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新生儿护理常规.ppt

格式:ppt   大小:748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生儿护理常规.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8/3/9 文件大小:7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生儿护理常规.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8/3/9
1
新生儿室一般护理常规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张娟
2018/3/9
2
一般护理
1、专室护理,按病种隔离,室温应维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55%~60%左右,并需保持空气新鲜。
2、体温不升或体重不足者,应设法保暖或放入新生儿暖箱,保持温度恒定,并集中操作,防止经常开箱,影响保暖。体温过高,可适当物理降温。
2018/3/9
3
一般护理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应戴帽子、口罩,穿隔离衣,着隔离鞋。检查患儿及进行治疗护理时,必须先用消毒液或流水洗手后方可进行。重症监护期间,严禁探视。母亲患传染病时,应暂停直接喂奶,可吸出母乳经消毒后喂给,工作人员如有皮肤病或其他传染病时,不应接触患儿。如有感冒,禁止入新生儿病室内
4、入院头3d,测量体温4/d;体温平稳3~4d后改为2/d;暖箱中患儿测体温每4h一次。
2018/3/9
4
一般护理
5、按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患儿应抱起喂奶。喂奶前换尿布,喂时防止呛咳,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并使其侧卧。喂药时亦应抬高头部,顺口角缓慢喂入,防止呛咳。
6、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沐浴一次,保持皮肤皱折处清洁、重危者可擦浴,大便后清洗臀部,并涂以10%鞣酸软膏或消毒油剂。勤换尿布,防止臀红,臀红时用远红外线灯或白炽灯每日照射局部;每3~4h为患儿更换体位一次。
2018/3/9
5
早产儿护理常规
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定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小于47厘米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高,更须加强护理,要精心、细心的观察微小变化,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
2018/3/9
6
早产儿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地板、工作台、床架等均要湿式打扫,病室24小时空气消毒,每周二、五大扫除,用具要灭菌。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接触护理早产儿前后要洗手。
3、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一65%,床单位整洁、平整、干爽。如患儿体重〈2000g或体温低于36oC应放入暖箱保暖。暖箱温度按日龄及体重的不同调节其中性环境温度。暖箱湿度55-66%。保持暖箱清洁,每周二、五擦拭消毒二次。
2018/3/9
7
早产儿护理常规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头偏向一侧,上身抬高30度防止返流呛咳。随时注意有无呛吐以防窒息。如出现呼吸暂停,可刺激皮肤(弹足底)等方法,使小儿啼哭,使呼吸暂停消失,如不能恢复,使用简易复苏囊复苏,同时汇报医生。
5、早产儿缺氧时给于氧气吸入,要密切观察用氧疗效,及时降低氧浓度,以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6、加强喂养早产儿要用早产儿专用奶粉,严格按比例配制,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每2h1次。无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差的可给予鼻饲。
2018/3/9
8
早产儿护理常规
7、加强基础的护理,体重在1000g-1500g的每日油浴一次。2000g以上每日洗澡一次。每日定时定秤称体重并记录。
8、加强病情观察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该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同时需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及24h出入量的记录。备好抢救药及抢救物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
9、出院时向家长详细讲解患儿喂养及护理方法。
2018/3/9
9
口腔的护理
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护理要点
,新生儿每天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擦涂口腔2次,同时检查口腔有无异常。
,勿损伤粘膜。
%碳酸氢钠擦涂清洁口腔,奶后患处涂制霉菌素甘油。
,涂药后不要立即喂奶喂水或进食。

2018/3/9
10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逐渐缓慢复温,切忌过速。根据体温及硬肿范围估计轻重度,轻者可根据体重直接放置于中性温度的暖箱内,重者用暖箱复温,床上及箱内温度从26度开始,以每小时升高1度逐渐升至30-32度,相对湿度在65%左右,力求在12-24小时内使病儿体温恢复正常并维持稳定。在此期间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平稳后改4小时测一次,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