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化石吟》教案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石吟》教案5篇.docx

上传人:毛毛雨 2025/5/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石吟》教案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化石吟》教案5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石吟》教案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化石吟》教案5篇
《化石吟》教案5篇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化石,理解、积累“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可续行)
学习活动
一、课堂导入
1、欣赏影片《冰河世纪》中猛犸的图片
2、欣赏古生物化石图片,了解什么是化石。 用猛犸的图片引出《冰河世纪》动画影片,问学生看过《冰河世纪》吗?影片中将逝去的世界描绘的那么清晰,那同学们知道,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我们怎样了解那逝去的世界呢?(化石),对,是化石。那什么是化石呢?欣赏古生物化石图片,再次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化石。
(《冰河世纪》这部影片,学生都很熟悉,用影片中的猛犸象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化石。)
二、解析题目
当诗人张锋见到这奇异的化石的时候,赞叹不已,诗兴大发,吟诗一首,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化石吟》。题目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吟”的意思 (通过题目了解本文的题材,是赞颂化石的一首抒情诗。)
三、明确目标 出示教学目标:
1.了解化石,理解、积累“葱茏、幽雅、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生读教学目标
( 通过学生读教学目标,了解学习本文应掌握的教学任务,为更好的学 (读一读,写一写)
(1)、读准字音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读一读,背一背)
依次出示幻灯片
1、读准字音
裹( ) 藏 葱( )茏
卓( )越骸( )骨
潜( )行 躯壳()
猛犸( ) 悄( )然
引颈()长吼 猛犸( )
2、请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①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②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
③称赞而且佩服。( )
④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⑤(草木)青翠茂盛。()
⑥奇异而虚幻。() 通过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和背一背,实现教学目标1,也为学生朗读文章奠定了基础。
五、畅读诗歌
个别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诗歌。
1、出示诗歌第一、二小节与第六小节,让学生自寻朗读技巧后,教师明确朗读要求
(1)、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2)、读出重音强调的词语。
(3)、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通过反复朗读,让他们掌握朗读技巧,并进一步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畅谈诗歌 感受疑问语气的句子,了解其作用,进行仿句练习,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朗读其小节,理清本文的结构。出示问题:
1、 诗人走到博物馆时,对化石产生疑问,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出来?
2、 仿句练习 用(1)“最早的-----是怎样的?”(2)“最早的-----怎么-----?”
这个句式像诗人一样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例句:
(1)、最早的天空是怎样的呢?
(2)、最早的大象怎么毛很长?
(3)诗人对化石的疑问还体现在哪一小节?
有人说“问号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设置的问题,让学生朗读诗歌所在小节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 通过仿句练习发挥学生想象,带领他们去畅想、畅谈远古的世界。 通过再次朗读诗歌小节,理清诗歌的结构。)
3、品味赏析 比较句子,分析其好处,然后从诗中找出
喜欢的诗句或词语,从修辞方法、用词等方面,说说喜欢的理由。
a、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1)、化石的存在,足以证明生物的进化,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
(2)、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b、下面,请你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根据刚才的提示,从修辞方法、用词等方面,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词语赏析: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句子的赏析:这句话用...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表现等)....的特点(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感情等) 此环节完全放手于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领会分析其语言的技巧,体味科学的神奇,再次朗读其语句,彻底实现目标2。
七、畅想诗歌发挥学生想象力,想象远古的世界,并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 同学们心目中远古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如果学生描述有障碍,可以出示几张代表性的图片,再次让学生想象和描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此环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力,描绘远
《化石吟》教案5篇 篇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的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奇hun guǒ 藏 cōng lng zhu yu
骸骨 潜行 躯壳 档案
造物主 —— 潜行——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葱茏——
3.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一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②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音乐美。
3.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的含义。
【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4、“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5、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6、“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8、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达标测评、整理学案:
1、20xx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论语·学而》)
2、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教(学)后反思: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
《化石吟》教案5篇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理解诗歌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语言。
3、熟练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诗歌的阅读与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想:
用朗读促进理解,在熟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激发学生爱文学爱科学的热情。再品析语言,理解这首诗第二人称写法和比喻修辞的妙处。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观看化石实物,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再接着介绍: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颂化石的优美诗歌《化石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熟练朗读诗歌;
2、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诗歌结构及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遇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向同学请教、查找工具书或举手问老师。
(三分钟后,比谁能够正确朗读。)
1、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提问的字词或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板书于黑板。
2、三分钟后,①教师指名会读或理解黑板上字词的同学来读、解释或用词语造句,教师借此强调学习词语的方法;②学生轮流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更正;③指名会读全诗的学生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声音洪亮;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⑤同桌合作朗读,相互检查纠错;⑥全班齐读课文;⑦男女分组读:齐读第1、2、7自然段,男生读第3、5自然段,女生读4、6自然段。
四、二进课文,理解诗歌内容、结构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由朗读后分组讨论: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有何特点?
(五分钟后,看谁能正确解答这三个问题。)
1、学生自由渎,解答问题。
(读完后,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
2、五分钟后,让能解答以上三个问题的学生举手回答全班交流。
3、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要点,并强调“前后照应”的写法。
4、明确朗读全诗的感情基调——由衷赞美之情,再让学生自由读诗歌,读出赞美之情。
五、课堂作业:
出示课堂作业:
听写课后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1、做听写准备两分钟;
2、两分钟后教师报听写的词语;
3、学习小组长现场批改,两分钟完成。
(词语未全部过关的,小组长督促其在当天过关。)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深入解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背诵全诗。
二、三进课文,品味诗歌语言:
出示自学指导(一):
再次走进课文,分析下列诗句的言外之意:
①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②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③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④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⑤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八分钟后,看谁能正确解读这五个句子。)
1、学生自渎,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的学生。
2、八分钟后,让能解答的学生举手回答。
3、教师总结读诗方法:瞻前顾后、发挥联想和想象、抓关键词、句。
出示自学指导(二):
①再反复读课文,数课文中一共出现多少个“你”,想想这种写法有何妙处。②诗中还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八分钟后,看谁能回答。)
1、八分钟后,让能解答的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总结:不同人称写法各有千秋,写作中可根据表达需要灵活加以应用。
2、教师补充说明:文章除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比喻等修辞,请学生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三、课堂作业:
出示课堂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