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致密油储量估算规范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致密油储量估算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DZ/T XXXX—XXXX
致密油储量估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密油定义、致密油储量估算 方法 以及储量综合评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致密油储量估算、评价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492 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217 石油天然气储量估算规范
SY/T 5367 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5838 陆上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细则
SY/T 6580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致密油 Tight oil
夹在或紧邻优质生油层系的致密碎屑岩或碳酸盐岩等储层中,未经过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
一般无自然产能,或自然产能低于经济油流下限,需通过大规模措施改造才能形成工业产能。致密油储
层渗透率一般为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1mD,。储层空气渗
透率采用中值法选值。
致密油层段 Tight oil intervals
烃源岩内或紧邻烃源岩的致密油储层集中发育段,以碎屑岩或碳酸盐岩储层等连续发育,呈厚层状
或与泥页岩薄互层为特征。鉴于泥页岩单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影响压裂工程技术效果,同一油层组内可
根据储集层和泥页岩发育状况划分为若干致密油层段。
4 地质储量
总则
按照GB/T 19492划分的探明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及有关规定,进行储量估算。
按照DZ/T 0217,储量估算包括新增、复算、核算、标定和结算等5种情形,具体要求见附录A。
1
: .
DZ/T XXXX—XXXX
储量起算标准
储量起算的产量标准如下:
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日产油量下限标准见表l。其中,试采6个月的单井平均日产油量下限是进行
致密油储量估算应达到的最低经济条件。
表 1 致密油储量起算产量标准
油藏埋深 直井产油量
m m3/d
≤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
各地区及海域可根据当地价格和成本为依据,在设定的合理生产年限内,测算回收开发井投资所需
的单井累计产量。也可根据本地区实际井型(直井、水平井)和生产动态特征转换成单井初期最低相对
稳定日产量作为储量起算标准(公式(1)、公式(2))。另行计算的起算标准不能低于表1的起算标准。
公式中的符号名称和计量单位符合DZ/T 0217和SY/T 6580的规定。
未开发储量起算标准主要考虑开发井投资(含钻井、压裂、井口建设投资)和操作费等,已开发储量
起算标准主要考虑回收操作费等。未开发储量起算标准可参考如下计算公式:
单井最低累计产量 ,见公式(1)
N min I d I f ………………………………I c 12 (1) T t m C f
R o P T ax C v
式中:
Nmin —单井最低累计产量,单位为吨(t);
Id — 钻井投资,单位为元每井(元/井);
If — 措施改造投资 ,单位为元每井(元/井);
Ic — 井口建设投资 ,单位为元每井(元/井);
T — 投资回收期,单位为年;
tm — 单井月生产天数,单位为天(d);
Cf — 固定成本,单位为元每天(元/d);
Ro — 原油 商品率,以百分数表示(%);
P — 油价,单位为元每吨(元/t);
Tax— 税费,单位为元每吨(元/t);
Cv — 可变 成本 ,单位为元每吨(元/t);
单井初期最低 相对稳定日产量,见公式(2)
q (1 n ) D i N
……………………………………………n 1 min (2)
t m [1 (1 nD iT ) n ]
式中:
q —单井初期最低稳定日产量,单位为吨每天(t/d);
n —递减指数;
2
: .
DZ/T XXXX—XXXX
Di —单井初始月递减率,以百分数表示(%);
tm —单井月生产天数,单位为天(d);
T — 投资回收期,单位为年;
Nmin —单井最低累计产量,单位为吨(t)。
各级储量勘探开发与地质认识程度要求
探明地质储量要求
探明地质储量是指经评价钻探和开发先导试验区生产,证实油藏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
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相对误差不超过±20%。探明地质储量符合GB/T 19492的规定。
探明地质储量的估算,应查明了致密油烃源岩质量与分布、储集层空间分布状况、储层特征、流体
分布规律及产能等;各项计算参数及储量的可靠程度很高;钻采工艺技术已成熟;开发先导试验区已实
施,油井生产规律(递减率)基本清楚,并证实了储量的商业开发价值;已有初步开发方案。综合分析
评价区地质条件不差于开发先导试验区。
控制地质储量要求
控制地质储量是指开发 先导试验井组试采证实油藏具有商业可开发性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
的地质储量,相对误差不超过±50%。控制地质储量符合GB/T 19492的规定。
控制地质储量的估算,应基本查明致密油烃源岩质量与分布、储集层空间分布状况、储层特征、流
体分布规律及产能;各项计算参数及储量的可靠程度较高;钻采工艺技术基本成熟;开发先导试验井组
证实了储量的商业可采性;储量升级方案已落实。综合分析评价区地质条件不差于已开发试验井组。
预测地质储量要求
预测地质储量是指单井长周期试采且综合评价表明有进一步评价和商业开发潜力后,估算求得的、
确定性相对较低的地质储量,预测地质储量符合 GB/T 19492的规定。
预测地质储量的估算,应初步查明了致密油烃源岩质量与分布、储集层空间分布状况、储层特征、
流体分布规律及产能;各项计算参数及储量的可靠程度较低;初步探索了钻采工艺技术;已有储量升级
部署方案。综合分析评价区地质条件不差于试验井。
各级储量勘探开发及认识程度基本 要求,详见表2。
储量计算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简称计算单元)是计算各级储量的基本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以致密油层段为基本单元。致密油层段划分还应与措施改造技术波及的范围相匹配,
措施改造波及不到的零散油层不能计算储量。
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a) 平面上,在致密油有效储层发育范围内结合矿权证范围、省界、生态保护区等禁止勘查开采区
等边界,根据钻井控制程度、储层分布状况和各级储量界定条件分井区确定;
b) 含油面积跨 2 个及以上的矿业权证或省份(海域)的,应分开划计算单元;
c) 含油面积与自然保护区等禁止勘查开采区域有重叠的,应分重叠区和非重叠区划计算单元;
d) 纵向上,按致密油层段划分,各单元纵向厚度应不超过实际工程压裂波及的最大厚度;一般不
超过 100m。
3
: .
DZ/T XXXX—XXXX
表 2 各级储量勘探开发及认识程度基本要求
储量类型 探明 控制 预测
地震 已实施二维地震或三维地震,满足构造解释、储集层及烃源岩空间分布预测需求
,控
间分布状况,已有代表性的开发
制了油层空间分布
先导试验井组 密油范围的直井和
钻井
,能反映 通过技术措施证实
,能准确反映主要油
与 主要油层平面变化情况,岩心收 了升级潜力的水平
层平面变化情况,岩心收获率满足测井资料
取心 获率满足测井资料标定基本需 井
标定需求
求
了完整的岩心剖面
心资料
闭取心资料。
;水平井取
高精度常规和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关键井应
用了适合本地区致密油的测井系列(如常
规、核磁共振、阵列声波、电成像等),满 , 采用适合本地区的
足“七性”评价(“七性”是指烃源岩特性、满足“七性”评价、有效厚度下 测井系列,满足“七
测井 含油性、岩性、物性、电性、脆性和地应力 限确定和储量参数解释需要 性”评价、有效厚
勘 各向异性等七个方面)、有效厚度下限确定; 度下限确定和储量
探 每口井测井资料应满足储量计算参数解释 资料。 参数解释需要
开 需要
发
程 料(如水平井产液剖面、套后阵列声波等)
度 70%,
90%,测试井点分
测试井点分布基本均匀,测试产
布基本均匀,测试产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 1. 探评井测试比
量达到储量起算标准
12 个月,油井 例不低于 50%
,部
测试 生产规律(递减率)基本清楚,并证实了储 6
分井试采超过 12 个月,证实了
量的商业开发价值 个月,表明了储量
储量的商业可开发性
、气油比等动 的可采性
、气油比等
态资料
动态资料
“七性”关系的烃源岩、 “七
储层、岩石力学等“三品质”评价分析化验 “七性”关系的烃 性”关系的烃源岩、
资料 源岩、储层、岩石力学等“三品 储层、岩石力学等
分析
、可动流体 质”评价分析化验资料 “三品质”评价分
化验 饱和度和主渗喉道大小等资料 析化验资料
资料
工程 钻采工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