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韭菜栽培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韭菜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9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韭菜栽培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韭菜栽培技术
韭菜原产我国,是以嫩叶、花薹和花为产品的多年生宿根植物,适应性很强。韭菜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糖、蛋白质及纤维素,而且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韭菜耐寒,不耐高温。发芽适温为15-18℃,生长适温为15-25℃.叶丛能耐-4~-5℃的低温,气温降至-6~-7℃甚至-10℃时,叶片才开始枯萎。地下根茎在土壤保护下可露地安全越冬。气温超过24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纤维增多,质地粗硬,品质差。一定大小的韭菜苗需要感受低温才能通过春化分化花芽,抽薹开花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为生长适温的上限。
光照。韭菜较耐阴。叶片生长要求光强适中,光照过强过弱均影响韭菜的品质、产量。韭菜为长日照植物,通过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条件下通过光照阶段,抽薹开花结实也要求较长的日照时数。
水分。韭菜的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一般为60%-70%,以及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为80%-95%.。所以,栽培时应充足供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土壤及营养。韭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沙壤土、壤土、粘土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土壤为宜。韭菜对盐碱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的土壤中正常生长。
韭菜喜肥耐肥,栽培时要求基肥充足,春秋两季要分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栽培季节和栽培技术
韭菜耐寒、耐弱光,适应性强。冬季韭菜地上部枯萎,根茎在土壤保护下休眠。韭菜春、秋两季均可播种。冬季及早春可以在日光温室、塑料拱棚及阳畦等设施内进行青韭生产。
整地做畦与施肥
韭菜1次栽植后,多年不再翻耕,而且在冬季可软化栽培。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深耕,并以行距宽而株距密的方式进行做畦整地。
繁殖方法
由于分株繁殖的植株生长势不及用种子繁殖的植株,故在生产上大多用种子繁殖。分别在春季或秋季播种育苗,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定植。种子必须是前一年或当年收的新鲜种子。每亩苗床的播种量4-5公斤,育成的秧苗可以供10倍左右面积的栽培所用。
栽植方式与栽植密度
当幼苗生长到约20厘米高时,在立秋、处暑间,可以定植。如果是秋季播种的,则要以幼苗越冬,到第二年清明前后定植。定植时,对于幼苗要进行整理及选择,剪去过长的须根。有时还要剪去一部分叶子的先端,以减少蒸发,利于缓苗。韭菜都是丛栽的,每10-20株。具体的栽植密度由间作还是单作、品种的生长势、分蘖力的强弱及管理水平而决定。
田间管理
秋季定植后,叶的生长迅速,分蘖力也较强,此时应该加强肥水管理,满足生长及分蘖的要求。在严寒以前,施一次重肥,以促进生长,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运转到地下的根状茎中积累起来,满足明年春天发芽和生长的需要,一般不收割青韭。至2-3年以后,每年进行多次收割,每收割一次,施一次重肥,以促进叶的生长与分蘖。而且在每次收割以后,要培育一段时间,使其恢复生长,然后再收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长,防止早衰。具体收割相隔时间的长短,视生长状态及温度高低而定。进入收割年龄以后,必须注意培养地下根茎的生长,积累较多的养分。而且经过多年的生长、分蘖、跳根以后,植株互相拥挤,分蘖细小,产量下降,此时要及时清除老根、老叶,进行培土、施肥,促使恢复生长。培土是韭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土又与跳根有关。收割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