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篇1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庐,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①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
②由是感激感激:____________
③故五月渡庐 故: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1.①亲自;②感动,激动;③所以(因此)。
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意对即可)
3.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4.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篇2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分)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2分)
、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1.①躬:亲自,亲身 ②卑鄙:出生卑微,身份低贱 ③约:克制 ④悉:全部,都
,不允许家人收受财物,在外有盈余的钱财,而辜负了陛下的恩德啊。
《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篇3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后面题目。(15分)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3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题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小题3: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2分)
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分)
小题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拜访 (2)奔走效劳 (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小题2:d
小题3:此 臣/ 所 以 报 先 帝 /而 忠 陛 下 之 职 分 也
小题4:(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有关键词“苟全”“闻达”;注意句式)(2)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有关键词“驽钝”,“攘除”)
小题5:(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答对一点得一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一半分)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1)注意“顾”的常用意义。 ①回头;回头看。《陈太丘与友期》:“元方入门不顾”。②视;看。《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③看望;拜访。《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④但;却;反而。《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注意“驱驰”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词。(3)注意“卑鄙”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与今义不同。现在它是一个词,为贬义。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中“所以”,前者的意思是“……的原因”,后者的意思是“用来”; b项中“为”,前者的意思是“做”,后者的意思是“向”。c项中“其”,前者的意思是“作奸犯科者”及“为忠善者”,后者的意思是“柴草堆”。 d项中“以”的意思都是“因为”。
小题3:
试题分析:先理解全句的意义,后注意句中各个词语或短语的意义的完整性,最后注意连词“所以”和“而”在句中能否在其前停顿。
小题4:
试题分析:(1)题中的文言句子是一个状语后置的倒装句,“于乱世”、“于诸侯”是后置状语。(2)注意“驽钝”的比喻意义。
小题5:
试题分析:抓住“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概括先帝对作者诸葛亮的知遇之恩的三件事。
《出师表》阅读附答案4篇 篇4
[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以咨诹善道(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以彰其咎 ( ) ④猥自枉屈 ( )
小题2:.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3:.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①
② ③ 。(3分)
小题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询问②身份低微,见识浅短③表明、显扬④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小题2:①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小题3: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③临崩寄臣以大事。
小题4: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