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5/5/5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合集7篇)
篇1:八年级历史 辛亥革命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的利弊
利: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中国的统治工具。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弊:
1、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
2、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3、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










篇2:八年级历史 辛亥革命
八年级历史 辛亥革命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06年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10年,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武昌起义 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相关阅读:辛亥革命的利弊
利: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中国的统治工具。
3、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弊:
1、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
2、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3、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
篇3: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时间:19冬。
组织者: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失败。
地位:萍浏醴起义时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夏。
组织者: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地点:安庆。
结果: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因告密而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
地点:广西镇南关。
结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背景:19,孙中山、黄兴、赵声等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19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临时决定举事。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很多革命党人牺牲。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失败后收敛到的72具烈士遗骸,合葬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然失败 ,但是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篇4: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武昌起义 组织团体
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起义力量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爆发原因
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起义经过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辛亥革命的由来
1911年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篇5:历史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知识点
一、选择题
,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
:“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该观点的主旨是( ) “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