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docx

上传人:feifei 2025/5/7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大明湖导游词(精选8篇)
篇1:大明湖导游词
泉城明珠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1290亩),,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蛇不见,蛙不鸣;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
南门牌坊
南门在南岸中部,门前矗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民族形式牌坊,即南门牌坊。牌坊匾额“大明湖”三个字,就是据于书佃碑刻手迹复制的。牌坊原系明代建筑,为木结构五间七彩重昂单檐式,飞檐起脊,坊脊及檐角饰有吻兽,坊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斗拱下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西番莲”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艳丽,牌坊正中匾额,书“大明湖”三个镏金大字,苍劲浑厚。12根斜柱,支撑着三阶式山形坊顶,柱础由石鼓夹抱。
遐园
这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被誉为“济南第一标准庭院”的遐园。
遐园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公元19),是由山东提学使、湖南湘潭人罗正钧倡议并主持建造的图书馆,因馆址在原科举考场贡院附近,所以罗正钧取《诗经?小雅?白驹》中“毋金玉尔音,而又遐心”意,为图书馆起名“遐园”,希望能在这里大兴学风,培养人才。
遐园仿照浙江宁波天一阁的设计,当时有“南阁(天一阁)北园(遐园)”之誉,称“历下风物,以此为盛”。










现在的遐园,典廊环护,大门朝东,门外北侧柳荫之下,立一石碣,上有篆书“遐园”二字,为罗正钧亲题,原镶嵌在大门门额之上。
长廊中部壁上,嵌有石刻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传为岳飞手书,堪称艺术佳品。
稼轩祠
出遐园西行,,端庄肃穆,面积约1400平方米,这就是稼轩祠堂了。这里原为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建的李鸿章生祠,民国初年改作他用,1961年改建为稼轩祠,用以纪念南宋爱国英雄、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公元1140――12)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人。宋金争战时期,辛弃疾矢志恢复中原。
稼轩祠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三进院落,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大门之外,两尊石狮雄踞左右,大门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为陈毅元帅题写。门外有黑色照壁,门内立太湖石作为屏障。左右各有三间厢房,红柱架厦。北侧为三间过厅,厅内陈列当代名人叶圣陶、臧克家、吴伯箫、唐圭璋等人咏赞辛弃疾的诗词、字画。
穿过过厅为二进院落,两侧是抄手半壁游廊,与正厅相通。正厅门楣上悬匾额“辛弃疾纪念祠”。楹柱有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楹联与匾额皆为郭沫若撰书。
厅内正中为辛弃疾塑像,是雕刻家张昆仑的作品。四壁悬挂名人字画,玻璃橱柜中,陈列有关辛弃疾的各种版本的书籍。这里曲桥漾波,方亭临水,垂柳弄影,芙蕖送香,大有辛弃疾田园词中江西带湖的风韵。
历下亭










湖心亭之东,是大明湖中最大的岛,历史久远的历下亭就巍立于小岛之上。因历下亭是名闻遐迩的海右古亭,所以人们也就习惯将整个小岛及岛上建筑统称为历下亭。因其南临历山(千佛山)故名历下亭,亦称古历亭。
历下亭建造年代久远,位置也几经变迁。北魏至唐代,历下亭在五龙潭处,称客亭,是官府为接迎宾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称历下亭。与杜甫在长安结为忘年交的李邕曾在历下亭设宴款待杜甫及济南名士,李杜宴饮赋诗历下亭,使这海右古亭从此声名远扬,而“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联,千百年来更成了济南的骄傲。
亭之北有大厅五间,硬山出厦,花雕扇扉,曰“名士轩”。是历代文人雅士宴集之地。“名士轩”三字匾额为清末书法家朱庆元书,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为郭沫若题写。轩内西壁嵌唐代北海太守、大书法家李邕和大诗人杜甫的线描石刻画像及自秦汉至清末祖籍济南的15位名士的石刻画像。
济南八景四景出自大明湖,其中历下秋风便出自于此。
铁公祠
铁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为民族形式的庭院,呈长方形,占地6386平方米。四周环以曲廊,南临湖岸。院内有铁公祠、佛公祠、得月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公园的园中之园。
铁公祠是为纪念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公元1366――14),邓州(今河南邓县)人。他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当时燕王朱棣为与侄子争夺帝王,以讨伐主张削藩的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南岸水面亭誓师,抵抗燕军南下,几次挫败燕军,并焚毁他们的攻城器械。此后朱棣又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南京,自立为明成祖。然后发兵复取济南。铁铉兵败被俘,朱棣亲审铁铉,铁铉坐在地上,大骂朱棣叛逆。朱棣先后割下他的舌头、耳朵、鼻子,然后投入油锅,死时年仅37岁。他守土一方,竭尽职守,横逆加身,刚烈如铁,又令人敬佩。加之统治阶级又提倡忠君报国,所以自明代中叶起,济南人就开始塑像建祠纪念铁铉。










铁公祠东大门为锁壳式门楼,朱红大门,迎门有太湖石,屹立于松荫之中。大门以北,是半壁曲廊,廊壁上辟有花窗,框成幅幅小景。曲廊北即佛公祠和铁公祠了。佛公祠居东,是为纪念山东巡抚佛伦而修建的。佛伦,姓舒穆禄氏,满族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任山东巡抚,后官至内阁大学士。此处现名为“明湖斋”,为旅游纪念品商店。铁公祠居西,中间有石碑相隔。两祠都是三间,坐北朝南,前檐出厦,歇山起脊,红柱青瓦,显得古朴而肃穆。铁公祠西为“湖山一览楼”,中间由游廊相连。楼高二层,各五间,登楼可观赏碧波荡漾的大明湖全景,远眺城南染烟含黛的群山。现今,湖山一览楼是大明湖公园的一处饭店,名“荷香村”。登楼宴饮,湖山一览,更添几分雅兴。
出湖山一览楼向南,又是一半壁长廊,这一带多有文人题刻,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石刻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副对联,因为准确概括了古城济南柳绿荷香,湖山掩映的独特风貌,成为千古名句和济南的骄傲。对联由清嘉庆年间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撰,山东巡抚、大书法家铁保书。
铁公祠南面就是小沧浪。由水榭。湖滨回廊。八角亭等参照苏州沧浪亭建造的。其名之典取自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小沧浪以上悬“小沧浪亭”匾额的三间水榭为中心,四面出厦,四周饰以雕花扇。










月下亭
亭柱上有楹联:“数点雨声风约住,一帘花影月移来”,为清末大学者梁启超撰
北极庙
北极庙旧称北极阁、北极台,又称真武庙,也叫北庙,是济南市现存最大的道教庙宇,祀道教北方神o真武大帝。  北极庙占地1078平方米,规模不大,却是由正殿、后殿、庑殿、钟楼、鼓楼、门厅组成的完整古建筑群。青砖绿瓦,硬山顶,脊顶饰有吻兽。整个建筑显得高峻崔嵬,气势非凡。
登上36级青石台阶,迎面是三间门厅,朱红大门上箍以金黄门钉,富丽而森严。大门两侧有楹联:“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极言北极庙峻拔的气势。
越过门厅,两侧是钟楼鼓楼,均为四方亭式建筑。门厅内院中是正殿,正殿中央神龛内,供奉真武大帝金身坐像,手持宝剑,威严端庄。四周为天兵天将等塑像,皆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殿内东西两侧壁上绘有真武大帝传奇壁画:从真武辞别父母到深山跟“真人”刻苦学道,直到修炼成仙,最后玉皇大帝派仙人把他接到天宫,封为北方之神。故事情节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正殿供案上,陈列着一长方形的龟蛇合一铸铜像,据传说为真武大帝手下龟蛇二将,铸造于明代嘉靖年间。不知从何时起,民间传说不孕的妇女用手摸了龟蛇合一的铸像,就可生男育女,于是一些迷信的人常来一试。年深日久,铸像向外的一侧已被摸得闪闪发亮了。
后殿是他的父母殿,内有真武父母像。看上面有一块匾“父母天长”为我国艺术大师刘海粟于他88岁时所写。并落款:年方八八。意思是“父母在,儿女永远不言老”。










南丰祠
南丰祠又名曾公祠,在大明湖东北岸,北临汇波楼,为纪念北宋文学家、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而建。
曾巩(公元1019――1083年)字子固精通经史,学养深厚,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历城知县汤世培捐资在晏公台东建堂三间,立曾巩牌位供奉,是为曾公祠。
曾巩任齐州知州期间,为济南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主持修筑堤堰、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问题。,惩治恶霸,抑制官僚豪强,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改革教育,终使齐州出现了升平景象。
祠堂南出厦,半壁花扇。抱柱楹联“北宋一灯传作者,南丰两字属先生”,是摹写原曾公祠的门联。祠堂中间是曾巩木雕像,像高2米,重约1吨。峨冠博带,手持书卷,神态安祥,儒雅潇洒,是以曾巩故乡江西南丰的一棵千年樟木雕成的。还陈列着各种版本的曾巩著作和评价文章,墙壁悬挂着赞颂曾巩的名家字画。
明昌钟亭
南丰祠院内有明昌钟亭,亭内悬有金代明昌年间铁铸古钟一口,故称明昌钟,距今已900余年。,,重约8吨。铸有八卦图案,顶有龙形钟纽。新建明昌钟亭后,遂移明昌钟至亭中。并由徐北文教授撰书楹联“金钟鸣处蛙声静,璧月升时客梦清”悬挂亭上。
篇2:关于大明湖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是济南的大明湖。大家现在看到的大门,就是大明湖的北门。这座大门叫北渚。大门上还有石刻“北渚”两个字。
走进大明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铜器,这就是大明湖的九鼎。这鼎是古代祭拜时烧香用的。继续往前走,就能看到一盆泉水姑娘的盆景。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大片草地。这片草地上有很多奇石,有的像是两只乌龟
……在草地的旁边,就是刚开通的船票的售票点,可以一直到趵突泉。
拐过弯来,我们就来到了长廊。长廊的左右两旁种着铁树和榕树。你看这榕树,别以为它是很多株,其实只有一株。走过长廊,就来到了铁公祠。大家看铁公祠前的“鼎石”不就是名将铁铉宁死不屈的体现吗?
长廊走完了,再往前走一会儿,就来到了儿童游乐园,以后我们会再来玩的。休息区到了,大家肯定累了,在这儿休息一下,一会儿我们就要从西南门准备出去了。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对济南大明湖的赞美,不知道大家从今天的游览中感受到了没有?如果乘船游览大明湖,会是别样的一番感受。宽阔的湖面,静静的湖水;蛇不见,蛙不鸣的情致……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不仅陶醉其中!
篇3:关于大明湖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泉城明珠大明湖旅游、观光!我是导游XXX。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










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蛇不见,蛙不鸣;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大明湖两大独特之处。
篇4:关于大明湖导游词
济南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它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为大明湖的四大怪。,大明湖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泉水湖”称号。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明湖即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较固定的水位。










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公园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公园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北极庙等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篇5:关于大明湖导游词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济南大明湖,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X。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其中湖面面积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恒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其一大优点,并具有“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特色的写照。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繁花似锦,游人如织。 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每年举办多种游园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动和花卉盆景展览、奇石展等。
大明湖现有一坊、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这些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命名俱雅,风格各异,向人们展示了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