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93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5/5/6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整理篇)
篇1: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15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15
后 记
教育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细心地观察。看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主要矛盾在哪里?然后静心地想一想,把平时人们都熟视无睹的现象,都仔细地琢磨个透。拿出几套办法来,一套一套地试。正面想不通,换一个角度,调个面考虑。在本书中的某些章节如《班干部的使用和培养》、《怎样爱全体学生》、《工作重心的转移》等,不都是在正面想不通时,反过来考虑,结果搞通了。










我们来看看医生看病:来了个急腹痛的病人,又找不到原因,剖腹探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病人的肚皮剖开再说。反正痛苦让患着去忍受,经验却归医生来享有。我们不妨学学医生,把手里的学生折腾一番。又不是自己的孩子,弄坏了,与切身利益毫无关系。写到这里,有人会指着我的背说:天底下有你这样的老师!我要说:就我看到的有多少学生,实际上是被我们老师教坏的,被那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东西教坏的。
现在许多老师,工作的确很忙,干了许多冤枉事,自己却没有觉察到。我在这里指出来,指了一条教育好学生的光明大道,简单又明了。初中的学生不懂事,到了高中,自然会明白。等到学生觉悟了,再去挽救他,迟了。
这本书总算写完了,松了一口气。同事李波看完本书书稿后说:“捅穿了,教育其实很简单。”中学生的教育问题、弱校更新问题、择校生问题,上上下下,连中央政府都很伤脑筋。国家一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研究。我这个子弟学校的普通老师,只有中级职称的无名鼠辈,现在抛砖引玉,把我在这个学校摸索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介绍出来,算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的一点小贡献。有人会说,这些东西都不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吗?是老一套,这些东西是我在老一套的时间里摸索出来的经验,当然是老一套,但是我考虑。我们当老师的,只要老老实实地,按照老一套的方法,把学生教育好了,就尽了自己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我在这个学校,从来没有完整地带过一届学生,总在打乱仗。使得我的教育研究,多次被迫中断。我想换个学校,把初中学生的教育作个深入透彻的研究。现在我没有带班,工作很清闲。假设带班,也只会一天到晚去处理扯皮打架的事情。不可能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只有换一个好一点的学校,才能完成我的心愿。六年之后,再写一本书出来。我的生命,属于中华民族,我的研究,为了报答生我养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这本小册子,实在是太薄了,以至于送到出版社去,都以没有经济效益为由,被挡回家了。有人劝我抄一点,把它弄厚。我不想败坏自己的文风。我认为那种浪费纸张,浪费读者时间的做法是增值尽天良的谋财害命。我认为只要用我这三十六计,足够教育好绝大部分学生了。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考虑,现在不敢瞎说。
我处在基层,比较闭塞,站得很低,看得不远,如有错误,恳求大家指正。我这个人,火气很大,言辞过于激烈,这本小册子,一定伤害了许多人,恳求诸位原谅。
作者简介
傅炳坤(男)1950年生,浙江绍兴人,武汉港务局第二子弟学校教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198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毕业;1987年湖北大学历史专业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特保儿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主要著作《初中班主任的教育程序》发表在湖北省教科所英特网的网址。主要论文《怎样爱全体学生》被收入《现代教育艺术研究》,安徽师大主编。《考前复习按老师的指导去做》,《必须从源头遏制腐败》被编入《中国知识经济文选》,(中国经济出版社)。《把“三讲”教育落到实处》被编入《中国当代论文选粹》(人民日报出版社)。在《长江日报》发表《如何帮孩子顺利通过中考》等。在《楚天都市报》上发表《给孩子找几个小伙伴》,《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等。在《家长报》上发表《多给孩子一些父爱》,《女孩子青春期的教育要慎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一致》等。在《武汉科技报》“科技天地”栏目中发表连载:《和家长聊天――谈谈特保儿的家庭教育》。业余研究中国股市量价关系学,文物的鉴定和收藏。小传列入《中国当代学者风采取》下册,(中国经济出版计)。










篇2: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4
初中班主任程序教育4
第六节 请多给学生表扬与奖励
既然表扬和批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什么不多用表扬而少用批评呢?好话总是容易被人听进去的。可以假设老师在一个乱糟糟地课堂上课,为了整肃课堂纪律,老师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前一种是训斥不守纪律的学生。后一种是表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学生,特别是成绩差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学生。我敢说,后者产生的效果好于前者。
再看我们成年人,往往对以前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牢记在心,且津津乐道,经常提及。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多用表扬和奖励,少用批评和惩罚。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摸索到一个既简便,又极其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之后,发本子作为奖品,每学期发两次,初中三年里坚持下去。而这种发本子的方法是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
我第一次发本子奖励好学生是在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对进入优良面的学生进行表彰。有的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那我们差生得什么呢?”我听到了,对!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激励全体学生奋发上进,让好生、差生都满怀希望地学习。我马上提出在期末考试上设进步奖,谁的进步幅度大,考试的分数增长得多,就奖励谁,取前五名,又有人在下面小声说:“六名”。好吧,六名就六名。并且奖项也增设了关心集体奖,优秀班干部奖,中奖的覆盖面达全班的50%,具体操作如下:










期中考试后,均分过了80分的学生就获优秀奖(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苛刻,不要求门门超过80分)。所办的奖品,首先要注意适用性,既要精美,又要经济。学生拿到奖品后,可以用来记笔记,或者做练习,千万不能买只能用来锁进抽屉的奖品。要让学生天天看到它,天天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本子的扉页上写到:奖给XXX,优秀奖,注明日期,盖上公章。考试完毕的一个星期之内颁发。
期末考试之后,增加了进步奖,产生的方法是期末的总分减去期中的总分,得出差,看论的进步幅度大,取前六名。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进步奖只看进步幅度,不看总成绩。这样,每个差生都可以轮流“坐庄”,机会人人均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项,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进步的目的。
对于成绩差,进步不大的学生,如果不鼓励一下,会使他们感到在班上活得没有意思。你就应留心观察一下,这样的学生中有大扫除很卖力的,班上的事很关心的,挑几个出来,设个关心集体奖,鼓励一下,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感觉到有奔头。
你的班干部,辛苦了一学期,发个本子奖励一下,使他们觉得有干头。只要平时工作没差错,都要奖励。
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在扉页上写道:“奖给XXX,进步奖”、“关心班集体奖”或者“优秀班干部”,注明日期,盖上公章,缺一不可,奖品要随成绩单一起发下去。这样的做法,有没有效果呢?我说很有效。我带的94年毕业的那个班,在初一、初二两年里八次颁奖,对班风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初一上学期期末,差生王蔚获得进步奖。他喜出望外,感激地说:“这个回家可以不挨打了,因为我进步了。”他可以把我发给他的奖品作为防止挨打的盾牌,当一个学生感激老师的时候,有什么教育不能实施下去呢?
进步奖取前六名,不是因为“六”是个吉祥数字,而是我对初中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研究的结果。我曾经把进步奖缩小到取前三名,听到一个差生说:“反正得不到奖的,去玩啊!”意识到自己太吝啬了。我又曾经把进步奖扩大到取前八名,颁奖时看到差生莫明其妙的眼神,意识到他没有努力,我监奖了。取前六名,效果最好,我欣喜地看到,那些差生为了争那个小本子,在暗中较轻。一个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给班主任的工作,减少多少麻烦啊!
由于每次考试之后,我桌上都堆满了精美的软面抄本,我校的老师把这一方法学去了。可我仔细观察,发现他们只学到了皮毛,并没有掌握其中的真谛。其错误是:
一个发个空本子,在扉页上什么也没有写。那么,你把本子发给学生,学生拿到手里,由于没有印记,这个本子算是奖的呢,还是他自己买的呢?这种奖励方法没有意义,不能激励学生。
二是在扉页上只盖了公章,没有写字。学生拿到手里,算是运动会上得的呢?还是在其他什么方面得的呢?莫明其妙。
三是吝啬奖励,只重奖前几名,其他不奖。须知你的教育对象是全班学生,而不只是前风各。你的教育任务是鼓励全体学生,当奖励只跟随前风各优秀学生有缘,而与大多数学生无关时,奖励就成了后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大部分学生就会麻木不仁,我行我素,给你的教育增加麻烦。
四是不及时奖励,期末考试之后,懒洋洋地说:“算了啊!下学期开学再奖励吧”。须不知你的学生正急切切地盼望奖励,以便向父母报喜,你却给他以失望,冷了学生的心。当学生把这件事忘了的时候,你突然提出要奖励他,时过境迁,奖励的效果大大地打折扣了。要记住,趁热打铁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在年级家长会上,领导们满面春风,兴高采烈地反年级前几名的奖品,优秀奖的奖品,进步奖的奖品,颁发于家长手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费了神,出了力,产生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学生,而不是培养家长。你把奖品发给家长,首先隔了一层,只对学生起了个间接作用,你的鼓励要通过家长间接地传给学生,其间能量的损失是巨大的。表彰,除了鼓励得到奖品的学生之外,更重要的是促使要达到的目的。第三,我从家长手中看到奖品,扉页上只盖了个公章,一个字都没写。当家长们拿着这个奖品向亲友们炫耀自己的孩子时,这算什么东西?空白介绍信!
人都有荣誉感,我们要尽可能地满足人家的这种荣誉感。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变得轻松一些,愉快一些。
我常常看到老师对学生,或对家长谈话时,有一句话经常地使用:“你呀(或你的孩子呀!)什么都好,就是什么什么表现不好。”我们来分析这句话,前面的优点说得很朦胧,很模糊,很概括;后面的缺点却说得很具体、很形象、很翔实。使人听完这句话后,对缺点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点呢?没有。这样的谈话没有艺术性,叫学生和家长听了不高兴,因而,老师接下来喋喋不休的教导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应该怎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差生冯竟在英语课时走出了教室,我反怆叫上来问情况,他说被英语老师赶了出来。我说:“冯竟同学,你有很多优点,你的劳动表现很好,刚开学时,教室里有不少石灰块等建筑垃圾,别人都不愿撮,你一个人撮了二十几簸箕倒在垃圾箱,傅老师总记得。(注:这条优点我说了十几回。)人也诚实,上一次你旷课到建港中学去打群架,回来就勇敢地向我承认的错误。(注:要善于在缺点中找优点)。这一次又主动承认是被赶出来的。但你也有很多的缺点,最大的缺点就管不住自己……”在这个谈话里,首先要具体地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提出自己的希望。教育,要处处显示出艺术性,那么,这样的谈话有没有效果呢?我说,一次两次肯定收效甚微,但是,至少学生听得进去。










我们人有个弱点,就是看自己只看优点,看人家只看缺点。我常见老师把家长请来,把人家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可家长会怎么想呢?家长表面上唯唯诺诺,心中肯定鄙视你老师没有本事,水平太差。让我们克服自己的弱点吧!
我们的老师在每次考试后,喜欢在全班、全年级按照成绩的优劣,给学生排个名次,或油印一个表格,发给每个家长,或办一期黑板报,把学生的排名座次挂地黑板上。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对有的学生来说,得5分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有的学生来说,得3分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那么,排名次是否违背了这一科学论断呢?人家刻苦学习,只取得那样的成绩,你把人家的姓名挂地黑板上摆尾巴。一挂就是两个星期,当众羞辱他,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益处吗?
我在每次考试之后,办一期黑板报,上面赫然写道:光荣榜,优秀奖:某某某、某某、进步奖:某某某、某某某……让学生感到自豪,激励他们继续进步。名次是有的,在我的成绩一览表上,在我的心中,而不是拿出来刺激他们。
我常常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的批评训斥一个学生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无形在学生中树了一个榜样,一个坏榜样。当你在表扬、奖励一个学生时,你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一个值得他们学习的榜样。在这里,潜意识起了很大的作用。










让我们多给学生以表扬和奖励吧!让我们在学生中多树立一些好的榜样吧!这对我们有效地实施教育,是大有好处的。
第七节 怎样爱全体学生
都说要教育好学生,必须爱每一个学生,可是怎么爱法?那些好学生,个个眉清目秀,循规蹈距,人见人爱。而占大部份的中差生,乌眉皂眼,调捣蛋,叫人怎么爱得起来?
我认为:对于初中的学生,教师只要不做学生最痛恨的事,就是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而不需要特别的形式,特别的表达。
首先切忌冤枉学生。初中的学生,还保留着几分孩提时代的童贞,受不得委曲。又由于心理闭锁性的特点,不再童言无忌、脱口而出,他不愿意说出来。但你冤枉了他,他就恨你。一个学生一旦恨教师,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不能贯彻下去。
班主任有时会遇到软硬不吃的学生,八成的班主任制造了一桩冤假错案造成的,或者是班主任处罚过重,使他觉得不公平。化解的方法很简单,向他作个道歉就行了,我在八四年带初三时,转来一个女生,叫徐苏云,天赋不高。当时我要求学生七点半以前进教室,可是她天天迟到。我没有发火,只是嘟噜了一句:怎么能天天迟到。我决定晚上到她家去看个究竟。他父亲是航务工程处的工人,修建码头的,等码头建好了又搬家。所以住的是一个十八平方米的工棚。房里点着一个大灯泡,工具箱当桌子,她和弟弟坐在高板凳上,趴在工具箱上做作业。母亲生病瘫在床上,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我说明来意,她父亲向我说明原委:徐苏云每天早上要到食堂买稀饭、馍馍照料妈妈和弟弟,可食堂也是七点半才开门。我立刻想到徐苏云匆匆赶来上学的情景。第二天,我在全班表扬了徐苏云,她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刻苦学习。号召全班学习她,允许她迟到。










如果当初我不到她家去看看,直接批评她,肯定会刺伤她的心。所以,班主任在处理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作周密、细致的调查,防止冤枉学生。
诚然,学生到了初中时代,已经学生了撒谎、狡辨、抵赖,老师在没有抓到把柄之前,就让他得意一回又何访。
其次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人都有尊严,那怕是监狱里的囚犯。有的老师却忽视它,讽刺、挖若学生,一条一条地数落学生的不是。许多老师在这样做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冒犯了学生的尊严。我常常看到老师训斥学生,学生犟着头,站在那里,这样的教育毫无效果。老师还累得要死,气得要死,嘟噜着:有这样的学生?要知道学生也同样气得要死。学生也会同样地嘟噜:有这样的老师?老师教育的内容反被这种感情冲得无影无踪。教育的效果是负数。
有个毕业了的学生,叫王勇。读书时完全是陀螺屁股,毛手毛脚,成绩又差,总挨老师的打。一天,他在路上遇到我,骄傲地说他参加了工作。“在哪里?”我漫不经心地问他,“小集体!”他自豪的回答。我吃了一惊。据我所知:港埠公司认为不赚钱的活,甩给大集体去干。大集体认为不划算的活,甩给小集体去干。进小集体的全是最没有门路的老工人的孩子。一份让我怜悯的工作居然使他那么自豪。那眼神分明是在告诉我:“以前读书时你们瞧不起我,现在我自食其力了。”
这就是做人的'尊严。
所以,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首先要尊重 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做人的尊严。它关系到你的教育是否顺心,关系互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再次是提高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注意:是学生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初中的学生,对这一点非常敏感,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语调,他马上就领会到你是在器重他,或者是瞧不起他,甚至是鄙视他。一句话,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他马上感受到了。他觉得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高,学习就有动力,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觉得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低,就灰心丧气,不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