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群测群防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读书之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群测群防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水利部山洪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何秉顺
一、群测群防背景
二、组织指挥机构
三、责任制度贯彻
四、防灾预案编制
五、宣传培训演习
六、简易监测预警
七、宣传标志实例
一、群测群防背景
群测群防:概括起来就是“群体预测、群体防止”,发动广大群众共同防止与监测、预警,重要用于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山洪灾害等监测、预警防御方面,形成较为严密的群体监测预警体系。
一般有“群测群防、土洋结合”、“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等详细方针政策。
一、群测群防背景
一、群测群防背景
群测群防这个概念在上世纪60、70年代提出、发展,是针对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地震工作方针和只有中央、省级地震工作队伍提出的,目的是充足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多路探索处理地震测报问题。在80年代被认为“不切实际地夸张土仪器、土手段和群测群防的作用,其成果导致了地震队伍思想的混乱,既不能通过实践提高群众队伍的积极性,又影响了专业队伍作用的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地震预报工作已趋于减弱、消失。
一、群测群防背景
5月1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八条提出“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防止。”
地震灾害群测群防:是指群众参与的对地震的监测和防止,就是到处设置观测点,发动群众力量,有效防备。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指群众性预测防止地质灾害工作的统称。就是相对于政府或企业专门投入经费,委托专业部门、采用专业技术进行重点地质灾害防治而言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展以当地民众为主体的监测、预报、防止工作。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来源于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群众自发组织、贯彻监测人和负责人,制定详细的预警方式,开创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先河。
一、群测群防背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西省开展宣传和培训,对已调查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胁区插上小彩旗,以示警告;有组织、有计划地探索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和运行模式,制定地质灾害调查实行细则,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并与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亲密结合。之后,逐渐在全国地质灾害防御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进。
一、群测群防背景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是指山洪灾害易发区的县(市、区)、镇(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水利、防汛主管部门和有关专业技术单位的指导下,通过防御组织建立、责任制贯彻、防灾预案编制、防灾知识宣传、避险技能培训、避灾措施演习等手段,对由降雨引起的洪水等突发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防御措施,实现对山洪灾害的提前防止、及时监测、迅速预警和有效避让的一种积极防灾减灾体系。
一、群测群防背景
一、群测群防背景
山洪灾害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下遭遇强降雨天气事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区域明显,发生频繁、季节性强,易于突发、难以预测,成灾很快、危害极大等特点。我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丘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对这些灾害威胁区都进行治理,国家财力不容许,完全依托专业队伍进行监测预警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