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试题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测评
九年级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本卷共7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别忘了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卷上。
3、所有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愿你放松心情,放飞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的答卷。
一、积存与运用〔22分〕
1.依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因此我喜爱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爱鲁迅的深沉冷jùn〔 〕、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爱林语堂的幽默juàn〔 〕永、徐志摩的浓艳qǐ〔 〕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 〕智……
2.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B.你们学校打排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C.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创佳绩,实属妙手偶得。
D.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表达错误,请加以改正.〔3分〕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③但是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观景赏花心含喜悦。④对纸质图书的命运,即使怎样担忧,我都始终抱有希望,因为只要你想借助阅读享受快乐,这种方式就永远不会消亡。⑤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⑥目前,古典著作图书受到读者追逐,就是最好的印证。
第④句,修改看法
第⑤句,修改看法
第⑥句,修改看法
4.综合性学习
“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阅读以下材料,说出“绿色污染“的意思。〔3分〕
材料一: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它浑身碧绿,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它由于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它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二: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材料三: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庞大的损失。
5.填空。〔12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那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鼎湖山听泉》〕
〔2〕我想: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故乡》〕
〔3〕琼瑶小说主题曲《在水一方》里“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一句源自《诗经》中的句子“ ,白露为霜。〞同样表达了“ ,君子好逑〞的意思。
〔4〕写出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中说明物候的两句诗: ,
。
〔5〕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 〔人名〕,该作品的主人公是 。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分〕
①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2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答题〔2分〕
①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依据自己的积存,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1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本文选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1分〕
〔二〕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假设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9.解释句子的加点词语。〔2分〕
〔1〕负笈从师〔 〕 〔2〕夫人好学,虽死犹存〔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人假设不学,则何以成?
11.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发,请简要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嫦娥1号〞的最后壮举
①减速、下落、撞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准确控制下,“嫦娥1号〞卫星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
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
②“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实现了中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创造出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继“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迈入深空探测的新时代。通过它获取的数据,科研人员绘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月球地形图和模型。“嫦娥1号〞“看〞遍了月球的每一寸土地,并完整传回了数据。依据“嫦娥1号〞获取数据制作的月面地形模型在精度、分辨率、图像清楚度方面,均显然优于其他各国已有的月面地形模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的地形图没有南北极,而“嫦娥1号〞首次得到了纬度在70°以上南北极极区的高精度月面地形,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完整的月球表面地形图。在空间分辨率方面,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为
70千米,而“嫦娥1号〞的空间分辨率准确到2千米左右。克莱门汀绘制的地形图十分模糊,在月球的背面尤其特别,而“嫦娥1号〞绘制的地形图比它准确了10倍以上。此外,“嫦娥1号〞地形图高程的精度也比美国的数据提升了4到5倍。这份首次得到的高精度全月球地形图为进一步进行月球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③“嫦娥1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踏上奔月旅程,至2008年10月24日完成了预定的、在轨一年的各项探测任务。“嫦娥1号〞在奔月途中,原计划需要200余千克燃料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由于轨道控制精度提升了两个数量级,结果只用10千克燃料一次达到轨控效果,比原计划节省了190多千克燃料。在这种状况下,如何发挥“嫦娥1号〞的“余热〞是探月指挥部必需合计的问题。是让它持续在月球轨道上飞行,发回一些价值已经不大的数据,还是挖掘它的潜力,超额完成一些其他的任务呢?探月指挥部认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将实现软着陆,技术跨度大,为了积存撞过程控制和轨道测定方面的经验,减少后续工程风险,决定在‘嫦娥1号’卫星寿命末期,控制卫星撞月。〞于是,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按照“轨道从高到低,风险从小到大〞的原则,利用“嫦娥1号〞卫星展开了卫星平台有关技术试验和卫星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所有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技术试验数据,为二期探月工程积存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④同时,国际航天领域结束月球探测器使命普遍采纳的方式也是撞击月球,因为撞击掀起的月球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分析月球起源之谜,而且亦能为准确着陆月球奠定基础。“嫦娥1号〞卫星在撞击前还能完成拍摄近距离高分辨照片、拍摄撞击时的瞬间状况,这些资料对地面分析人员也是非常有用的。
12.罗列“嫦娥1号〞卫星绕月飞行的贡献。〔3分〕
1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第③段中加点的“余热〞指什么?〔4分〕
15.“嫦娥1号〞卫星选择撞击月球这一壮举有什么意义?〔3分〕
〔二〕鸽 子 哀 歌
⑴飞禽离不开高天阔穹,它们需要在那里展翅飞翔,那里才有它们的生路。 
⑵总还记得,在第13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泰亲睦的善举,算是主办者精心安排的出色一幕。可是,全亚洲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或许都看到了,当国王把鸽笼打开后,那只鸽子却在笼子里呆着,迟迟不肯亮翅,整个华目体育中心的鸽子也因此无法放飞,随它一道腾空。直到国王的侍从伸手去笼子里赶它几下,那厮才扑棱棱地扇起双翅,朝天空飞去。
⑶我禁不住要问,那只鸽子怎么啦?
⑷在我看来,鸽子本就属于蓝天。那一片纯净的透明的蔚蓝,才是鸽子类初始的又是永恒的乐园。在那里,它的翅膀可以尽情地划动空气,翱翔的身姿衬着蓝天白云,不仅优美,更有一份飘逸和傲岸。飞越青山绿水时,连收缩在腹下的双趾也显出苍劲的力度。飞翔着,清风属于它,阳光属于它,霞彩虹霓属于它,生命最可贵的自由也属于它。
⑸华目的鸽子怎么啦?怎不向往着广阔无垠的天空?天空飘游的云彩不是在片片呼唤吗?
⑹鸽子周身的羽毛颇有光泽并富色彩层次,证实它绝非上帝创造的凡庸物种。那琥珀色的宝石般的眼睛,闪着晶莹清澈之光,透出灵性的智慧,经常让我心驰神往。这样的生灵最应懂得自己生命的归宿和尊严所在。
⑺时至今日,充满野性及自由搏击精神的鸽子是没有了。经过长期驯化,一切堪称合格的鸽子必需是很懂得在天空稍稍徘徊就飞回主人安排好的笼子里去的那种,哪怕千里之外,也能穿云破雾栉风沐雨认向返巢,那才是上等鸽,值得了好价钱;不懂得飞回原先窝巢的鸽子,那是劣鸽孬鸽。即便是劣鸽孬鸽,迷路了,被别的鸽群诱走了,也只是从一只鸽笼进了另一只鸽笼而已。
⑻没有鸽哨的天空,多么空旷而寂寞,多么让人惆怅;如今的鸽子都被套上了鸽哨,响着自甘驯养的声音,更让人听出一声声悲凉。我们抬头所能看到的城市上空的鸽子都是有主的了,他们必需飞回人类为它们所营造的安居之所,无一例外。我无从考证这漫长的演绎历史,何等奇黠何等残酷。我只能设想,在最初的时候,鸽子都是野生野长的,在草丛岩缝中度日月。野鸽中的精英刚被逮进笼里时,或许愤懑过抵抗过,想冲破牢笼重回蓝天,追寻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是,待饱尝了一段不必在凄风苦雨中飞腾寻找,就有足够的现成食物吞咽食囊的舒畅日子后,就觉得活在笼子里并不怎么坏,直至把鸽笼视为理想的伊甸园。每餐饱食之后,便咕咕小唱,剔剔羽毛。于是,在笼子里嬉戏繁衍,乐享天年,把忠实于笼子的习惯进化为天性,代代遗传,野鸽终于成为具有辨向恋巢特性的家鸽。我想大致的过程就是如此。只是,家鸽再也不是先前的鸽了,这个族群还会有与其他飞禽竞争的勇气和能力吗?恋巢情结早已是那双象征着自由搏击坚韧向前的翅膀的鸽子的枷锁,想让它们重返云天山野,已是它们再也无法忍受的落没和痛苦了。
⑼在笼子里呆久了的鸽子,慢慢失去了回归自然的天性,再也离不开那有吃有喝悠闲舒适的笼子了,上苍给鸽子一双翅膀已是多余,已是日子的累赘。这是鸽子们的悲伤。
⑽泰国国王要放飞的,或许正是一只这般让人悲伤的鸽子。
⑾那一刻,我真想把手臂伸到曼谷华目体育中心的主席台上,赶一赶那一只想赖在或懵在笼子里的东西,为越来越贪图安逸、腐蚀个性的人类做一次警告。
16、联系上文,分析“那只鸽子却在笼子里呆着〞的原因:〔4分〕
              
17、第⑷段有些写景词句,比如“那一片纯净的透明的蔚蓝〞、“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它们的作用是:〔4分〕
             
18、第⑻段“这漫长的演绎历史,何等奇黠何等残酷〞,它“奇黠〞在哪儿?“残酷〞在哪儿?〔4分〕
             
19、.属于天空的鸽子和属于笼中的鸽子本质的区别在于:〔4分〕
             
20、.最后一段说人类的个性被磨蚀了,越来越“贪图安逸〞了,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说的理由。〔4分〕
             
21、这是一篇倾注作者感情的散文,请以第⑺段画线句为例进行分析,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四、写作〔50分〕
22、心理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疑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 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持续的努力,最后活活饿死。
要求:①、请以“再做一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表达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②、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有自己的体验和心得,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