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马铃薯收获机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马铃薯收获机械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
张亚男
马铃薯简介
马铃薯别名: 土豆、地蛋,香港、广州叫薯仔,意大利叫地豆,法国叫地苹果,德国叫地梨,美国叫爱尔兰豆薯,俄国叫荷兰薯一年生草本,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倍体栽培种最初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曰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曰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一百数年前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传入我国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东北和内蒙。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马铃薯的种植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10℃,最高平均气温21℃左右,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和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
1.种薯挑选
2.种薯处理
困种:把出窖后通过严格挑选的种薯,装在麻袋、塑网袋里,席帘围起来,还可以堆放于空房子、曰光温室和仓库等处,使温度保持在l0~15℃,有散射光线即可。通过15天左右,当芽眼刚刚萌动见到小白芽锥时,就可以切芽播种了。
晒种:假如种薯数量少,又有以便地方,可把种薯摊开为2~3层,摆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或曰光温室内,使温度保持在l0~15℃,让阳光晒着,并常常翻动,当薯皮发绿,芽眼萌动时,就可以切芽播种了。
催芽: 催芽可增进种薯解除休眠,缩短出苗时间,增进生育进程。
马铃薯的种植与播种
催芽的常用措施:
湿沙层积法,种薯与湿砂或湿锯屑等物层积。在温床或火炕等地方,先铺砂3~6cm,上边放种薯,再盖砂,砂的厚度以盖没种薯为度,如此3~4层后,表面盖5cm左右的砂,并合适浇水至湿润状况;后来保持10~15℃和一定湿度,当幼芽生长到1~3厘米,并出现幼根时,就可以播种了。
把未切的种薯铺在有充足阳光的室内、温室、塑料大棚的地上,铺2~3层,常常翻动,让每个块茎都充足见光,通过40天左右,当芽长到1~,芽短而粗,节间短缩,色深发紫,基部有根点时,就切块播种。
切芽块 切块种植能节省种薯,并有打破休眠,增进发芽、出苗的作用。
整薯做种 整薯播种可以避免用芽块播种容易出现的问题,且可比芽块播种明显增产。
播种措施
在高寒和阴湿地区,土壤粘重、地势低洼、生育期间降水较多的地方,大多采用垄作。在我国华北、西北大部地区,生育期间较高、雨量少、蒸发量大,又缺乏浇灌条件,多采用平作形式。
马铃薯种植机械化
伴随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应用与推广,我国逐渐引用和推广这一种植技术,实践证明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实现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将此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不仅仅是马铃薯生产技术的提高,并且有效地变化了农户粗放型的、效率低下的生产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大幅度的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减少了生产成本,从而明显的提高了马铃薯的质量,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所谓的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指的是在生产实践中将农艺高产技术与机械化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应用于此,目的是增进马铃薯高产高收。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确定播种期
一般状况下,当10cm 深的土壤的温度达到并稳定在7-8 摄氏度时,是马铃薯的最佳播种
马铃薯机械化技术对地块的大小、质量、性质等均有一定的规定,如: 公顷(500亩);对于土壤的规定是最佳选用沙壤土质的地块。除此之外,由于是机械化种植,因此要为农业机械留出专用的机具通道,并配有完备的水利设施配套。
种子的优劣是决定马铃薯产量高下、质量好坏的前提。在选择种子时,要选择薯型规范、牙眼、表皮色泽新鲜、无龟裂、病斑的良种,从而为实现综合效益、高商品率提供基础。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种薯催芽
种薯催芽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一是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 摄氏度左右;二是将所选的种薯在播前大概半个月左右取出放在散色光比较充足的室内;三是保持5 天左右对种薯进行一次翻动,保证其接触的光、热均匀; 的紫绿色壮芽时,就可以切茎块播种了。
切芽块
切芽块是播种马铃薯前进行的最终一种关键项目,由于我国目前使用的种薯的个头比较大,属于大种薯,为了种植方面,减少生产投入的成本,因此要对种薯进行切割,不过在切芽块时,一定要注意某些小细节,否则弊不小于利。如:切芽块容易使种薯携带病毒,这是由于切刀是病原菌的携带体。因此,在切割前,要对刀具进行消毒。除此之外,种植者不要只想到减少成本投入,而使所切的芽块过小,应将芽块的重量控制在25g 以上,这是由于芽块越大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越强。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出苗率,要保证每个芽块至少有一种芽眼。并且进行切芽块这项工作时,不适宜过早,由于芽块过早切割,会导致其失水、腐烂等现象。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整地
在整地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分别是:深耕和深松。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消除杂草,提供抗病、抗虫能力,并且还能加厚耕作层,提高蓄水、保肥的能力。在进行这两方面的作业时,需要满足的规定是:在深耕时,耕深要达20cm 以上,要使用大型拖拉机与大型铧式犁配套作业。深松时,深度要达40cm 以上,采用1SQ-340 型全方位深松机作业。
施肥
在播种前要选用足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进行施用,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近些年来,伴随种植技术的不停改善,老式的耕作措施逐渐被起垄种植技术替代。在采用起垄种植技术时,需要使用起垄装置的播种机。并且起垄的行距、~、25~30cm、4 500 株。其中使用的播种机有单行、双行、四行等类型。如:使用大型拖拉机和大型四行播种机配套作业,在播前需要施用农家肥作为底肥,播种时可以一次完毕起垄、开沟、播种、深施化肥、弹压等多道程序,工作效率十分高。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一次性除草播种后,可以使用除草通乳油, 公斤,可以达到除草的目的,尤其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间苗、补苗
当马铃薯苗普遍长到4-5cm 时,就要进行查苗、补苗、间苗这一环节了,假如发既有的地块缺苗、多苗,应及时采用备用苗带土坐水移栽或间掉多出的苗秧以防与其他苗争肥争光。
中耕培土
在苗期进行的中耕培土重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苗高约为6cm 时,进行合理的深铲,由于这时地下的匍匐茎还没有形成。距离第一次10 天后进行第二次,这时的匍匐茎还没有大量形成,可以合适的进行深铲。现蕾初期是第三次,这时匍匐茎已经大量的生成,因此需要合理的浅铲。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浇灌
马铃薯在生长的季节,要保持合适的水量,因此,要进行合适的浇灌,其中当土壤中的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是最合适的。
病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在生长期常常出现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在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采用的药物需要满足高效、低毒、低残留等条件。
在进行马铃薯的收获时,要及时,以免被冻伤,并且需要达到的规定是在湿度上,田间的最大持水量不适宜超过60%;温度不可低于8℃。作业时需要选用与播种机组相匹配的收获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