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大雪里的村庄散文(精选9篇) 】是由【feife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雪里的村庄散文(精选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大雪里的村庄散文(精选9篇)
篇1:大雪里的村庄散文
大雪里的村庄散文
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我站在节气里的村庄观望它。这时节,田里要干的活就明显的少了许多,那些割麦栽秧紧张的活像是被西北风吹跑,被寒流给冻僵,早已无踪了影,父亲突然成了一个无事可干的人。
乡谚说:大雪忙修水,来年丰产田。扁担大锹从幕后走到台前,呈现的姿态如京剧的武生一样活跃。我依靠在东院墙边,父亲弯着腰低着头在整理着泥筐。
父亲和村庄里的男人们一样说他们要去河工,去创造财富,创造幸福。而我们总以自己小为理由理直气壮地站在河边上看风景。我确实看不出去河工的好处在那里,只看见每年到了汛期,雨中的父亲声嘶力竭地带领村民们去打坝头,烈日下父亲打着凉棚企盼老天能下半滴雨。
外面正下着雪,路面因积雪而变得臃肿起来。在雪中疯累的我被母亲的叫声唤回家帮她勾被子。我看见母亲把家里大门拆卸搁好当床板,她从柜里取出干净的被面和里子,让我站在南头接住被里子的一边,轻轻地放在她刚做好的床板上,接着她再让我接住棉花胎,准备放在被里上,有时由于我心不在焉放不正,会重来几次,最后才盖好被面。当然勾被子时最重要的是四个角,要叠得四角等方,假如四边不一样宽,相当地难看。母亲是村庄里出名的针线好手,她勾被的针线的距离绝对的均匀一致,被子很快被母亲一针一针地勾完了。这床被是母亲准备给父亲上河工盖的,她晓得河工上灰尘多,于是,她又找出一块去年父亲上河工得奖的大毛巾,缝在被头上,这毛巾父亲三五天拆下来洗洗,被子可以待河工结束再洗了。
半夜的时候,门‘吱呀’一声开启。父亲把被和大锹放到泥筐里,挑到村东首码头边,和早来几个人招呼着,然后查点起人员到位情况。在这个似醒非醒的半夜,父亲的心事如同踩踏脚下的雪一样“吱吱”着飘荡在每片雪花中。
村东首一阵隆隆的冲水机声响,所有的人都涌向码头,眺望着民工船远去的方向,默默地祈祷似心底呼唤,盼望着亲人快点回来。
队里要数友伙家最苦了,友伙去年跌伤一直不能劳动躺在家里,虽长成人高马大的儿子今年也争着、吵着要去河工,为家多挣几个工分糊口,四爷爷队长被他缠得实在没有办法,并要他保证服从安排,才松口让他只能跟在队里劳力最强的后面挖挖土、铲铲坡,当当下手,否则,不带他去。瞧,他还一脸稚气的样子,坐在堆满镶草的船上开心地笑着。
正午的时光,太阳只直射进堂屋中心一会,就无力地斜向西边去了。我们赶着阳光走。花猫忍不住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整个村庄在这个冬闲的时节里似乎就从那个哈欠开始传染。我甚至能听见镰刀、钉耙等农具耷下的心如歌如诉的鼾声,看见看家的黄狗趴在方桌下面酣畅的睡恣。少了许多男人的村庄刚清静了半会,留守的女人们就闲不住了,扎了扎蓝方巾,肩扛一把墒锹,急不可耐地就朝责任田里走去,满田的墒沟已经长满了麦苗,如不将它及时铲去,一遇上阴雨天,势必给麦田造成渍害,母亲把墒锹朝田埂上狠狠地一擦,原本还有些锈迹的墒锹程亮许多,然后,弓步站在墒沟里,双手握住墒锹柄,用力向前一推,满锹的麦苗和泥土很快被铲起,只见她挻优美地一甩,那麦苗和泥土在寒冷的天空下圆满地划了一个弧线,愉快地落到麦地里去了,那“沙沙”地落地声响仿佛大地在应允母亲:明年给你个丰收年……
灶台边,慈祥的奶奶用火柴点燃一把把早已风干的黄豆秸、镶草,让它们魂归自然,瞬间村庄上空弥散开草木的烟火味,干燥、清香,袅袅悠悠地从烟囱里升了起来。我站在很脏雪地的村巷里仰望着,相信那烟是村庄的魂,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会化成一场春雨一片寒露,很快还会找到村庄找回它们的前生。寒风急急地在村巷里吹着,想尽量多带走一些东西,结果村庄死死地拽住一切,连本来很轻的鸡毛也被冻粘在雪地上,坚硬无比。
村巷里散发了一股股的饭香的味道,我丢下手中的雪团直向厨房奔去。柴火在灶堂里还没有熄尽,吝啬的奶奶急忙端出一个瓦罐往灶堂里塞,这样火灰炖猪食特别地好。这时我们会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往灶堂丢一个山芋,饭后悄悄地从灰里扒出来,滚烫的山芋在双手间不停地传递着,很快那块山芋就被剥去乌黑溜秋的皮,露出黄灿灿的芋肉,冒着丝丝热气,咬几口下肚,伸手抹抹自己的嘴角,就是惬意。片刻后拍拍手掌上的灰珠,一会儿的'功夫自己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原来在吃山芋的时候,一会儿用手摸摸鼻尖,或者搔搔脸颊……不经意间,自己成了个大花脸。有时,由于贪玩一时忘记了塞进灶堂里的山芋,被大人们烧饭里取出时,他没有责怪,只是笑嘻嘻地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点。此时,心头涌出一股暖流,更倍加珍惜手中的山芋,轻轻地撕开黑乎乎的皮,皮不黏肉…………
乡谚说:六腊不出门,一世快活人。夜已入深,母亲依然怔怔地伫立在窗前,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风敲打着糊窗的纸,她的心跟着一阵紧一阵地颤栗……
随后的日子里,母亲照样天不亮地爬起来,急匆匆地从村巷里走过,然后在田里一拾掇就是一天,偶尔我们说田里还有什么活计要做时,她也懒得搭理,终于有一天,我随她一起去滩子圩子里,莴苣不知何时从秧池里搬到这里安家,草木灰已洒满准备起身的油菜身边,还有我一直很纳闷,一向记性特别好的父亲,竟然把东圩子的麦田有一段忘记了播麦种,时下,麦子已长得绿油油了,唯有那块空地那?那天,我看见母亲在寒风中举起钉耙的姿势,才知道:那是明年的棉花苗床。
又是一阵人欢狗吠。我知道是去挑河的民工们回来了。我对河工的美好记忆,来源于父亲带回的脆饼。每次河工,父亲都会带回来一两只。我避开哥哥姐姐,一个人窜到码头边,在人群中东闯西蹦来引得父亲的注意,是我小时候最得意的狡猾。由于卖乖而先分得一脆饼,我会在那晚为自己的狡猾偷着乐得不睡觉。起初接到脆饼的时候,我会大块大块痛快地嚼咬着,用手尽可能地捧等着,饼越吃越小,我就舍不得地慢嚼着,让甜味随着涎水慢慢地钻入肠胃,不咽,坚持到最后,再咽下去,就甜进心里。在同村玩伴面前,我旁若无人地炫耀着,尽最大可能地将脆饼举在手上,咬在嘴里,坚持到最后连嘴边粘着一块麻芝也舍不得取下。
码头边,母唤儿,妻望夫,一下子,整个大雪的日子被这种亲情所融。母亲抚摸儿子的脸,道了一声肩头疼么?害羞的新媳妇在人群后寻着熟悉的汗渍味张望着,蓦地丈夫悄然在她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脸像桃花一样的她,飞快地逃离人群,引得一群老妇人欢呼声,老队长一声“回家烧饭去”才解了围。
一年又一年的冬修水利,家人的嘱咐要小心,男人们一仰头一脸灿烂的笑容:等过个肥年吧……
大雪是一种牵挂,牵挂需要祈祷与虔诚,也许就是乡村的女人铸成的期待与思念。
篇2:村庄散文
村庄散文
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处于永恒无际的黑夜;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我亦处于永恒无际的黑夜;唯一不同的是后者让我有了对光明的回忆!
我一直很庆幸童年是在乡下一个小村庄度过,延绵不断的小山丘,肥沃平坦的庄稼地,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就在多年后我依旧晚上做梦会梦见我在有露水的田地里奔跑,裤脚冰凉却被沾上一层油绿,夜有多久,我就能在梦里跑多久,从未觉得累,只有满满地亲切。
那时候每到夜晚,小村庄的夜空是清澈无垠的,真正繁星满天银河弯弯,密密麻麻的全是一点一点。其实书上骗了我们,大多数星星并不是一闪一闪,它们一动不动,静静漂浮在宁静的夜空,俯瞰着我们安详的村庄,俯瞰着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数星星是我在课本上学了张衡那一节才开始的,我不是想去模仿人家,也不是想考验自己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是我想把头顶的星星数清楚,以后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有自豪和炫耀的资本了。然而,事实是我从未数清楚过,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想想之所以我没有张衡聪明,,多多少少有点遗憾。
在小学毕业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将来也会像村上的老人,一生在这个村庄度过,种种庄稼,喂喂牲口,一年四季为那些可爱的土地忙碌,然后生老病死,再被埋葬在那些可爱的土地里,从此简简单单无声无息的消失。所以每到晚上我总会幻想黑夜里的土地,想象着雨滴落在上面摔碎的样子,想象着山里杂乱无章的碎石子,因为我总是怀疑它们会背着我偷偷呼吸,偷偷交谈,甚至大笑亦或哭泣。
白天总是充满无限生机,从清晨一声鸡鸣,村庄里所有的生命都拉开了忙碌进行曲。唯独村庄周围的山是沉默不语,我没有走进过深山里,因为我害怕,害怕山里住着野人,特别是山风吹过的时候,我总会提防一下,免得他们跑到村庄来偷袭。可是后来我还是发现了一个秘密,从此改变了我怀疑山里住着野人的诡异,那就是白天有鹰在村庄上空盘旋,特别是在夏天,有时候一只,有时候一对,我感觉这鹰肯定有个目标要准备袭击,只是不知道它们住在哪里,终于有一次,我发现他们飞回了南边的山里。这下好了,我终于放心了,山里肯定没有野人,就算有的话鹰也不至于跑到村庄来找食物,它们肯定会打一架,然后赢者就将败者吃掉,很明显在这场战争中,鹰是胜利者,可是随即而来的却是我开始了对天空中鹰的提防,因为我害怕我就是它们的那个目标,毕竟小孩子容易抓走。
直到有一天,我离开那里,再到后来就连我爷爷奶奶都离开了那里,别了,村庄,别了,生我的土地。起初我还以为我会常常回去住在村庄的小院里,可是后来,连回家都变成了一种机遇,更不要说那个遥远的小村庄,所以,更多的时候它出现在了我的梦里。
在被卷入繁华喧嚣之后,没有了什么特别值得我深藏的回忆,曾经一度年少轻狂的认为自己可以征服世界,为所欲为。可是,就在经历轻狂的时节我找到了我爱的东西,几度陷入迷茫,几度纠结不已,在多个无法睡眠的夜里,我想到了那个村庄的夜晚,想到了盘旋在上空的老鹰,它们自始至终都沉默,悄悄孕育着一切,让我去成长,让我去猜测,让我去幻想。直到后来我才从其他孩子口中得知,那时候他们嫌我老实,不机灵,在他们心里,那些璀璨的繁星点点再正常不过,他们也早就去深山里耍过,还掏了鸟窝。原来,我认为的那些快乐和神奇紧紧是我一个人的快乐,是我一个人的神奇。
现在的我总是熬夜,所以那个村庄也很少出现在我梦里,唯一没有变的是有些快乐依旧是我一个人的快乐,有些坚守是我一个人的坚守,还有就是多了一份承受。直到下一个永恒黑夜来临,一切都讲化为我永恒的回忆,或多或少!
篇3:雪里峨眉优美散文
雪里峨眉优美散文
早春的二月,乍暖还寒,因为全国戏剧文化奖颁奖盛典在四川的眉山市隆重举行,所以笔者有幸就近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峨眉山。
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方公里,主峰海拔3099米。因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因此享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峨眉山与乐山大佛一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峨眉山从前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的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一位聪明能干的石匠与他的绣花女妻子决心将其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之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彩帕抛向天空,飘落到石山上,便变成了苍翠的树林、飞舞的彩云、奔流的瀑布、怒放的山花,变成了欢唱的小鸟、跳跃的猴群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有山峰相对如蛾眉,又像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便将这座青山称着了峨眉山。
我们一行一大早就进入景区,驱车上山,只见山脚植被泛绿,树木青翠,野花含苞,呈现一派早春景色。车向上慢慢爬行,我们便渐渐感觉到了寒冷,愈往上,则愈冷,及至到半山腰以上,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便扑面而来,隔车窗而望,只见满山冰雪覆盖,还沉浸在冬天的严寒里。因山路渐渐冰冻,车便无法前行,我们只得下车步行。不过,这也正好让我们放眼欣赏这罕见的冰雪奇景。
下得车来,四顾而望,满眼皆是雪树冰花,简直就是玉琢冰雕的银色世界,满山的'树木全都被披上了雪披,高低错落的树枝上挂满了冰凌,就像开着串串的冰花,圣洁美丽;又像举着枝枝玉棒,晶莹剔透。而走近细看,那些枯死的树叶,虽被冰封雪裹,却仍然紧紧抱着枝头,丝毫没有坠落的意思,我不禁对这些平凡的叶子肃然起敬,虽然是平凡,却是有着不凡的品格:任尔冰雪封,虽死犹抱枝!
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而上,极目远眺,只见奇峰峻岭银妆素裹,倚云凌空,高连天际;幽深峡谷白雾缭绕,如波似浪,此起彼伏。白雪如银闪光,白雾如云舞蹈,好一幅山舞银蛇,原弛蜡象的雄奇画卷!置身其间,仿若仙境,仿若隔世,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真是不涉高寒处,安知景色奇!而相对于峨眉山来说,就因为它海拔高,所以天妒其高,便遭遇了严寒,遭遇了冰封雪冻,在平原大地春意融融的时候,这里却是白雪皑皑,殊不知残酷的严寒却成就了它的壮丽,让它显示出一种别样的风光。大自然的潜规则,也有如人间世态,当一个人想平庸时,很少有人阻拦,大家其乐融融,但当一个人想出众时,阻拦者却很多,冷嘲与打击便无端袭来,但是,如果能像这峨眉山一样,挺住苦难,傲立冰雪,苦难便会成为一道风景。君不见,“寒梅无惧独自开,天地一枝雪花栽”,已然是一种境界!
峨眉山便是因了严寒,才有了这罕见的冰雪,才有了这罕见的风景,也才有了大诗人李白“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赞叹!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将峨眉山称为“银色世界”,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华山叫“幽冥世界”一样,银色世界则成了峨眉山的名片。
因为“银色”的覆盖,也因为时间的关系,有许多的景观,诸如“象池月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灵岩叠翠”、“罗峰晴云”、“龙门飞瀑”“摩崖石刻”“红珠拥翠”等,以及许多奇花古木、珍禽异兽我们无法领略,我们便乘坐索道飞升到了作为峨眉山象征的最高峰“金顶”,听说作为峨眉山景观之首的“金顶祥光”是峨眉山精华所在,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我们没及早赶到,所以无缘遇见万丈朝霞中红日冉冉升起的壮观,但当我们到达金顶时,却有幸天放晴了,或许是香火旺盛之故,这里的雪已融化,在阳光的照耀下,飞檐若翅的金顶与高大雄伟的金佛,就像在童话王国里一样,金光闪闪,神秘莫测。金佛是铜铸镏金工艺所造十方普贤菩萨像,高48米,重达660吨。金佛四面刻有普贤菩萨十种广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岗岩浮雕装饰,工艺精湛,设计完美,堪称铜铸巨塑的旷世之作。最罕见的是,佛里有佛,走进金佛的大肚子里,里面还摆放着很多的佛像,真正是大肚能容!而登上金顶的观光台,远眺可见数百里外的贡嘎雪峰,银光闪闪,气势雄伟;近观可赏四面千山万壑,层峦叠嶂,山顶白雪皑皑,光洁厚润,如铺银绣,山壑云海茫茫温柔飘渺,如绕丝绸。云海漂移时开时合,千山万壑时隐时现……放眼雪里峨眉,简直就是一个白玉铺张、白绸漫绕的童话世界,玉洁冰清,纤尘不染。相比起浮世繁华,这里虽然未免清冷、清静,却让人感觉无限的清新、清爽……不觉想起王冕咏白梅的诗句“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雪里峨眉正是在寒冷中坚守,在承受中坚强,冰雕玉骨雪美容,而呈现出一种绝美的风姿!正陶醉间,忽听得有人惊呼“林老师看见佛光了”!原来是我们一位同行者,居然有幸目睹了罕见的“佛光”。“佛光”是在阳光照耀下,云层上闪现的七彩光环,其色泽艳丽,很难遇见,非常玄妙。此奇观乃峨眉山之一绝,四海五洲,绝无仅有,正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至于“圣灯”,据说只有在无月的黑夜才能看到,那是一团飘浮的绿色光团,从一点、两点变化成千万点,似繁星闪烁跳跃,在黑暗的山谷中飘忽不定,因此被人们称为“万盏明灯朝普贤”,又将它叫做“佛灯”。
从金顶下来,到达山脚下的报国寺时,已是下午,作为峨眉山的门户,也是最大的一座寺庙,被称做峨眉山第一景,却被安排在了观赏的最后一站。与山顶的冰雪世界不同,这里已然是春色满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精巧雅致的花园内,只见红杏点点,如红宝石;李花含苞,如白星星……遂慨叹:昔闻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果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