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小议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小议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小议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户外运动休闲中具有高危险性的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以2021-2021年的山难事故为基本依据,探讨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收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户外运动休闲中发生的山难事故的数据,重点查阅2021-2021年由中国登山协会每年公布的“年度山难事故报告〞,对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对户外运动休闲山难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探讨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结论与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知:从2021年-2021年,11年期间我均每年死亡38人。2021年的山难事故导致4人死亡,2021年山难死亡13人;2021--2021年的死亡人数发展趋势是缓慢增多;2021年因各种原因有所下降;2021年出现反弹,死亡人数为44人,是2021年的11倍;2021年又略微下降,2021年的死亡人数急剧上升为182人,是2021年的45倍多。可见,我国户外运动休闲所发生的山难事故死亡人数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户外休闲运动有许多不可推测的因素,有较大风险。作为一项高风险体育项目,中国户外休闲运动与国外相同项目相比或与国内其他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比,
“山难〞遇难人数还是较低的,遇难事故的发生率也不高。但是,2021--2021年山难死亡人数的剧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提出的警示值得重视。
       
        户外运动休闲是一个由社会因素、自然环境、装备器材和安全操作组成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具有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即山难事故的直接原因取决于社会因素、自然环境、装备器材和安全操作四者之间的联系,而这四者又受人为的管理状态的制约。依据事故致因理论,我们将登山户外山难事故的原因分为三大类。
       
        社会因素。在登山户外运动中,社会因素非常重要。我们从事登山户外运动一般都会选择社会祥和、经济稳定、卫生健康的国家或地区为目的地。在政治不稳、战火纷飞、经济动荡、疫病流行、居民不友好的地区,我们虽然对此因素不可控制,但却可以有主动的选择,一般是避而远之。如果在登山户外活动期间发生了上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可能会导致登山户外的安全系数降低或诱发登山户外者的死亡。我们一般没有把此类因素与山难直接联系起来,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自然因素。在这里,自然的因素是指以自然界的变化为诱因而导致山难事故的发生的原因和条件,如暴雨、山洪、风雪、塌方、滑坡、泥石流、雷电、冰崩、雪崩、气温急剧下降等。这些因素中有些是不可预料而无法预防的,但也有许多自然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有这些专业知识熟悉它、了解它,就可以推测它、防范它,就可以规避由这些自然的因素带来的可能发生的山难事故。如果我们对这些自然因素了解甚少,或者无视这些自然因素,就必定会酿成山难事故。
       
        装备器材。在登山户外运动中,装备器材是提供安全确保的重要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构成运动过程中的隐患和风险源,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转化成为山难事故。装备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状况:装备的制定不良或有缺陷,材料强度不够等导致的质量问题;部件磨损和老化,安全防护装置失灵等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熟悉装备、爱护装备器材,强化装备器材的检查和养护是登山户外的安全基础。安保技术。登山户外的安全保护技术,是指在登山户外运动中为克服地形上碰到的各种困难所采纳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的操作方法,为人们提供安全保护。如果没有掌握规范的专业技术,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成为山难事故的重要原因。
       
        社会与自然的因素是山难事故的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山难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直接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老百姓的经济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对体育旅游的兴趣陡增,参加登山户外运动的人数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庞大,由于缺乏登山户外运动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门技术技能的系统训练,对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估计不够,
“无知也就无畏〞,一旦碰到险情无法应对和处理,“山难〞事故的发生也必定呈上升之势。通过对十年来的山难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多数遇难事故是发生在“无责任主体〞的活动中。个人单独行动、亲友结伴而行、社会上非法人户外运动俱乐部和网络发帖招募或群组织的“AA制〞活动等组织方式流行,缺乏强大的后勤支撑和安全确保,容易形成恶性山难事故。登山户外运动市场混乱,组织方式不规范,自然环境恶劣都是山难事故外部环境,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是重要的原因。在具体的户外运动休闲过程中,社会自然环境和装备器材、安保技术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配合。决策的失误和对环境掌控的不利埋下事故隐患,装备失灵或操作失误直接导致山难事故的发生。在一定状况下,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在客观上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会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当人为的因素与自然的因素同时作用时就形成了综合因素。如果管理得当,及时控制,化解不安全因素,则隐患自然消除;客观上一旦出现隐患,主观上又有人为不安全行为,就会恶化为山难事故。
       
        体系是假设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体系之间的各有关要素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构成体系的各要素要作为一个整体执行某种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是使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能够安全、健康、有序地发展的确保。从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功能角度看,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是由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政策法规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教育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控制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救援系统、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装备系统、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保险系统等七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开放性宏观体系。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构成如图3所示:
       
        在全民健身工程中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政策法规系统为上层指导,是全局性的确保和管理依据,指导和规范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教育、预警、控制、装备、救援、保险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从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指导户外运动休闲参加者与组织者的行为,强化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约束他们的危险行为,从而为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创造合格的社会环境,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户外休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政策法规系统应包括:户外运动休闲法、户外运动休闲安全管理条例、户外运动俱乐部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在户外休闲运动的政策法规还很少,因此,作为户外运动休闲最高管理机构的国家体育总局应该抓紧时间制定合适我国国情的具体的户外运动休闲法规、准则和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并能规范和指导户外休闲活动安全的政策法规系统,从救援主体、责任、义务和救援保险等方面予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