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月是故乡圆的作文(精选22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月是故乡圆的作文(精选2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月是故乡圆的作文(精选22篇)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1
其实在中间是有学过一段地理的,也大概知道月亮只有一个。只是没在异地望月,却“月是故乡圆”。却总觉得这样有悖自然科学,把错都归结到思乡上去,可以说,没有人是不思恋故乡的。除非是有深仇大恨的,恨也算是变异的思念吧!
自己终于在假装潇洒之后臣服于乡结,不过却不是诗人,只得作那咽黄莲的哑巴,把乡愁掺杂在烈酒之中兑了药来煎服。
初到城里便在市中心谋职,转辗几番下来,生活却不见得好,找不到新的自我,却又回不到从前。有时候实在空闲得不得了,便在好日子里,有人约来几个几个同乡叫去游玩,对于游玩,我越是在不是很喜欢,便推开了。觉得没有在乡下的日子忙了一天,然后不洗不簌的躺在简单的床上睡一觉来的舒服。只是环顾四周,却早不见了早先生活的家伙。才有想到自己正在漂泊的这块地上,连容身都是暂借。那时候便更加想念故土,也就附庸风雅的提到了月亮。
在故乡,除了丰收是最高兴的。怕就是等看月亮出来吧!月亮出来,便是要结束一天的劳作,拉着牲口朝家赶。运气好时能遇见兔子在马路上穿行,热一吓,便急急忙,忙串到庄稼地里了。总觉得惊吓了一只正在看月亮的兔子是有趣的,也值得给别人提起。
刚洗完手,母亲就叫到:小小,月亮好,把桌子搬到院子里,今晚我们在院子里吃。吃饭就随便坐了,是不太讲究的,不过给父母先舀饭是必须的。想来一家人吃了一顿银色的“华丽大餐”,也算是一种奢华了。吃完饭,我们孩子就散,母亲回屋子里洗碗。来了一群老爷们,将就吃饭的桌子,围着起拉家常。也有不聊天,叫嚷着要赌博的。赌博是不赌钱的,那赌什么呢?烟!老爷们拿出了口粮,清一色的“二万五千里”,却也赌的乐和。输完了急眼的夜赌力气,这时候就要看胆色了。不过一般输急眼的是没多少号下场的。
爸爸不准看赌牌,我便跑来和爷爷搭伙。爷爷看见我来就叫我坐在他腿上,然后说地主、土改、革命的故事。爷爷的故事和他的烟枪一样又长又旧。他讲过许多的故事,却不重复。有时候却不想听他讲故事,盯着他胡子看,不时给他轻轻的捋一捋。趁他不注意,抽一口老烟,顿时呛出了眼泪,引得他摸着我头哈哈大笑。我便不哈意思,跑离开他好远。找个地儿坐下,用手托着下巴看月亮。却想有一次好运,却终究没有好运。便记起奶奶说得人死了都会变成星星的故事,就一直数星星,后来便不知觉得数到被窝里了。
后来读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觉得故乡的月景肯定也有一番乐趣在里面。突发奇想的想要抽时间去体验一回,至于闲暇,却始终没有。也就有些后悔,小时候那么多明亮的夜,却不曾细细体味。却又觉得好笑,小孩子要真去赏月,便是一种多么滑稽的场面。
现如今想来,小时候的月亮或许是圆的,或许现在不圆了吧!我这边缺了家人,家的那边却只缺我。这样想来,月还是故乡圆。但是在怎么圆,都是缺旳。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2
离乡十载,故乡如一张发黄褪色的照片,在记忆中已看不清真实的容颜。原来以为岁月如风,可以吹走悠远的乡愁,然而,重新踏上故土的那一瞬间,才发现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
十年前……
“旅客们请注意,开往深圳的k521次列车现在开始检票了,请买有此次列车车票的旅客到检票口检票上车。”我拿着车票,直接向检票口走去。当我忐忑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时,心中隐约有一丝不舍,虽然是我自己决定要到外面去打拼的,但这里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虽然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来车往的大街,没有奔驰的汽车。我深爱着这片土地,但为了梦想,我还是拿着大包小包毅然离开了……
十年后……
我终于又回到了这里。在外打拼十年,我时常梦见儿时爬鼎湖山的情景。是的,我很怀念。当我爬上山顶的时候,我会对着天空,对着大地,对着鲜花、彩虹大声倾诉。记忆犹如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重复“放映”着。如今,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成就了我的事业,我回来了。当我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栋栋高楼大厦建起来了,汽车在大街上飞驰,车来车往。人们出行方便了,新的高速公路也开始通车了,高速铁路,城市轻轨……都有了。每次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其它城市在不断地变化,我总会想,故乡怎么样了呢。这一切,现在我们都拥有了,肇庆新区的建成,让我们对鼎湖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新区借鉴了世界“零低碳”城市马斯达和新加坡海滨湾的经验:以人为本,融自然山水于一体,打造青山绿水,又具人文关怀的现代岭南新都市。夜色下砚阳湖浮光跃金,灯光里的歌剧院幻姿幻彩,穿梭中的城际轻轨风驰电掣……
看着鼎湖变得越来越美,我真的不愿离开。可是,我的事业——我好不容易打拼来的事业,该怎么办?我不想放弃我的事业,也不想离开这里。
“各位旅客,g537列车马上就要开车了,请旅客们抓紧时间检票上车。”广播里响起了熟悉的声音。握着车票,我始终没能迈开脚步。当我的目光停留在我脚下的土地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一个念头牢牢地钉住了我:这里有我抹不掉的回忆,这里才是我生我养我的地方,即使外面的世界再大,故乡才是我最应扎根的地方。
车站的垃圾桶里……一张皱皱的火车票安静的躺在里面。当我快步走出车站时,夜幕已经降临,一轮圆月高高地悬挂在东方的天空中,道路两旁的高楼大厦已是灯火通明,宽阔的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我很肯定的在心里默念——月是故乡圆,在这里,我也照样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3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形容的是我的老家吧。
我不觉得我的老家紧跟时代,就是落寞就是失望,就是不堪,相反月缺也是一种美。
在我小时候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曾经也是很清澈的,干干净净,小孩子聚集在溪边玩闹,溪边有一棵树,小孩子从树上跳下去,每个人都是那样纯粹,不在乎一切,没有烦恼。我家的房屋还是曾经老旧的砖房,屋顶上还是灰色的瓦片,家里偶尔几只小老鼠来做客,晚上看电视时刷刷的身影窜来窜去。家里养了小鸡小鸭,不时会将它们系数放出去,小鸡在觅食,小鸭在水里游泳,我在家门口,搬个小椅子一坐可以坐一下午,看着水里的孩子来又去,看着偶尔路过的的几个人,几个人赶着几只羊,无心作画却成画。
农田大概是老一辈最深的眷恋了吧,通往田地的路往往是不平的,泥土路,坑坑洼洼,下了雨就更难走了,一个踩不好就容易弄得一身泥,但往往下雨天匆匆的农人少很多。田地里绿油油的一片,远远地看好像真的像一幅风景画呢,到庄稼旺的时候已经有人一样高了,农人一进入往往就与农田融为一体了,只听远远有人呼喊,望向田里,一个帽子缓缓露出,红头巾蓝头巾层层露出,美好极了,当他们从田地里走出来,带着汗珠,带着笑,带着杂草,一腔幸福带回了家,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农人对田地的热爱,因为土地是无私的也是公正的,他会给予每个人公平的机会。
还有在我家乡最有特点的是在春节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门口点起门灯,在高处看每家每户的灯光连成一条船,家乡得名“红船镇”,而那灯光也给那些晚归的游子,顽皮的孩子,夜路的行人一丝丝的慰藉吧。那是一颗颗善良新的构成的船。抬眼看满天星河,出现在电视中的场景,漫天的星星,就在我的眼前。
往年美成一幅画的家乡,如今随时代进步变得越来越科技化了。
我家乡拔地而起一座座大型超市,砖瓦房也翻新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无线网络出现在每一个家庭中,田中排列整齐的大型农作物机器,年轻人少了许多,大街上匆匆行人都是孩子和老人,红船再也无法相连,该离开的人都离开了。我望着有些快节奏的家乡变化,不知道该说什么。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个家乡的热爱,老年人们依旧舒适树下乘凉,不去接触手机,生活依旧悠闲,满是但漫天的星星,樱桃树,葡萄架子,菜地……那些在我记忆中的东西也一样没少,我明白为什么一时间心里不是滋味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突然凭空出现了以后长篇诗,有些无法理解,有些措不及防。
但当我静下心来静静的看这首诗,仿佛也没那么糟糕呢,仔细想想这应该是快节奏世界的必经之路,家乡免不了要变化,而这个样子的家乡我可以接受,没有失去他的本质,幸福的人,善良的人啊。
我的家乡,月圆我愿为你做一幅画,月缺我愿陪你做一首诗。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4
当我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群星闪耀。隐约,是云的影子。夜,梦境般轻柔,夜幕笼罩下的,是寂静的村庄,是沉默中滋长生机的故乡。
明天是国庆节也是中秋节,我们连夜赶回老家,为爷爷奶奶送去月饼。清晨,天刚破晓,耳畔是一阵悦耳的鸡鸣,打破了我睡到自然醒的梦。我走向门外,伸了一个懒腰,对边人家烧起了早饭,炊烟袅袅,随风飘荡在空中调皮的狂舞,时而打着小圈儿,忽地又直上云霄,不知被风儿带向何方;门前的柿子树依旧那么瘦小,在凉风中瑟瑟发抖;隔壁陈奶奶家的小白狗变得更肥壮了,在门前静静地卧着,似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早晨的空气中掺和着些许凉意,我踏上单车,拨动着轻快的车铃,在绵长的乡间小道上愉快奔驰,前往目的地曾经的深山。陆路渐渐变得平坦、宽阔了许多,听说那里正在修建高速公路,我要去看看。路旁是金黄的田野,大片的稻谷起伏绵延,潺潺的溪流蜿蜒在田边,清透明亮的水中有色彩不一的石子,水流回旋在石间,敲打石面,发出泠泠声,为秋的静默抹上一笔生动。卡车的工作声愈发清晰,“咔哧,咔哧”奏成一曲活泼的音乐。曾经的深山已被垦平,两边是未砍掉的树和山,货车不停地搬回沙、石,放眼望去,眼前开阔无尽头,高速公路的框架已微微有了雏形。山的那一边,正在建造服务区,旁边的集装箱中住着辛苦工作的人们,隐约看到几人在打水。山中有着可爱的野柿子,小巧玲珑,像盏盏红色的小灯笼缀满枝桠。山中还蕴藏着惊喜野板栗,高高悬挂在枝头,叶子已绿中带黄,可包裹着的外皮依旧是充满生机的绿。树上偶尔越过一只松鼠,长长的尾巴,毛茸茸的四肢,还没等人看清,便咻地一下不见了踪迹。我顺着原路回家,经过一条羊肠小道,银杏树叶随风飘落,我顺手忽接了一片,想到几年前的国庆节也是在此地,我如现在一般,手执着一片美丽的银杏树叶。抬头一望,银杏树比之前长高了许多,不知不觉中,家乡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也许多年以后,故地重过,又会别有一番感慨吧。
晚饭时,陈奶奶送来了芝麻馅儿的小粑,香甜软糯,回味无穷,是中秋的味道。晚饭后天色已晚,本是想赏月,可浓厚的云遮住了星月,便打消了念想。偶然踏出门外,空中繁星点点,乌云散尽。仔细一看,一轮浑圆的明月躺在屋顶后,我兴冲冲地跑出了去。渐渐地,月亮移动到视线中。此时,月光洒落了一地,虽不明亮却很柔和。树影婆娑,轻轻地在夜晚的清风中摆动,好似真的有一个嫦娥静静在月光中飞舞,好像月亮上面真的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宫殿,一个渗透着人们无尽遐想的地方。村庄、圆月、白月光、群星,是一副幽静柔和、纯洁无暇的图画。
人变,故乡心未变;景变,故乡情未变。无论多久多远,它永远是我心中的那一轮圆月,明亮美丽。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5
窗帘布上点缀着一颗颗饱满的橘瓣,黄澄澄着宛若会滴出汁液,拉开帘布,视线所及处皆是一幢高过一幢的楼房,看来住在35楼还是望不到月娘,月娘好像被高楼吞噬,还是月娘在这座城根本不存在?我暗暗思忖,心里像被塞满柳絮状的愁丝与对这座城市的陌生感,明明是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为何人到暮年却越发思念那袅袅炊烟?我想我的肉体是滞留在这座城,而灵魂早己越过高楼,飘荡在故乡的原野上或栖息于钩月船上。想到这里,我干涸已久的眼眶要涌出什么,我赶紧拿手帕拭去,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我曾住过的老厝和被月娘所抱住的橘树。
回忆如潮水般向我席卷,我像将死之人般开始走马观灯式的观看我的童年。我置身在乡间的小路上,路旁有着几根干瘦的路灯杆,方格状的田野种满稻谷,农汉头戴草帽弯腰拾穗,失神间竟把农汉与麦穗搞混。头顶上是一大块的云,像巧克力块等待一把切刀去切割,微风携着热气,炙热得阳光强得直逼入心。那时候还没有很多种口味的雪糕,唯一能满足我的是那不算太甜却特别解渴解暑的老冰棍,从小卖部买来一根老冰棍,约上自己最好的伙伴,待到冰棍融化到某种程度后便一起来分享这来之不易的冰棍,当时,一根冰棍两毛线够买好几块泡泡糖。有时候会瞒得家人偷买几包辣条或是带有甜味的玉米酥,那时我满脑子都是什么时候能长大成人,这样我就有很多钱把小卖部买下来,好像成长的唯一好处就是有随便花的钱和不用被唠叨。
天空像乏了油的灯,淡淡的月娘像吻痕显在天空的脖子上,一颗星星像等不及般挂在愈渐变深的天空上,它好奇的眨着眼打量地下的小娃娃,它有多少次想挣脱这块幕布,掉落到某位娃娃的梦里或随意那个角落,我想某颗流星的划落应该是成功逃跑的星星,不知它会掉落到哪里,会不会掉落到我今晚的梦里?坐在庭院中,沐浴在夜色之下,月光好像浸润树叶也浸湿我们这颗燥热不安的心。大口吃得流淌着汁水的西瓜,家人围坐在一起,祖父用极缓极慢的语调叙说古老的神话故事,蝉声嗡鸣和萤火虫一闪一隐于树林间都为这个夜晚装饰神秘感。
我再揉眼,眼前的庭院消逝改换成高楼,我像挂在空中楼阁的星星,触不到平坦结实的土地。惊觉前面都是我不曾忆起的童年,我想夜晚是心的故乡,存放着童年的梦。只有到了夜晚我才能来找回那个被我弄丢在岁月长河的童年。突然一束光打开我身上,以为是月光我抬眸才觉原是对面的白炽灯,而月娘淡淡地挂在天上却月光照不到我,我不知道月娘是否看出我的愁绪,特意来看我,而我看着消失已久的月娘喃喃自语:还是故乡的月亮圆些。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6
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题记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当秋风阵阵拂来凉意的时候,中秋的脚步也悄然而近。夜晚,推窗凝望,看到一轮圆月如明镜挂在天边,月光如水,笼罩得尘间万物都清雅澄澈。
临窗的旧案上,半首新词墨已凝纸,却不知如何续写那下半阕。索性搁笔拿了本书,无意间随手一翻,正好看到苏轼的这句“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瞬间,一缕清愁如轻烟袅袅萦上心头,挥之不去。
夜凉如水,裙裾微寒,既然情思缱绻不成句,索性起身披了件薄衫走入庭中。墙角一丛竹影婆娑,增添了几分清寒漠漠,旁边那棵石榴,却是羞红累累挂满枝头。在不知何处飘来的淡淡桂花香里,月色顺着青瓦流泻而入,仿若一层轻纱薄雾。朦胧中,原本朴实的景致顿时生出了几许况味,连风都婉约了几分。
月色,从来都是十分雅致的,她以一种绸缎般的质感,频频出现在唐诗宋词里的波光棹影间。“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欸乃声起处,一叶扁舟分花拂柳,载着满满的月光,从泛着旧色的藕花深处冉冉而来。那样的画面似曾相识,只是不知那舟头独立的,是低吟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轼,还是感叹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一轮明月照九州,水天澄澈里,古往今来那些漂泊的人啊,此刻,唯有月色,才能懂得他们内心深处那些望月怀远的绵绵情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啊,最是让人心生惆怅的,便是这中秋之月。在相聚的人心里,月是团圆美好;在思乡的游子眼中,月却是隐在心底深处的那抹叹息和离愁。在这花好月圆之夜,那缕愁思更是被洇染扩散到心灵的每一处角落,瞬间,月色在清眸里氤氲成雾,融化成思念肆意蔓延。
清辉千里,人亦千里,隔着万水千山,故乡那山、那树、那人的剪影此刻却是如此清晰地映入心头。于是,我掬了一片月色,回到案前,和入墨里,在笺上写下了半阕浓浓的乡愁。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7
城市的夜,流光溢彩车水马龙,让我想起乡下的夜,故乡的夜。故乡之夜是静谧安详的。儿时,我总是喜欢搬一张椅子,坐在庭院里,什么也不干,只是呆呆的看着天空中那轮月,月光洒在我家的小池塘上,水面泛着粼粼的波光,照亮了漆黑的夜。萤火虫打着灯笼在草丛中飞舞,池塘也不时传来几声呱呱的蛙鸣,还有蝉不厌其烦地叫着。那时候的我觉得天空中月很大,很亮。上了初中,功课十分繁忙,回家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在城市里,我也能总是看到月亮,要么与霓虹交相辉映,要么与车流互相赛跑,比起儿时故乡的月光,总觉有些暗淡,有些浮躁,好像没有那么明亮,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我总是偏执地认为,城市的灯光,满街的繁华都抵不过故乡那轮明朗的月。在故乡,外公总是牵着我,走在菜畦旁边,我们依靠着月光走着。月亮就像是另一个陪伴我的好朋友,总是在身旁,我在哪儿,他就在哪儿,为我照亮漆黑的夜,照亮前方的路,我和外公走累了,就坐在田埂上,我们一起谈天说地,外公总是告诉我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还有各种民间传闻,我都是百听不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蜈蚣与蛇妖的故事。有一个书生要进京赶考,路过一片山林,在林子里,他捡到了一条小蜈蚣,就把它放在火柴盒里养着他,每天都给他喂点吃的。一天晚上,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便留宿在山林里的一个旅舍中,但是每天夜里都有一个蛇妖要来旅社吃人。当天晚上蛇妖出来了,但是柴盒里的蜈蚣出来了,它放出了一道金光杀死了蛇精,报答了恩情。外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一手拉着我,一手摸着我的头,眼睛亮亮的,胡须一翘一翘的,声音轻轻的,让我又惊奇又害怕,紧紧的依靠在外公怀里,生怕月下窜出个妖怪。这个故事我已经听了不下十遍,但仍津津有味。每天晚上,和外公散步,便成了我童年里的一大乐趣,每天回来都是眼带笑意。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幼小的我总是认为,故乡的月有一种魔力,能带给我新奇、灵感、温暖和快乐。霓虹闪烁,灯火通明,城市的夜喧闹欢腾,而故乡的夜,故乡的月,宁静,恬淡,闲适,温馨,让我的心也沉静美丽,还是在故乡温柔的怀抱中慢慢入睡吧,在梦中依旧呢喃:“月是故乡明”。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月是故乡圆的作文 篇8
太阳落下了天空,月迈着轻快的步子,踏上了天空。微凉的月光在淡青色的天空中倾斜,皎洁而素雅。
青中带红的枣子在深褐色的枝头上星星点点地缀着,树枝因重量而微微弯曲着。奶奶身穿一件白色的凉衫,一尘不染,上面淡青色的花纹都已微微发白。她手持着一根细长竹竿,一手提着一个斗大的竹筐,蹒跚地来到枣树下。她将大筐轻轻地放置在地上,仰起头,笑盈盈地望着树上结满的青枣子,接着用竹竿用力地敲击着树枝,却又小心翼翼,避免树枝被打折。一颗颗枣子在树枝上抖动了几下,就哧溜一下滚落进筐里,一层两层三层,枣子越积越多。我则负责捡漏,背着小筐,轻巧的蹲下身子,捡起地上遗落的枣子,随手丢进箩筐中,边捡边哼着歌谣,很是惬意,直至光逐渐退隐变淡、形成黑夜,工作停止。
那时的我不喜欢吃枣,刚打下来的枣是没有甜味,但奶奶总是挑最大最红的枣子,用井水一个一个仔仔细细地洗干净,再浸泡在冰凉的井水中冰镇了给我吃。我们一起坐在小巧的竹椅上看着月亮,吃着月饼和枣,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那时的月亮是那么的鲜黄,那么明亮、美满。
如今,我跟随着父母来到城市,视线逐渐被钢铁丛林所吞噬。玻璃窗明明暗暗,筒子楼重重叠叠。我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眼前是川流不息的车流,再也听不到清脆悦耳的鸟鸣,见不到潺潺流淌的溪水。我有点想念那份美好与纯净了。那时的日子慢的让人沉淀,而现在的时间快的让人抓狂。
又是一年中秋,桌上放着妈妈从超市里买来的包装精美、硕大圆润的台湾青枣,洗净一口咬下,发出清脆的“咔吱”声,乳白色的汁水充满整个口腔,好甜啊!吃着吃着,我忽然有些难过,虽然买来的枣子个个甜脆多汁,但已经没有那种好不容易有一个是甜的,这样的惊喜和幸福了。我校想念奶奶的那棵老枣树,它是否已经被砍下当柴火了?自从我们走了之后,奶奶就再也不打枣了。
缓缓地拨着奶奶的号码,一长串嘟声让我一次次失望,又打了一通过去,等待着那万水千山外的小角落里最爱的人接起。终于,熟悉的声音响起,心中涌起一股热流,一阵酸楚,一阵呜咽。“奶奶,我想您了。”
我好想回到奶奶身边,再看看那个月亮,那个最圆最亮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