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的六个症结.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的六个症结.doc

上传人:可爱的嘎GD 2025/5/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的六个症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的六个症结 】是由【可爱的嘎GD】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全管理必须重视的六个症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全管理必需重视的六个症结
  影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员工和管理者的素养是两大要因。该两大要因构成了事故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员工的观念、行为、素养,外因包涵管理的模式、力度和评价方法。减少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生产水平,要从6个方面控制好内和外因。
  1内因
“症结〞——员工的观念
  目前,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整体上属于“要我安全逐步转向我要安全〞的态势。无论上上下下苦口婆心的宣扬教育,作了很多努力,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仍未形成作业中“我要安全〞的整体局面。员工的“我要安全〞意识还是淡泊。因此,迁就了员工“不怕受伤害怕伤和气、不怕违章怕麻烦、不怕规章怕领导〞。该制止的不好意思制止、该拒绝的不敢拒绝。一个个小隐患、一次次轻度违章就从大家的眼皮底下溜过,久而久之酿成大隐患和严重的违章。不出事故只是侥幸,在处罚上让“恩爱有加〞的各级领导也难以下“重〞手,这个念你初犯、那个下不为例,从轻考核。万一真的出了人身事故,就是班长是“孝子、主任当儿子、厂长装孙子〞,还得启用全家人的眼泪来减轻当事人处分程度,所以,到了生命受到伤害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思想,所以解决这个顽症的有效办法就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员工安全素养。从而使员工自发地、主动地、持久地按制度办事,让家属永久地、情愿地支持职工,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让我的家属安全。
“症结〞——员工的行为
  从大量事故统计的概率来看,人员违章造成的事故远远大于设备缺陷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事故,约占90%。设备、环境当中的危险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固定的、易控的,而人员的行为是动态的、影响因素又是复杂的。因此,必必需实施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用明细的作业指导书强制规定作业程序和要求,用清楚的管理手册强行规范作业标准和行为。但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场作业人员不愿受他人所控,工作负责人不愿多管“闲事〞,班长、安全员有时拉不下面子,久而久之,有些员工对“三违〞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所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要从制度执行的源头做起、从领导做起。在推行“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起初时,就要向军队学习,对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干〕必必需采纳强制性的手段。
  当然采纳强制性手段并不排斥思想教育工作的展开,主管生产的领导也必必需学会两手抓。既要抓生产、又要抓思想。
“症结〞——员工的素养
  任何一项作业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员工之间素养参差不齐,某一个人的素养也有降低之时,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掌握滞后,这都会使作业危险大增。员工素养还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动作当中,表现形式实难掌控,常有一些非危险点的环节、隐患升级成事故。因此,低素养员工在岗是第一危险源,重视低素养员工的管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迫切之举,岗位培训亟待改善。一要抓好针对性培训,如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等要烂熟于心;二要抓好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的岗前培训,做到心中有数;三要抓好事故多发点、危险点辨识培训,做到知己知彼;四要进行细节培训。
  2外因
“症结〞——管理的模式
  如今的电力安全管理,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成立领导小组和安委会,建立安全确保和安全监督两个主要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级级制订落实方案,快报简报,网会例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现场的“三措一案〞、“两票三制〞件件齐全。但制度健全不等于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要发挥好安全管理的职能作用,关键要打破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要在坚持常态上、细节执行上、模式转化上下功夫。
  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运动式的管理要求。量化描述安全管理行为,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以量化的数据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分析推断的基础、视察评估的尺度。利用各专业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引导、调节、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不规范行为。
  明确分工(两个体系)、明确职权和责任,将安全监督和安全确保权力上挂一级,由总工程师兼任安全监督总监。明晰描述各级使命,务必使大家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人人皆知作业者违章承当什么责任,管理者缺位或处理不到位,承当什么责任。
“症结〞——管理的毅力
  有的企业安全工作时时在做、安全事项天天强调、安全制度样样齐全,可就是感到心中无底,事故有随时来临的可能。原因何在?一种状况是工作做了,但没有做到点子上,缺乏针对性;另一种状况是制度执行了,但很难坚持到底,缺乏持久性,怕“得罪人〞;还有一种状况就是工作做得不严密,缺乏细致性,因小失大。
  要正确看待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经常抓、盯着抓,问题不解决不撒手。问题消除后,还要关注巩固提升,形成抓安全的良性循环。
  作为企业得上级主管部门,要变督察为抽检、变明查为暗访、变检查为指导,用违章、异常的发现率来衡量检查、抽检活动的绩效。作为安监人员,要公正、严格执法,反之也要承当责任。
“结〞——管理的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对企业安全的考评只看结果,即推断“两头——出事与没出事〞,没出事就是成绩,出了事就一票否决。结果在现实中,不少企业就“掩耳盗铃〞,捂住异常盖子,甚至报喜不报忧,最后违章不只、隐患不断或给日后埋下了许多“一触即发的〞事故隐患,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
  其实不出事不等于没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怕就怕长时间没发现问题。必必需承认,在安全管理上,无论哪个企业、哪个阶段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谁对问题发现的早、解决的快,谁就能取得安全管理的主动权,谁就算有成绩。所以对安全绩效的评价方式应采纳
“结果+过程〞,重点更应放在防微杜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就问题而论,有历史累积和当期所现之别,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深藏于复杂的表象之中。能否见微知著、透过现象看本质,特别是发现一些深层次问题,是对管理者观察、鉴别能力的检验,也是对抓落实能力的检验。比如有的企业天天强调安全,一些安全措施就是落实不好,甚至“一边出经验,一边出问题〞,这都与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够有关。在工作中,有的缺乏预见性,看到眼前没出事就不想以后会不会出事;有的缺少敏感性,虽然问题就在身边,却“不识庐山真面目〞。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抓落实的起点。因此有必要用从问题出发、从目标出发对待“问题发现率、解决及时率、整改到位率、违章举报率、监护缺位率、事故追溯率、责任处理率〞等来评价过程。如对违章查处,设置举报奖,对责任人尤其对管理缺位者的责任处理必必需明确,谁不兑现就严正处理谁。让“严〞体现在平常,让“奖〞兑现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