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楚辞·九歌·湘君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楚辞·九歌·湘君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楚辞·九歌·湘君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并不w)
屈原
此诗是祭湘君的诗歌,以湘夫人的语气写出,写她久盼湘君不来而产生的怀念和怨伤之情。
全诗可分四段,第一段写湘夫人乘着小船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吹起了哀怨的排箫;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仍然不见湘君的踪影;
第三段重要是写湘夫人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
第四段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她最终还是没有见到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
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
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
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
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
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
(1)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2)君:指湘君。夷犹:迟疑不决。
(3)蹇(jiǎn):发语词。洲:水中陆地。
(4)要眇(miǎo):美好的样子。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5)沛:水大而急。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6)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无波:不起波浪。
(7)江水:长江。下文“大江”、“江”,与此同。
(8)夫:语助词。
(9)参差:高下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10)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北征:北行。
(11)邅(zhān):转变。洞庭:洞庭湖。
(12)薜荔:蔓生香草。柏(bó):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
荪桡兮兰旌。(13)
望涔阳兮极浦,(14)
横大江兮扬灵。(15)
扬灵兮未极,(16)
女婵媛兮为余太息。(17)
横流涕兮潺湲,(18)
隐思君兮陫侧。(19)
桂櫂兮兰枻,(20)
斲冰兮积雪。(21)
采薜荔兮水中,(22)
搴芙蓉兮木末。(23)
心不一样兮媒劳,(24)
恩不甚兮轻绝。(25)
石濑兮浅浅,(26)
飞龙兮翩翩。(27)
14)涔(cén)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极浦:遥远的水边。
(15)横:横渡。扬灵:显扬精诚。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16)极:至,抵达。
(17)女:侍女。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18)横:横溢。潺湲(yuán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19)陫(péi)侧:即“悱恻”,内心悲伤的样子。
(20)櫂(zhào):同“棹”,长桨。枻(yì):短桨。
(21)斲(zhuó):砍。
(22)采薜荔:在水中采摘陆生的薜荔。
(23)搴(qiān):拔取。芙蓉:荷花。木末:树梢。
(24)媒:媒人。劳:徒劳。
(25)甚:深厚。轻绝:轻易断绝。
(26)石濑:石上急流。浅(jiān)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27)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鼂骋骛兮江皋,(30)
夕弭节兮北渚。(31)
鸟次兮屋上,(32)
水周兮堂下。(33)
捐余玦兮江中,(34)
遗余佩兮醴浦。(35)
采芳洲兮杜若,(36)
将以遗兮下女。(37)
时不可兮再得,(38)
聊逍遥兮容与。(39)
(30)鼂(zhāo):同“朝”,上午。骋骛(wù):急行。皋:水旁高地。
(31)弭(mǐ):停止。节:策,马鞭。渚:水边。
(32)次:止息。
(33)周:周流。
(34)捐:抛弃。玦(juē):环形玉佩。
(35)遗(yí):留下。佩:佩饰。醴(lǐ):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36)芳洲:水中的芳草地。杜若:香草名。
(37)遗(wèi):赠送。下女:指身边侍女。
(38)再:一作“骤”,一再、多次的意思。
译文
湘君啊你踌躇不走。
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为你打扮好漂亮的容颜,
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下令沅湘风平浪静,
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期望你来你却没来,
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
驾起龙船向北远行,
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
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
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湘君》描写湘水女神湘夫人怀念恋人湘君,久候不至,她责怪他为何留在洲中不愿到来(“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于是她精心打扮好自已,驾起桂舟去迎接他,吹起洞箫来召唤他。她心想湘君大概已经驾着飞龙来了,正在横渡过大江呢!谁懂得这只是自已一片痴情产生的幻想,他并没有来。
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
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
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
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
想在树梢把荷花采撷。
两心不相似空劳媒人,
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
龙船擦过水面轻盈迅捷。
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
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连侍女都为她叹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她在失望的痛苦中落泪了。于是接着写湘夫人对湘君起了怀疑:
上午在江边匆匆赶路,
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
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
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
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
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时间在慢慢过去,湘夫人的心情也焦躁起来,她仍然把爱人赠给她的定情之物玦(环形有缺口的玉饰)、佩(佩玉)抛入江心,以示决绝。但她又徘徊江边不忍拜别,因而宽慰自已说:“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实际上扔抱一线但愿,等待湘君的到来,其缠绵悱恻之情,跃然纸上。
一般认为,湘君是湘水男性之神,与湘水女性之神湘夫人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应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设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饰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饰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诚挚的爱情;同步也反应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友好。由于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楚人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同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详细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
这篇作品写女子的爱慕,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老式比兴手法的运用,愈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典礼的外壳之中,但它自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