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格式:pdf   大小:27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上传人:资料之王 2025/5/8 文件大小:2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是由【资料之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ICS
B 31
D B 3 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XX/T XXXX—XXXX
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rice in coastal saline-alkali soil
(送审稿)
XXXX- XX - XX 发布 XXXX- XX - XX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 .
DB XX/T XXXX—XXXX
前 言
本规程遵循 GB/T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
编排。
本规程由南京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江苏大
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丰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一电子商务大丰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隆小华、邵天韵、周兆胜、孙明法、戴其根、吴俊生、康玉兵、
季建国、高秀美、刘兆普
1 : .
DB XX/T XXXX—XXXX
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的环境质量与耕地要求、品种选择、土壤脱盐与培肥、栽培
管理、收获与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沿海滩涂盐碱地水稻栽培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50-2009 稻谷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
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5063-2020 复合肥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20412-2021 钙镁磷肥
NY/T 525-2021 有机肥料
NY 526-2002 水稻苗床调理剂
NY/T 土壤检测 第 2 部分:土壤 pH 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 第 6 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土壤检测 第 16 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 5117-2002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环境质量与耕地要求
环境质量要求
环境质量应符合 GB15618-2018 和 GB3095-2012 的规定。
水源水质要求
应有灌溉水源,水质应符合 GB5084-2021 的规定。即非盐碱地区的灌溉水全盐量≤1000 mg/L,盐
碱地区的灌溉水全盐量≤2000 mg/L。
耕地要求
应选择坡度小于 2 度的耕地,全田高低落差不超过 3 cm。
有效土层厚度应不低于 50 cm,30 cm 土体内 20 mm~40 mm 侵入体应小于 5%,≥40 mm 侵入体不
得出现。
1 : .
DB XX/T XXXX—XXXX
耕作层(0 cm~20 cm)土壤 pH(按 NY/T 的规定测定)适宜范围为 ~。
田块应满足农田排灌设施基本要求,排灌通畅;无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周围道路通畅,周围无
高大构筑物或树木遮挡;光照充足;无恶性杂草。
4 品种选择
应选择经农业行政部门审定(认定)的且符合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水稻品种。
应选择耐盐性可达 g/kg(全盐量)左右,并能够在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质量与耕地要求中
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
5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应符合 GB 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 99%,净度不低于 98%,粳稻水分不高于 %、籼稻水分不高于 %,发芽率
不低于 85%。
应选择无因受病变、失水或水渍等原因致使组织变色萎缩的水稻种子。
应选择无因病害或其它原因致使种子局部或整体发生变色、软化或腐烂(包括干腐和湿腐),并伴
有异味的水稻种子。
应选择无受病原菌或害虫侵袭造成损伤的水稻种子。
6 土壤脱盐与培肥
土壤脱盐
打直田埂,干土后翻耕,翻耕深度必须达到 20 cm 以上,四边及田角一定要耕翻到位。采用翻转铧
式犁耕翻,临近供水渠一侧覆式耕翻 2 次~3 次,使田块由供水侧向排水侧形成比降,确保不兜水。晴
好天气耕翻后,使垡块内盐分集聚土表,以利洗盐。水深 5 cm~10 cm,旋刀长 15 cm~20 cm,利于盐
分充分溶解,然后尽田间。循环 2 个~4 个周期,每个周期都包含“翻耕—晒垡 3 d 左右—水旋耕—排
水”。
洗盐用水应符合 GB5084-2021 的规定。
脱盐后的耕作层(0 cm~20 cm)土壤中水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总量(按 NY/T 的规定
测定)应不高于 g/kg(w/w)。
土壤培肥
根据土壤肥力,一般亩(667 m2)施以优质农家肥 2000 kg~3000 kg,可选择猪粪、羊粪、牛粪和
菌渣等混合腐熟农家肥(不含鸡粪),视情况可适当辅以速效性化肥(尿素 7 kg~8 kg、磷酸一铵 7~8 kg
或过磷酸钙 30 kg~40 kg、硝酸钾 8 kg~10 kg 或平衡型复合肥料 30 kg~40 kg),一般氮:磷:钾(N: P2O5:
K2O)=1: : 1。
复合肥料应符合 GB/T 15063-2020 的要求。
农家肥应符合 NY/T 525-2021 有机肥料中关于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粪大肠杆菌群数等指
标的要求。
培肥后的耕作层(0 cm~20 cm)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按 NY/T 的规定测定)应高于 6 g/kg
(w/w)。
2 : .
DB XX/T XXXX—XXXX
7 种子处理
晒种:一般在播种前把种子进行 2 d~3 d 的晾晒,以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期。将种子铺成 3 cm~5 cm
的厚度,每天(24 h)翻动不少于 2 次以保证种子晾晒均匀。若光照过强或温度过高,应增加种子翻动
的次数,以免造成种子高温桌上而降低发芽率。
选种:根据品种选择方法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碎粒、有虫粒和草籽等。
浸种:用浸种剂浸种可使水稻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 25%,以满足种子萌动和幼芽生长对水分
的需要,促进种子发芽迅速而整齐,并且可防治稻苗患恶苗病、苗稻瘟病、立枯病等。
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后,浇淋 47℃~50℃的温水,使稻种均匀受热,待没有热气时,将
种子堆放在铺好的稻草上。堆中温度控制在 28℃~32℃之间恒温发芽,每天(24 h)翻动不少于 2 次,
保持稻草湿润,2 d~3 d 出芽。以芽长 cm 达到露白、总体上整齐一致最佳。
晾芽:此阶段温度不应低于 10℃,经过晾芽后,使种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种时能把种子
播均匀。
8 播种/种植
播种时间
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以当地温度稳定,气温稳定在 12℃ 以上为宜。
育秧移栽
播种量:育秧种子量以 840 g/ m2~900 g/m2为宜,均为湿籽。
播种方法:播种前床土要浇足水,泡田至土壤达到饱和状态。不论机播还人工撒播每床的种子量分
成 2 份,分 2 次播种。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匀之后按 cm~ cm 左右的厚度均匀覆土,以不露种
子为限。随后立即平铺地膜,保温保湿。
水: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整齐,出苗后至 叶期床面不干不浇水,提高地温,促根
下扎。 叶期到插秧期每天浇一次水,浇水时间为每日 10:00 前,防止秧苗缺水萎蔫,秧苗发病。
肥:秧龄到 25 d 后离乳期,下种量大的有脱肥现象的追施 80 g/m2~100 g/m2的壮秧剂。壮秧剂应
符合 NY 526-2002 水稻苗床调理剂的要求。
移栽:务求做到壮秧移栽,秧龄达 20~25 d 时进行移栽,达到带蘖移栽。移栽时段大田全盐量应
≤ g/kg。插秧行距 20 cm~30 cm,穴距 10 cm~18 cm,深度 2 cm 左右(不超过 3 cm),每穴 4 个~
6 个茎蘖苗,89 万/667 m2~9 万/667 m2基本茎蘖苗。
直播
播种量:水直播每 667 m2常规籼稻播种量 kg~ kg,杂交籼稻播种量 kg~ kg,常规粳
稻播种量 kg~ kg,杂交粳稻播种量 kg~ kg。
栽种方法:深度为 2 cm 左右,不超过 3 cm,保持深浅一致;人工补苗,及时扶立倒苗。
9 水肥管理

缓苗期:移栽后的一周内,保持 1 cm~4 cm 左右的浅水层护苗。并视天气状况(气温、光照等),
结合大田改良情况,实行日灌夜排或当水全盐量>2000 mg/L 时(每日检测)及时排换水,以进一步淋
洗盐分,提高幼苗成活率。
分蘖期:对水分最为敏感,有效分蘖期保持 1 cm~4 cm 左右的浅水层,若田间持水量低于 70%会
导致水稻停止分蘖。
3 : .
DB XX/T XXXX—XXXX
分蘖高峰期应抑制无效分蘖,宜采取两种措施:1)深水灌溉:5 cm~10 cm 深水控蘖,降低水温
和泥温,削弱稻株基部光照强度,以抑制后期分蘖。深灌时间 7 d-10 d。2)排水晒田:当全田总茎数
达到预定指标(每平方米达到 520 个茎)时,即分蘖期以后至幼穗分化前应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
蘖的发生,在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保证通气良好。晒田的标准是,地面产生细的裂纹,根际周围发
出新根。晒后恢复正常浅水层。
拔节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深水灌溉 5 cm~10 cm。
抽穗至成熟期(灌浆期):抽穗后 20 d 内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5 d~7 d 灌水一次,采取陈水不干,
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使土壤保持水饱和状态,保证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抽穗后 20 d~30 d 内,保
持最大持水量的 80%左右的状态。
收获前一周断水。

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
返青后,亩(667 m2)施尿素 7 kg~10 kg,配施适量硫酸钙、硫酸锌,起到促蘖作用;第二次在分蘖
盛期亩(667 m2)施尿素 4 kg~6 kg 或高氮复合肥 7 kg~10 kg 或农家肥 200 kg~500 kg,保证全田生
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
穗肥:水稻晒田后,应及时施用穗肥,促进幼穗发育,穗肥施用宜在封行至拔节前进行,以幼穗分
化 1 期~2 期时为好,亩(667 m2)施硝酸钾 8 kg~10 kg 和尿素 4 kg~6 kg。
粒肥:在破口前 5 d~7 d,若叶穗绿色过淡会对后期的灌浆、绿叶的保持不利,此时亩(667 m2)
施尿素 kg~ kg,避免破口抽穗以后叶片早衰过快。
叶面追肥:水稻在拔节至灌浆期,结合防病灭虫用药,可以掺入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肥料可选择
磷钾源库、尿素、硅肥、硼肥等,在破口、孕穗、抽穗等需肥关键期施用。
10 病、虫、杂草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病、虫、杂草以不影响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低毒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使用。
11 收获
在 10 月上旬至 11 月上旬,于水稻完熟期收获。一般水稻出穗后 35 d 以上能达到成熟标准,即 95%
以上的稻壳变黄、谷粒定型变硬、米呈透明状时进行收割。
一般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需要 15 d 以上的安全间隔期。
12 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稻谷应符合 GB 1350-2009 的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13 包装和储存
包装
包装应清洁、牢固、无破损,缝口严密、结实,不应撒漏。不应带来污染和异常气味。
应在包装物上或随行文件中注明产品的名称、类别、等级、产地、收获年度和月份。
4 : .
DB XX/T XXXX—XXXX
储存
稻谷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防雨、防潮、防虫、防鼠、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或水
分较高的物质混存。
14 运输
稻谷的运输工具应符合卫生要求,使用清洁、干燥、有防雨防污设施的专用工具运输。严禁与有毒、
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