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是由【明月清风】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标准
Annual Work Summary Report
培训教材
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因素辨识
因素评价
因素控制
收集资料
因素类型
影响因素、因素机制
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因素的严重程度
因素值确定
因素分级
制定计划
落实减少或防范因素的措施
监
测
审
核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生产工艺过程
厂区平面布局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生产设备、装置
厂址
建(构)筑物
环境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
安全检查表法(SCL)
事件树
现场调查法
头脑风暴法(BS)
如果-怎么办分析方法
因素环境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将SCL和BS结合,保持严格连贯性和灵活创造性
环境因素辨识方法
列举需查明的所有会导致产生的环境因素,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求用是、否回答,否表示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编制依据: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
系统分析,确定环境因素部位及防范措施
研究成果
检查表
A
E
D
F
B
C
可依据标准、规范、法规等编制
有问有答,印象深刻,利于重查
只能定性,无法定量
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只能对存在的对象评价
能够事先编制,时间充裕
检查表优缺点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易燃易爆物质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粉尘
辐射(电离、非电离)
噪声
振动
高温、低温
采光、照明
物质及作业环境因素辨识
火炸药(雷汞、叠氮化铅、2,4,6-三硝基甲苯)
常温下分解氧化导致自燃、爆炸(硝化棉、黄磷)
常温下与水或水蒸气反应燃烧爆炸(钾、钠)
强氧化剂(氯酸钠、双氧水、过氧化钠)
摩擦、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爆炸(硫磺)
分I类(矿井甲莞)、II类(爆炸性气体、蒸气)、III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凝聚相化学物质
气相爆炸物质
易燃易爆物质
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
腐蚀物质分类
无机酸性--硝酸、硫酸、氯磺酸、盐酸
有机酸性--甲酸、溴乙酰、乙酸
无机碱性--氢氧化钠、硫化钠、硫化钙
有机碱性--丙醇钠
其他--次氯酸钙、次氯酸钠
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析》中将毒物危害程度分为:
I级: 极度危害
II级: 高度危害
III级:中度危害
IV级: 轻度危害
列入国家标准中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I级13种、II级26种、II级12种、IV级5种
生产性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