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8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8篇
通过写工作总结我们能够更好的分析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出工作中的不足,每一次工作总结都是深刻认知自身的机会,明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篇1
不知不觉,进入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已经一年多了。有幸加入工作室学习,是我这位年轻老师的最大荣幸。在这其间,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就在我的周围,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的宝贵经验。工作室的每次活动,都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名师工作室在我心中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它记录着我和老师们一起工作学录着我的成长。
一、我和工作室的缘分
说起和xx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缘分,那要追忆到2012年12月份的一次听课学习,那是工作室的老师为老师们上课。那时,我也不确定坐在我面前认真听课的老师就是廖秋玲校长,只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在香洲教育网看过她的报道。看到她和旁边的老师亲切交谈分享听课学习的体会,于是,我凑在旁边认真倾听,听着听着,感觉非常有意思,也激起了我的听课感受。接着,我便加入到他们的谈话当中,大胆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这便是我和廖校长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交谈中,我提出加入名师工作室的想法,没想到廖校长非常爽快就答应了。从此之后,我开始了进入工作室的学习。之后回想和廖校长的谈话倍感珍贵,在此,非常感谢廖校长。
二、我对工作室的印象
进入工作室一年多来,工作室给我的印象非常好。
廖校长的专业精神,对课堂教学和教育的精益求精,待人热情,总会给人一种亲切的鼓励。
工作室里面的成员和名师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且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工作室有很多年轻的老师,他们的热情和辛勤奉献一直使得工作室更添活力。
工作室为了更好凝聚大家的智慧,提供交流学台,传播自身影响力,工作室老师们齐心合力建立了qq群和博客,并且每个学员和名师都有建立自己的博客。
也因为这样,在廖校的指引下,工作室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心向着工作室,每个人都努力争取为为工作室多做贡献。
于是,在平常,“xx小学数学工作室”qq群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心声,每位老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还有各种活动和任务的安排的分工合作。
于是,每次廖校长传达任务后,工作室的老师们都积极自觉地响应,积极承担安排的任务,并且把它做得最好,无不体现廖校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也许,这就是一种优秀习惯体现。
于是,“xx小学数学工作室”博客一直在记录工作室老师们在教育教学路上的辛勤奉献,记录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智慧。博客上的每一张照片和每一段文字,无不显示出工作室老师们的默默耕耘,记录着工作室和每个老师的成长。也许,这里就是我们工作室的精神家园。
总之,工作室洋溢着和谐,充满着朝气,有着浓郁的学术和教育教研氛围,xx教育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工作室的影子。正如廖校长平常所说“只要你们有能力,总会有机会的。”相信,它会一直在无形中牵引着我们动力,使得工作室每位老师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活跃在xx市教坛乃至更大的舞台上。
三、我在工作室的学习
由于我们工作室严格执行上级的指示,积极开展教育教研活动。因此,我和其他老师一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从听课本看,自己进入工作室一年多以来,听课本每本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积累了一叠,这些记录了我的学录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应该说,工作室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听课学习的机会。
从博客博文看,不知不觉,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了40多篇博文,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回头看看都不太相信自己可以写那么多的文字。
在工作室,我也常常参与q群的讨论,同时也访问其他老师的博客,还有每次活动和其他老师们的交流包括听课评课,这些都给了我一些经验的积累。
另外,在工作室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参与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和张昭、郭晓妍、邱志珊老师一起合作参与“算法多样化”的研究并一起合作撰写了研究报告。在这里,也期望研究报告可以为工作室增加获奖。
以上都是我进入工作室以来让我感觉非常愉快的一些学习经历。也许,还有很多学习的点滴,一时间无法一一重拾,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室学习当中它们还会一直陪伴着我。同时,也希望在以后继续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快乐学习,共同收获美好的时光,共同成长。
四、我在工作室获得的成绩
在工作室这个优秀的团队里,和其他老师一样,我也不断学习着,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除了工作室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外,还获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具体如下:
在论文发表方面,有2篇文章刊登在市级刊物,1篇文章刊登在区级刊物,具体是《款款而行教师梦》、《爱,让这朵花更美丽》刊登在《珠江晚报》,同时,《爱,让这朵花更美丽》一文被香洲教育网登载,获得较高的点击率。另外《一个基于“四动。四能”模式的教学案例》一文刊登在《香洲教研》。
在论文获奖方面,获得3项省级的奖励,分别是《认识角》教学设计获教学设计“二等奖”,《一个基于“四动。四能”模式的教学案例》获得2次省级奖励(颁奖单位不同),一个是“二等奖”,一个是“一等奖”。
在课堂教学比赛方面,获得1项区级的奖励,上课的课题是《等量代换》,获得“二等奖”。
在其他获奖方面,教师年度考核为“优秀”等级,连续两年获得香洲区教育局“优秀团干”。其他还有一些校级的获奖,在这里就不提及了。
我想,这些成绩的获得,除了自己的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工作室的学习带给我的灵感和它在背后带给我的动力,还有工作室的其他老师对我的鼓励,让我更加看清楚前进的方向。
五、结语和展望
再次感谢廖秋玲校长,感谢工作室的伙伴们,让我我与名师工作室从陌生逐渐走向熟悉,让我有机会亲近名师,
聆听优美动听的课堂旋律,让我有机会接受更多教育教学智慧的熏陶,让我有机会和工作室的其他老师们相互了解、交流,收获宝贵的友谊。
总之,进入工作室一年多以来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也让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让我欣赏到很多的美好。
如果把教育教学生涯比作一次远行,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就如同旅途上的驿站,让我的教育教学智慧得以沉积,得以重新迸发;就如同旅途上的一处曲径,曲径通幽,让我遇见更多的美丽;就如同路途上的加油站,让我有更大的能量,继续远行。
渐行渐远,展望未来,但愿名师工作室一直伴着我在路途。真好,一路有你。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篇2
本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了终身从教的信念,能时时以名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事脚踏实地,对待每项工作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既认真负责,又富于创新。本人为人谦虚谨慎,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师素养,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坚定的事业心、强烈的进取心,淡泊名利,恪尽职守。现将xx年下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教学认真,屡创佳绩。
本人深入一线教学,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以“轻负担,高质量”的理念引领,严格执行一教一辅,从不给学生添加任何额外负担,有计划地开展口算、笔算竞赛和数学调查、研究等实践性活动,使所教学生实现了轻松学数学、快乐学数学,效果也非常显著,期末测试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在年级领先,获得年级唯一的“数学教学质量奖”。
2、自加压力,示范引领。
作为市小学数学名师,本人意识到不断学习、自我提高的重要性,自觉订阅《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等业务杂志,阅读全的习惯。同时本人还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加湖南省“教师主题研修网络课程资源”研发项目工作。本人善于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让数学社团开启学生发现肯探究之窗》获省一等奖、市一等奖,论文《浅谈一年级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获市一等奖。
3、深钻业务,主动研究。
本人主持省级数学课题《小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带领全校数学教师深入研讨,走在了课改的前沿阵地;策划、主编的两期课题组内部刊物《课题研究》成为学校课题组资料样板;指导的课题研究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执笔构建的“四疑四导”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参与另一个省级课题《基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现学校正在全国率先进行低年级语数质量评价方法的改革,本人承担数学总方案的设计及二年级数学质量评价方法改革的制定,为将方案制定好,本人多方请教专家,苦心钻研教学大纲,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多次加班加点思考方案、修改方案,为学校课改贡献力量。
4、指导辐射,培养新秀。
为了全市小数教学的发展,本人充分发挥了一名数学名师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主动承担了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先后指导签约徒弟楚楚、吴旭老师,指导楚楚老师执教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执教现场赛课获市二等奖,并顺利出师。指导签约徒弟新任教师吴旭,教他如何从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一步步手把手指导,指导其上新教师亮相课获好评,指导叶媚、陈可老师参加省录像课比赛均获省一等奖。同时本人还经常赴昭山xx小学指导数学教学,指导鄢纯老师上录像课获省一等奖,本人被省教科院授予“优秀指导老师奖”;指导张艳老师参加全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评课比赛中两次均获市一等奖。
5、勤于学习,创建空间。
本人虚心好学,总是让自己处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本人都会克服困难,积极参加。2015年度两次赴北师大参加省青年精英教师培训,参加工作室与古丈县的教学交流及研讨活动等,继续教育学分达到475分,全校最高,一年的学分就远远超出教育局规定的五年总学分的要求。本人相继在世界大学城、湖南省基础、安氏领信空间平台创建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又在市小数名师工作室(谭念君名师工作室)博客网上上传了个人资料及部分经验论文及教育随笔,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予以推广。
6、齐头并进,全面开花。
本人是一个对各项学习和工作都抱有无限热情的人,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竞赛,积极参与各类教材的研究编写等。参与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第一粒扣子》低年级版,在全国公开发行。在学校组织的教师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微电影比赛中获“最佳编剧奖”,积极参加市小数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以自己积极主动的良好面貌、孜孜不倦的进取态度、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耕耘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名师。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篇3
20xx年6月13日,市教研室主任黄萍,科长彭金林,朱红梅,王美德,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成文辉及县教研室主任陈红莉,江芳等亲临现场,来自路行学校的练琴玲、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钟志伟、芦溪镇中心学校罗雨鸽、刘娟,宣风镇中心学校邱炳仁、银河镇镇中心学校邱志红,负责人颜红,一同以数学的名义集结于“芦溪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一年来,工作室紧紧围绕“教师专业成长”这一核心,确立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宗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讨课程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一、强化常规建设,推进工作室机制完善
为发挥工作室成员的特长,使活动能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在工作室成立之初,我们制定了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建立了成员成长档案、签订了工作协议书,确定了工作思路、总体目标,明确了成员职责,工作室朝着美好的愿景发展。
二、强化理论水平,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海纳百川,有容则大”。作为一名教师,孜孜不倦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理论的修养和数学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我们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任务。一年来,我们通过共读、自由读、研究读等方式,阅读了一系列教育专著和教学杂志,并撰写读书笔记。伙伴们且读且思,且思且行。为让大家拓宽视野,教研室和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多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钟志伟和邱志红赴厦门参加了“芦溪县第七届名师论坛”活动;罗雨鸽赴南昌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转换脱产研修集中交流展示活动”“江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语言文字培训”;工作室负责人颜红也有幸加入了“芦溪县20xx年中小学业务校长培训”、北京师范大学与东升教育合作举办的“教育与课程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培训的`队伍;还积极参加县内各种学科培训等等。零距离地聆听教育前沿理论和观摩课堂实践,打开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课题研究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