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电缆探伤知识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电缆探伤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电力电缆探伤知识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随着电力电缆使用量的日益增多,电缆故障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快速的找出电缆故障点, 测出故障点的距离及定位。已经成为各电力部门的一大课题。
寻找电缆故障的方法有很多,国内目前生产的电缆故障探伤仪器也很多,原理各异,其中最常用的电桥法、脉冲示波法、感应法、声测法等。寻找电缆故障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及电缆故障的性质选择检查方法。
前言
01
电缆故障的探测方法取决于故障的性质,因此探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判明故障的性质。
电缆故障的分类: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断线故障、闪络性故障、混合性故障。
02
电缆故障定位原理1:判断故障性质
4
需要仪表:万用表和摇表(兆欧表)各一只,最好是指针式
用摇表分别测量线芯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判断是否有接地故障及相间短路故障。
用万用表测量各相对地或相间的电阻,判断是低阻故障还是高阻故障。
因为运行中有可能发生断线故障,所以还应作电缆导通性的检查:在一端将A、B、C三相短路但不接地,在另一端用万用表测量各相间是否完全通路,相间电阻是否完全一致。相间电阻不一致时,应用电桥测量各相间电阻,检查有无低阻断线故障。
判断故障性质
6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举例1:线芯间绝缘电阻:AB=2500兆;BC=8兆,CA=2500兆;
线芯对地绝缘电阻:A=2500兆;B=5兆,C=3兆;
导通试验,末端三相短路: AB=0欧姆;BC=0欧姆,CA=0欧姆;
由此判断,该故障属于BC两相接地故障,同时短路
直流电桥法
直流电桥法预定位原理图如图所示。R1为电桥的标准电阻,L为电缆长度,X为测量处与故障点的距离。
电缆故障定位原理2:故障测距
一般情况下,测量时用正、反接法进行两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为电缆故障点的位置;有时为了测量准确,还分别在电缆的两端各进行一次正、反接法的测量,取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来确定电缆故障点的位置。
设单位长度电缆金属层电阻为R0,调节电阻R2,使检流计指示为0,此时电桥平衡,有:
•电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缺点是需要知道电缆的准确长度等原始技术资料。
•由于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单位长度电阻R0较小,~,与接触电阻相近,因此接触电阻的大小对故障距离的测量精度有很大影响,测量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小接触电阻,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适用范围为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
•普通的单臂和双臂电桥,多数接数十伏到数百伏的直流电源,受电源电压的影响,一般2~3kΩ以上的高阻故障需用高压电桥法进行测量,原理与低压电桥法相同。
低压脉冲法:
低压脉冲反射原理图
测试时向电缆注入一低压脉冲,该脉冲沿电缆传播到阻抗不匹配点,如短路点、故障点、中间接头等,脉冲产生反射,回送到测量点被仪器记录下来。波形上发射脉冲与反射脉冲的时间差△t,对应脉冲在测量点与阻抗不匹配点往返一次的时间,已知脉冲在电缆中的波速度V,则阻抗不匹配点距离,可由下式计算。
L=V·△t2
波速V与电缆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有关,一般对于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V≈172m/μs,对聚乙烯(全塑电缆), V≈184m/μ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