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POSTER3海报招贴设计3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POSTER3海报招贴设计3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章 招贴的历史与风格
3. 战后招贴的发展与风格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招贴设计经历了一段停滞时期,大战给各国带来的损害巨大,大部分国家经历艰苦的重建过程,在通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之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并进入迅速发展、曰益繁华的阶段,经济的发展导致对设计的强烈需求,增进了招贴设计在战后的发展,而市场的曰趋国际化,又对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提出了详细的、强烈的规定。招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瑞士、波兰、纽约等风格流派为主的招贴,在战后初期影响着世界招贴发展的方向。而意大利米兰风格的招贴受到了设计界和人们极大的关注。进入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之后的多种风格流派成为招贴设计的主流方向,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如“新浪潮”、“朋克”艺术等)风格的招贴开始盛行。80年代,西方国家将电脑运用到招贴设计领域,对现代招贴设计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伴随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东西方文化曰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艺术给招贴设计带来的新观念,招贴已不再受某种单一风格流派的约束。世界各国杰出的设计家突破民族、国界以及媒介、常规等界线,追求独特风格的发展和富有发明性的设计,使招贴出现了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壮观景象。
世界权威性设计机构的创立以及国际性招贴展的不停举行(如波兰、美国科罗拉多、捷克布尔诺、墨西哥、芬兰拉赫蒂国际招贴双年展等),增进了现代招贴朝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使招贴至今仍处在视觉传达的主导地位,招贴进入了历史上最昌盛的时期。
德黑兰国际海报双年展海报作品
芬兰拉赫蒂国际招贴双年展海报作品
科罗拉多国际招贴双年展海报作品
一、瑞士风格招贴艺术
瑞士的招贴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世界招贴的重要学派之一。瑞士风格是在包豪斯、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瑞士的招贴发展中心有两个,一是苏黎世,二是巴塞尔。瑞士招贴风格最为突出的体现就在于重视字体设计在招贴中传达信息的作用,同步也尤其讲究图形符号在招贴画面中的合理应用,有人把瑞士图形符号的设计体现看作是现代商标的开始。瑞士招贴设计追求几何学的严谨、简洁明快的版面编排、无衬线字的运用、完美的造型和绝对友好的整体,形成了高度功能化、非感情、理性化的独特风格。
艾明•霍夫曼(Armin H0fman),瑞士重要的平面设计家,以他为代表的巴塞尔学派,重视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字体的易读性和信息传达功能、画面“余白”的运用及其空间比例分割。追求动态平衡效果,以及多种对比关系产生的视觉效果,倡导将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构筑在数学网格上,并使之出现秩序、友好、统一的整体效果。他设计的一系列招贴,都体现着他提出的多种元素统一、对比、友好平衡、美的思想和设计立场。
约瑟夫•穆勒•布鲁克曼(J0sef Muller Brockman),瑞士最著名的平面设计家,他追求绝对的设计,主张非人格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工整化的原则,以传达功能为最高目的宗旨。以他为代表的苏黎世学派,重视视觉设计元素的强度和明晰度,使之适合功能性传播的规定。强调抽象、具象图形的高度概括和简洁,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在数学比例、几何空间分割、无衬线字体运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意识。
约瑟夫•穆勒采用构成主义等设计语言创作的招贴,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他的代表作《影片》,被认为是自希腊时期以来最美的长方形比例。设计元素简洁有力使信息传达功能和体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招贴《保护孩子》,采用非对称的动态构图,将疾驰的摩托车巨轮略作倾斜,并与远处的小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很好地突出了主题,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斯坦科夫斯基,德国著名设计师,20世纪30~80年代,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体现科技和现代工业题材方面具有卓越的奉献。他把科学和工程的观念、物质的运动和特征及其内在的力的概念,成功地转化为抽象的形态,并运用构成主义等设计语言,发明出了诸多具有象征性的简洁图形,有效地传递了信息。如他在战后为维斯曼企业产品设计的作品,运用象征的色彩和造型,很好地体现了锅炉转换热能的过程。
瑞士设计师在体现技法方面也有所拓展,如运用印刷油墨的透明性和复叠、透叠手法来发明画面的深度感,以更有效地传达信息。60年代后来,瑞士设计师开始将国外的多种风格流派融入自已的作品中,使招贴具有了多种风格的特征。瑞士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尚有巴尔默、马克斯•比尔、胡贝尔等。瑞士风格时期的字体如通用体和赫维提卡体至今还在流行。
二、波兰招贴艺术
波兰的招贴设计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在现代招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政治招贴还是其他内容的招贴,在设计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突出的艺术水准。波兰的招贴设计是兼有国家规定和设计家个人观念,体现两个方面特色的最经典设计流派的代表,因此引起世界招贴设计界的广泛注意。波兰的招贴设计家非常注意把他们要体现的观念用独特的方式体现出来,他们的设计结合了20世纪多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包括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体现主义和野兽派的风格,招贴具有相称高的艺术水平,在设计上也成为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典范。波兰的政治招贴使现代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融合在一起,为世界招贴设计界树立了楷模。
在漫长的战争年代当中,波兰的印刷业、设计业和波兰文化艺术的其他部分,都基本荡然无存,波兰的招贴设计完全是从无到有地在战后时期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战争给波兰导致的巨大创伤以及人民反对战争、渴望自由的民族愿望,在战后十年的招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引起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鸣。
特拉伯可夫斯基,于1953年创作了著名的反对战争反战招贴,整个招贴的口号口号减少到一种“不!”字,背景是简略的代表被摧毁的都市的轮廓,一颗正在投落的炸弹的轮廓叠压在都市的轮廓上,一目了然,使图形和文字形成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冲击力。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反战招贴之一。
招贴在波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引起了波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予以了积极的支持。波兰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国家更重视招贴的发展,从1964年开始,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范围最具权威的设计大展之一的“华沙国际招贴展”,每次确定一种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作为创作主题。“华沙国际招贴展”引来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参赛作品,吸引了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波兰在华沙附近的威拉诺夫市建立的普拉卡图博物馆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专门展示和收藏招贴艺术的学术中心。招贴已成为波兰民族引以自豪的大众传播媒介。
波兰从战争阴影中走向和平、光明的世界,其招贴设计风格也随之发生了恒大变化。在富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融人了现代主义等多种风格,使具有个人设计风格的波兰招贴展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波兰设计家对招贴抱以极大的热忱,并以民族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投身于招贴设计,在社会政治、电影戏剧、文化娱乐等方面,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