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3/10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中学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论文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教育,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教育,既是从学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会教育的极好教材。
一、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了,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如: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多清官,他们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