天去的,怕自己水土不服。我住在亲戚家,离复试的地方还挺远,幸亏复试的时间不是很早。
(一)笔试:
1.我考的上交,他的专业课笔试是有五道简答;
2.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关于应收账款;
4.存货计价方法;
5.现金流量表内容;
6.权责发生制;还有一题记得不太清了。
(二) 面试
面试有学硕的和专硕的一共好像有33个人,分成两组。其中专业课的问题问了我有两个,都是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的,一个是他们的成本法有无差异,一个是权益法有无差异,最后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十年规划。
听力和政治:听力今年不太难,因为算入的成绩不多,所以我也没太准备。政治是通过性考试,是开卷的,相对来说难度也不那么高。
最后,我想说,在我考研的时候,我的家人和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在我迷茫不想学的时候,他们鼓励我,支持我。回想考研的那段时光,有点辛苦,但是也很充实。现在,我的心中只剩下感激了。
篇2:南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20南开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简单介绍一下,大四的时候想考南开学硕,学到暑假结束,实在是厌倦线性代数,转考cc。cc考了两年,第一次报的人大,落榜,工作,然后又考南开,读在职。
更有意思的是,两次我的初试成绩都是211,而人大,也依旧保持着220。可能这就是天意,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来到南开。
好了,说点大家关心的。我不是个勤奋的姑娘,有点小聪明,所以总是不上不下。我介绍的这些不适合学霸,却可以给一些和我类似的童鞋们一些参考。
一、关于初试:
英语一次60,一次61,说了也只能被鄙视,这个不提。
我接触过许多MBA,MPACC的考生。MBA的问题在于数学,MPACC的问题在于逻辑。简单而言,MBA只要数学好就基本不会有问题,而MPACC必须两样都好。
1.数学
对于管理联考,数学是一样很见成效的东西,如果你底子好,那么在准确上下功夫,如果底子不好,高分指南反复做三遍,也差不多可以应付联考。不过就是老套的题海战术,我想说的是,一定要练习的是速度。
两个方面:
学会推算,数学都是选择题,你不必算出准确答案,只要通过推断排除选项或者大概找到有联系的选项就可以了。譬如选项是15、8、14、7,如果你推出是3的倍数,就没必要继续算了。这在考试的时候,会让你很受益。
学会舍弃,就算你的数学很好,考场上也可能遇到不会的题或者一时算不出的题,没关系,大胆的舍弃他吧,你后面能得到的分数远远大于这道题。这是一种时不注意而在最后考试时你会做得到。
2.逻辑
请允许我小自恋一下,我还是认为我在这方面挺有天赋的。大力推荐一本书:逻辑零基础,高教出版的吧,我很喜欢。如果你用到的第一本逻辑是这个,我想是件愉快的事,因为它很能培养你的成就感。比起通常会让人错一半的高分指南,以及唠唠叨叨的逻辑经典,这本书应该更能激发你的热情,后面的学习会顺利很多。另外就是做逻辑千万不要想得太多,错的多还浪费时间。逻辑最重要的是快,抓题干,不要联想。
3.写作
指望写作提分是件不怎么靠谱的事情,我只认得一个考北大的姑娘两篇作文都在20分往上,其他的人基本上也就都在30到40的`区间了。所以多练习,知道怎么写同时不会在考试时浪费时间就可以了。
楼主今年考试时间就没把握好,因为在职没怎么塌下心来复习,在做数学的时候觉得A选项选的太多,强迫症似的花了半天时间检查,最后导致后面的六七到逻辑推理题没做,郁闷了很久,但是最后成绩下来,其实那几道题也不会怎么样,把你做了的争取做对,总不会太差。
二、关于复试
真心觉得南开的复试时间好早啊好早啊好早啊。7号下的复试名单,19号就资格审查要复试了,真是让我这种踏不下心的孩子悲愤啊。所以专业课的准备,亲们还是越早越好吧。尤其是本专业的,我觉得很多跨专业的反而因为准备充足而考得更好。南开cc的复试流程在mpacc中心的网站上很容易查得到,我来说说题目的情况。
(一)专业课笔试
原本两个小时,老师说题量大延长了十分钟,但像楼主这种明显准备不足的孩子还是甩了审计和财管都没怎么做。四十分的选择,个人觉得比较简单,好像会计管会都是11个,剩下两科各9个。大题是会计20,管会15,审计15,财管10。
会计的题目偏注会的难度,大题应该是四道:1.先进先出和加权平均计量存货成本;2.判断是否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好像还有分录;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从初始计量到处置吧;4.以分期收款的形式售出货物,账务处理和未确认融资收益的金额。计算量挺大的。
管会的题目我记得很简单,三道:1.关于贡献毛益率、销售单价、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等等几个公式的计算,给出什么求什么不记得了。2.选择是否接受特殊订单。3.题好像也是一个关于贡献毛益的。
(二)至于审计和财管
我已经说了,我都没怎么写,所以我只记得财管是个和β值有关的题目。有时间的话,14的童鞋们好是好好看专业课吧,不要等到出了成绩,那样的话,时间真的太紧迫了。虽然楼主侥幸过了,但是这种事情还是不要拿来赌。
(三)面试
面试是四个,根据分组决定顺序,楼主是专一、专二、专英,最后是综合面试。
专一选的财会,抽的题目是什么是现金折扣和如何处理。楼主最不擅长的便是面试,因此真的很紧张很紧张,导致四个老师都先安慰了我一番。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要答好的话,首先脑子里还是应该有个框架:两种方法,净价法和总价法,销货方和购货方分别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后来老师问了下你觉得应该选择哪种方法,这个我确实没注意过,就从谨慎性角度说了下净价法比较好。
专二选的管会,抽了个现金预算还是什么的东西,看了一眼,不会,换题:什么是参与性预算,谈谈它的优缺点。对于楼主这种只懂得本量利的,这个真的是一点都没看过。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时候呢,楼主只好坦白交代,然后凭猜测说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不过,面试的老师真的是超级好啊,给了我很多提示,引导着我明白了这个东西。当然,老师最后还是嘱咐我,回去再好好看看书,濉
(四)专英
这个我真的是撞大运了,我抽的题目是你在家庭生活中有用到会计么,谈谈是怎样的。前面说了楼主英文很差,所以楼主都只用了简单的词汇,主要就把会计六大要素描述了一遍。还和一个女老师聊了聊我家的固定资产。不过我后面的姑娘抽到的就是专业的问题了,无形资产什么的。
(五)综合面试
这个我觉得我表现得太太太没特点了。不过,很多人认为这是最没难度的面试,纯聊天。
面试的题目总体而言是很基础的,各组之间应该没有重复的题目,像英语,有个姐姐说他们组都是关于审计的问题。感觉老师们都很好,至少没有很嫌弃楼主这种科班出身还这么“无知”的,好好准备,平常心去面对,应该还是比较愉快的。
21号面试,昨天成绩已经挂出来了,南大还真的是很效率。期待未来的忙碌生活,也希望和我一样向往南开的童鞋们加油。
篇3:南京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南京大学会计硕士考研初试及复试经验
结束复试等结果中。发个经验帖攒攒人品。拟定从心态、初试准备、复试准备和参考书目几个方面谈一谈,先把心态和初试放上来。初试226,考的南京大学,分数不算高,且文中皆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海涵。
一、心态
MPACC的考试的确有运气和临场发挥的因素在里面,但我认为考试,并不是单纯知识考核,其实也是对心理素质、时间统筹等方面的考核。且由于试卷存在主观题的客观因素,可以说MPACC考试的确是努力和分数并不成正比的。因此在决定考MPACC之前,也要考虑一下自己在考这个初试简单的考试里,是否能承受这个结果。毕竟,风险和收益是配比的,从来就没有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
同时,在考研之前其实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师兄师姐问经验,问哪个专业简单,问怎么准备。而是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只有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明确自己要靠考研达到的目标,在择校、规划复习时才可以科学、合理。从论坛最近的许多怨言就可看出,结合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择校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对自己的水平做出合理的测评是十分重要的。会计硕士由于只考2门,并且不涉及高数,致使许多同学在报考院校时低估了其难度。但其实仔细想想,大家都考的是同一份卷子,为什么高分的不多呢?难道大家都是傻子,就自己是聪明人吗?而如果没有在择校时考虑到这点,很可能影响的就是自己一年的时光。
结合自己考研的目标,和自己的水平的合理估计,去选择自己的报考院校,可以降低考不取的风险,毕竟人生苦短,没有多少年月可以蹉跎。
比方说,如果考研的目的是想提升学历以面对目前企业设置的211的门槛,而不是非投行等高端金融职业不可的态度,那么其实并非一定要考取名校,一些相对不那么热的211院校,甚至在目标工作地点的知名财经院校也可以达到你的预定目标。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一旦定下自己报考的院校,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毕竟从MPACC现在的趋势来看,调剂的机会是很渺茫的,但学校优先考虑第一志愿也并非不合理(高考也是如此,可见选报院校是十分重要的)。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对于第一志愿报考的同学来说,难道高分空降公平么?
废话说了那么多,总结起来就是,考研不能盲目为了考研去考研,要结合自己条件和自己考研的目的去考研,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浪费宝贵的一年时光。
二、初试准备
初试分为联考和英语,(又不是男人,要那么长干嘛)。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太早准备的话,在考前失去了应有的状态反而是得不偿失。总的来说,英语宜早,而联考可以缓一缓,在9月开始准备也不迟。
(一)英语
英语是厚积薄发的学科,重在日常的积累,如果英语水平提高了,其实对英语类的考试是无须特地准备的。英语由于以前有一些基础,所以基本没有准备。买了老蒋的历年真题熟悉一下考试形式,还有老蒋的作文书,看看作文大致的框架,但基本没有用老蒋里面的模板和句型,感觉老蒋里面有的句子太狂了,个人不是很喜欢。
由于没有实际经验所以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1.单词
首先,要对考研英语单词进行背诵,这是重中之重,什么做题技巧都没有看懂单词从而理解整篇文章管用。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法(有的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不用自己去计算记忆曲线)。就不一一赘述了,找到自己合适的方法就行,条条大路通罗马么。
2.阅读
其次,阅读、阅读再阅读。这里的阅读不是去做阅读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去阅读英文文章。可以去买国家地理、TIMES或者ECONOMICS等期刊阅读,既有趣并且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英文水平。
3.作文
最后,在考前两个月(一个月也应该时间足够)的时候,可以开始准备作文、真题。作文提升技巧无他,多写是耳!既然作文的题材、范围已经给出,可以每天写一篇以熟悉写作方法。其实,最主要是熟悉大致的写作思路,当你熟悉了写作的思路后,其实具体体现在每一句里的句型就是看平时的积累和临场发挥了。特别建议:考试时先在草稿纸上把翻译和作文写一遍后,再誊写到试卷上,以保持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