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安置房新建工程监理安全方案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置房新建工程监理安全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肖庄村外建村民安置房新建工程
监理安全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三河市荣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标准、规章制度。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标准
,一般施工的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脚手架施工安全规定
土方工程的安全措施规定
机电设备和安装的安全规定
拆除工程的有关安全规定
有关防护用品的安全规定
,安全工作一般规定
建筑登高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对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
对各类工具及使用的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
架子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
3. 11项目监理部经常性检查承包单位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要求并监督 检查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 应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 的行为,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要求承包 单位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为 准则,认真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检查施工单位的自检制度是否完善。
1. 1承包单位安全管理措施及防护自检制度。
1. 2临时用电安全自检制度。
1. 3一般(大型)施工机械及辅助设备操作安全自检制度。
1. 4临建及地下管线的安全自检制度。
1. 5安保和消防的自检制度。
2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监理措施。
2. 1承包单位应成立安全综合办公室,全面负责施工安全过程的检查、布置、 监督和奖惩。
2. 2配备工地保安人员,实行三班值勤和夜间巡逻制度。
2. 3制定执行出入大门的规章制度。
2. 4检查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与管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 5施工区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则。
2. 6督促施工方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对所有参加施工生产的职工均应进 行入场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同时应结合工程进度及不 同施工工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遵章守纪教育。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 带好安全帽,在没有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 7监理重点检查施工方是否做到无施工方案不施工,有方案没交底不施工, 班组上岗前没安全交底不施工。
2. 8严格执行起重机械五限位、三保险、十不吊规定。
2. 9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执行工程用火监护制度(操作证、动火证、 灭火证、监护人)。
2. 10检查在施工程洞口、临边安全防护和脚手架护身栏、挡脚板、立网是 否安全、牢固;脚手板是否按要求间距放正、绑牢,有无探头板和空隙。
2. 11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灯光,用于地下的照明电应为36伏的低 电压,以保安全。
2. 12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是否完好有效。
2. 13现场用电机具较多,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 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造成电线包皮破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露 芯或破损要及时修调。
2. 14现场施工用的机电设备均应有良好的二级防护装置。
2. 15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
2. 16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指挥人员必 须有醒目的安全帽标志。
2. 17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否则不准上岗作业
2. 18起重机械作业时,严禁将起吊的物体凌空于人行道上空。
2. 19操作使用的脚手,在施工范围及高度均应铺设好海底笆和栏杆。
2. 20上下基坑必须搭设方便牢靠爬梯,基坑四周的维护及支撑上的扶手, 必须经常维修、整理。
2. 21施工人员不得抛运方式传送小件材料,杜绝高空坠落事故发生。
2. 22长钢筋运送过程中要有统一指挥,搬运工人动作要一致,防止砸伤事 故发生。
2. 23楼面上各种预留的孔洞四周没有覆盖或围栏设施大的洞口须每层安装 一道安全网。
2. 24钢管排架拆除前,须由技术人员全面检查碎养护时间并视现场实际情 况决定是否还需要留设一部分临时支撑架。钢管排架拆除前必须编制钢管排架拆 除方案。
2. 25现场成立安全值日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2次。
2. 26要求承包单位施工人员必须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
3施工阶段消防安全主要监理措施
3. 1施工现场必须实行动火申报制度,严格执行“十不烧”规章制度,动火 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才能进行。
3. 2在建筑物楼层内、脚手架上、临时设施四周应按规定设置足够的灭火器 材,并由安全员检查到位,实现安置干粉灭火器、消防铁架消防水桶、铁锹、钩 子、铲子等消防用具齐全。
3. 3施工中的易燃易爆物(如汽油、油漆、氧气瓶、乙焕瓶等都必须按“规 定”设置,妥善保管)。
3. 4楼层必须配有消防供水总管、消防栓、消防带,底层设置高压水泵,并 保持器材完好。
3. 5严禁在工地利用灯泡和明火取暖:严禁利用煤油炉、电炉烧煮。
3. 6进入安装、精装饰施工高峰阶段,制定专项安全、消防、防盗措施,报 请业主同意后实施。
3. 7加强警卫人员上岗职责。
3. 8每层楼梯口挂一组灭火器。
3. 9现场消防通道保证畅通。
3. 10现场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地下消火拴
3. H施工现场禁止吸烟、控制火源。
4工地用电安全监理措施
4. 1要求承包单位现场设工地施工用电管理负责人,负责管理工地各种电机 设备。对进入工地的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用电操作交底并检查监督工地用电安全。 4. 4. 2必须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
4. 3从配电室到施工场地均使用埋地电缆,电缆线必须埋管穿线,地面设标 记。
4. 4值班电工对新进入工地的各种电机和电器设备必须检查,必要时进行绝 缘性能测定,符合要求并得到用电许可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4. 5按照“三级控制,两级保护”配电,变电室设总配电箱,现场楼内设分 配箱,分配箱与开关箱不能混用,分配箱,开关箱(包括流动闸箱)都要设置漏 电保护器,其中末级保护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 1秒, 开关箱距初控设备距离不大于3米,每台闸具标明控制设备名称,避免误操作, 闸箱内保护零、工作零严格分开。
4. 6动力箱与照明箱分设。
4. 7楼内一般照明采用220V和36V,室外施工安装碘鸨灯、水银灯时高度要 达到3米,碘鸨灯使用三芯线,外壳保护接零,同时加装漏电保护器,室外灯杆 上安装碘鸨灯要加设“灯叉弯”隔热,水银灯要加装圆形灯罩。
4. 8楼内照明线不论220V、36V,使用硬塑线的一律穿管保护,走直线固定 的层面上工作面有足够的照明,特别是电闸箱处。
4. 9现场电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认真做好日 巡视,周巡视检查,及时整改电气隐患。
4. 10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制度。
5脚手架安全措施
5. 1搭设脚手架前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 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 2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 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5. 3施工脚手架应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和搭设规范,脚手架立 网统一采用绿色密目网防护,密目网应绷拉平直,封闭严密。
5. 4钢脚手架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纹的钢管。脚手架不得 钢木混搭。扣件、脚手板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
5. 5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 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5. 6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 两步。
5. 7立杆搭设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5. 8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5. 9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 10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 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5. 11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5. 12施工层脚下一步架处竟设水平安全网。
5. 13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步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 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 5米。
5. 14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 考核管理规则》
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 方可持证上岗。
6临边及洞口防护安全监理措施
6. 1临边防护
6. 1. 1基础工程期间对所有基坑周边均采用1. 1M高的钢管进行防护。
6. 1. 2脚手架外围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安全封闭。变压器周围采用杉木杆加 密网防护。
6. 1. 3建筑物内各楼层作业时临边在未砌墙前均设置两道钢管防护栏并封 严立网,防护标准是上标距地1. 2米,下杆距地0, 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 米,栏杆与建筑物碎柱打夹扛索牢,栏杆的任何部分均能承受1000N的外力。
6. 2洞口防护
6. 2. 1各类小型孔洞均有专用盖板封严固定。
6. 2. 2所有楼梯及楼梯口在安装扶手之前,一律搭设临时护栏,搭设标准 与临边防护栏相同。
6. 2. 3在所有1. 5米以上的洞周边加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设安全网或 满铺板固定。
6. 2. 4在进出口底层处,设置护头棚,顶部铺竹脚手板,两边设护栏。
7垂直运输设备安全施工要求
7. 1每天班前均要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 2建筑物本身均须安装避雷接地装置随施工楼层上升接地线跟随接长。
7. 3垂直运输机械和电机设备使用前应经调试达到运转正常,并经动力部门 和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并挂牌方准使用,开机和指挥人员应有考试合格证。
8中小型机具安全使用要求
8. 1搅拌机、砂浆机、木工、钢筋机械等一律按装在防雨棚内,每台设备由 一闸一漏控制,开关箱距被控设备不大于3米。
8. 2各类机械安全装置齐全有效,机械运转正常,无“带病”运转现象,现 场设专门机械修理人员。
8. 3作业后拉闸断电,设专人巡视检查。
9各种作业平台安全使用要求
9. 1由楼面通向平台的通料口必须严密、安全、可靠。
9. 2起吊平台上物料时,由信号工指挥,必须做到指挥正确,必须设专人扶 正吊物,不得碰撞钢绞线、外架和护身栏等。起吊不得超高、超重。同时应绑扎 牢靠、不得散乱。
9. 3每次使用前,应对平台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现象后方可进行使用。
9. 4无安全部门、专职安全员验收,不得使用。每次安装和拆除必须有安全 员监督,严禁违章作业。
10项目监理部应及时做好安全施工预警和事故处理:
10. 1监理工程师一旦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提出并责成承包单 位限时整改,整改不力的,有权下达停工令。
10. 2协助业主、承包单位、劳动部门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商定事故处理 方法,提出安全文明施工的整改建议,检查承包单位的整改效果。
10. 3项目监理部定期组织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提供给 有关各方。
11公司对监理工程师工作的监督管理措施
11. 1公司积极与业主进行联系,以随时了解项目监理部的服务情况。
11. 2首先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工程特点、专业特点及难点。
11. 3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定期向项目总监汇报工程质量及现场安全情况。
11. 4项目监理部与业主、承包单位举行协调会,处理与工程质量及安全的 专题讨论会。
11. 5如果发现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公司考察发现后, 必将严肃处理。
三、对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监理采取的措施
.监督施工方监测噪声的人员、设备是否到位,发现超标,及时指出并责令其 改正。
.随着主体工程的层高增加,建筑外立面必须加安全网隔尘,并加设降噪音围 挡,尽最大可能地减轻噪音污染及粉尘污染。
.所有外加工临建须采用吸收噪音效果好的材料围砌以减小噪音。
.工程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器械非常多,首先保证施工器械处于良好状态,其次 要督促施工使用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夜间施工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白天室外施工时,材料、物品装卸要轻拿轻放,禁止扔、摔、大声喊叫等,禁止 野蛮施工,控制施工人员的不道德、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保持整洁、干净,材料、构件、器材堆放要分类、合理、有序。施 工方领导应经常对人员进行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都能真正重 视环保与文明施工。制定环保和文明施工的措施并遵照执行。乳胶漆等材料应使 用通过环保认证的产品。
.为促进工程健康发展,增加工程透明度,及时协调建设单位、施工方与监理 方的良好关系,建议建立以总监代表、甲方代表及施工方负责人组成的联合工程 巡查小组,不定期对工地进行巡检。
.噪声、大气污染、水污染三大控制
7. 1施工现场降噪管理与控制
鉴于本工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以及项目业主对本工程施 工过程的特殊要求,监理方将对施工全过程实施降噪管理与控制,其主要措施有: 督促、协助与审查承包方制订“施工现场噪音管理与控制方案”并监督实施效果。 施工现场噪音干扰因素有:施工机械(包括土方开挖机械、碎泵送机械、碎振捣 机械、钢筋加工与切割机械、零星使用的电锯等)、施工车辆(土方运输、碎罐 车、大宗物资的装卸等),以及结构碎振捣时不慎碰撞钢筋或模板产生的噪音等。 督促承包方在进驻现场后及时进行隔音处理。
认真审查承包方提交的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尤其是对该阶段产生的施工噪音 的控制措施。
严格审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尤其是碎工程的施工顺序、浇筑时间的安排、碎 振捣方法几要求等,其中特别应注意对夜间浇筑碎的时间控制。要求承包方尽量
避开夜间浇筑碎,在确实无法避开时应严格控制其浇筑时段。
及时监督与检查夜间装卸极易产生噪音分贝极高的物料尤其是钢管、模板等。
对模板修整、结构剔凿等易发生噪音分贝高的施工作业项目,及时提醒承包方合 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产生噪音扰民。
7. 1. 8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 的管理制度,督促承包单位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人员防噪声扰民 的自觉意识。
7. 1. 9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应 尽量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 或备有消声降噪的施工机械,强噪声机械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噪声的扩 散。
7. 1. 10加强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加强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取 专人监测,专人管理制度,根据测量结果,填写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 凡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时,要及时对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 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7. 2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7. 2. 1清理施工垃圾,严禁随意抛洒垃圾造成扬尘,现场垃圾及时清运,清运 时适当洒水减少扬尘。
7. 2. 2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规划和设置。临时道路基层要夯实, 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7. 2. 3散水泥、石灰等其它飞扬细颗粒散装材料尽量安排在库内存放,如露天 存放应采用严密苫盖,运输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7. 3防止水污染措施:
7. 3. 1搅拌机、泵车、商碎罐车冲洗后废水排放应加以控制,在合理位置布置 沉淀池,严禁直接排入市政排水设施。
7. 3. 2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回填土,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