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红色旅游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红色旅游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红色旅游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1、众多学者认为,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2、我认为,红色旅游是指:在政府推进下迅速兴起的,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以达到“缅怀前人,教育今人,鼓励后人”的特定目的的一种主题性旅游活动。(推进者、吸引物、特定目的)
二、本质特征
1、革命历史的厚重性:关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
2、红色资源的汇集性:以井冈山为例,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创立的第一种农村革命根据地,迄今为止,井冈山保留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 多处,其中 21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性 :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是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围
三、红色旅游的产生、发展
1、发展4阶段
(1)初步萌芽阶段
1949-1977 年为红色旅游的萌芽阶段。红色旅游是从革命老式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萌芽和逐渐演化而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来,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革命圣地和纪念地的教育作用,对革命遗迹进行了有计划的开发建设,以供人们参观和学习。
(2)初步发展阶段
1978-1989 年为红色旅游的初步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来,我国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这些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家旅游局每年安排出资金协助陕西延安、
湖南韶山、江西井冈山等一批革命老区来建设和发展旅游业,这一阶段国家加大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投入力度,重点建设红色景区,显现出政府主导的特点,红色旅游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3)迅速发展阶段
1990-为红色旅游迅速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这一时期旅游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一度还出现了“毛泽东热”,每隔几年就有某些重大旅游纪念活动,如抗战胜利 50 周年、建国 50 周年、建党 80 周年等大型纪念活动,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接力式的发展动力。
(4)全面发展阶段 年至今迎来了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阶段, 年 2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提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方略。
2、规律
红色旅游的客源一般展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整体态势有一定规律性。在一年当中,接待高潮则重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曰前后。
四、开发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中的教育主体素质普遍不高:旅游从业人员知识储备不够、服务素质较低、缺乏业务培训;当地老区人民缺乏经营管理理念、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
2、作为红色旅游的受教育者,不一样群体的需求没有被细化, 红色旅游景区的布展与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导游往往根据陈列图片上的讲解按部就班讲解,内容单调乏味、说教性强,没有针对不一样的旅游者群体合适调整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难以满足不一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
3、产品单一,资源整合局限性:旅游开发活动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景点展陈方式落后、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娱乐性、体验性旅游项目,景区内的自然资源,乡土资源整合开发局限性。
4、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接待能力明显局限性,尚未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旅游产业体系。景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旅游产品开发中出现庸俗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和主题思想。
5、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突出,而经济效益局限性。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大多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落后,依托旅游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是这些地区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动机。红色旅游在规划建设初期,政府投资很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居民的就业,但伴随景区建设工程的结束,诸多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也随之放缓。
6、红色旅游的重要参与者是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旅游形式也大多是单位组织的参观学习,客源市场构成相对单一,旅游形式也相对单调。
7、行政区划壁垒不利于红色旅游区域合作:为适应中国革命的详细国情,红色革命根据地大多建立在几省交界处,新中国建立至今,许多革命老区仍然从属不一样行政区管辖,有的甚至跨越数省。行政区划分割形成的行政壁垒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地处行政区交界的红色景区也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各景区所在地政府为发展当地经济,往往忽视景区间的差异,阻碍生产要素的跨行政区的流动,导致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如边界共有资源争夺、客源市场的非理性竞争等问题。
五、开发提议
1、整合红色资源,塑造整体形象:运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两种手段进行有效整合,使红色旅游景点规模化、品牌化,并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态体现出来;把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构成具有鲜明时代感,融老式教育和现代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特色产品。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
3、加强区域协作,共享发展成果。首先要加紧省内旅游资源整合,同步也要与周围省市加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