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玩偶之家》ppt课件2.ppt

格式:ppt   大小:86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玩偶之家》ppt课件2.ppt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8 文件大小:8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玩偶之家》ppt课件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玩偶之家》ppt课件2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玩偶之家》ppt课件2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玩 偶 之 家 》
系别:中文系
姓名:魏莉
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三、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授课对象
2、教材联系
3、教学内容
4、教学目标
5、教学重、难点
1、授课对象
本课隶属于《外国文学史》学科,授课对象为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是中文系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文学史的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解读,使同学扩展视野,丰富知识, 提升艺术鉴赏力,加强人文精神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材联系
《玩偶之家》位于教材第八章十九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第四节,是挪威著名“社会问题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描写的是娜拉识破丈夫海尔茂自私、虚伪的面目,熟悉到自己所处的玩偶地位,继而离家出走的故事,揭露了资产阶级家庭关系的虚伪,显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宗教、道德的不合理,提出了妇女解放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 前一节课已经介绍了易卜生的生平、创作概况及其对文学的重要贡献,在同学已阅读《玩偶之家》剧本的基础上开始本节的教学。
3、教学内容
本节课介绍《玩偶之家》情节,使同学掌握作品主题、娜拉形象和艺术特色,探究造成其玩偶地位的多种原因,并且通过中国文人对娜拉出路的解读,培养同学的独立 意识,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的宗旨和建构主义教学的理念,教学应以同学为中心,合计同学的实际状况和必需求,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能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依据这一教学理念并结合本学科人文学科的性质,我将努力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同学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启迪同学的人生,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最高宗旨。
二、教法分析
二、教法分析
〔一〕创设情境法:课前安排同学排练《玩偶之家》第 幕。好处:1、调动积极性,培养自信大方的性格。2、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从施行中获得切身体会,激起对娜拉命运的思索。3、真实地展示场景变幻和人物动作为分析艺术特征奠定基础。
〔二〕多媒体演示法:精选的文字资料和节选的选段投影到大屏幕上,为同学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使课堂教学紧凑高效。
〔三〕课堂分组讨论法:讨论娜拉玩偶原因、在当代中国的意义等问题。提升同学分析解决问题,联系生活的能力。
〔四〕提问点拨法:采纳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通过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同学积极思维,培养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指导。
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习中,同学的“心灵是一个参加者而不是参观者〞,同学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由“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究的激发者和引导者。依据这一理论和语文课标的核心理念,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预习作品,课上师生互动,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提问点拨、课堂讨论、课后研习等具体方法,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准备工作:布置同学课前预习剧本,指定一个小组排练第 幕,该内容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和,娜拉心情的焦躁在此有集中的表现。
〔一〕复习
提问名词解释:社会问题剧,强调易卜生创造的这种戏剧类型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社会现象。由此引入到其代表作《玩偶之家》的教学,使新旧知间建立起联系。
〔二〕检查预习:
请一至两名同学复述作品情节,检查对作品的掌握状况,使同学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