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3/9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湖心亭看雪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共同来学****明朝人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大家知道湖心亭位于什么湖上吗?(西湖)
对。一提起西湖,大家一定想到了西湖那美丽迷人的风光,想到了很多描绘西湖风光的名诗句,哪位同学来和大家说说你搜集到的名诗句?
(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在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诗句中,却很少有描绘西湖冬景的。那么在张岱的笔下,西湖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去品品他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规范读音。
(1)下面老师找两名同学读这两篇课文,其他同学在读音、停顿上如有不同读法,之后可以举手提出;
(2)教师提问,并强调“强饮”的“强”字发音,“雾凇”的“凇”字写法。
,疏通文意。
(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读一遍,注意读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在课文的每个句子前面都标上序号,并请同学们翻译课文。
,共同解疑。
(1)课文翻译完了,如有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仍不明白的同学可以举手提问;老师强调“更定”“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更”字的含义;
(2)交流在预****中对于课文内容不明白的问题。
三、课文赏析

请同学们归纳本文记叙的要素:(板书:记叙)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写人。
思考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思考问题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为什么却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
明确:本文题目虽是《湖心亭看雪》,但作者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是为了写景,更是为了写人,写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板书:写景抒情)

(1)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们奇在何处。
明确:共有三句: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分析:张岱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思考问题:此句哪几种景物是作者实际看到的,哪几种景物是作者想像自己站在湖心亭里看到的?
明确:“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是实写,是作者在舟中远眺所见;“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是虚写,是作者假设自己站在湖心亭上,悬想自己刚才在舟中行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