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惊弓之鸟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精选20篇)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惊弓之鸟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精选2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惊弓之鸟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精选20篇)
篇1: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3、解题:“惊”是惊吓,“鸟”在文中指大雁。“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了下来。
3、引入下文:这个射箭能手是谁?他真的只用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吗?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出示学习步骤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想办法认识圈出来的字,可以看生字表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二)、学生按步骤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哪个同学还有那个字不会读?学生举手提问,师生共同帮助,扫清每个学生的文字障碍。
2、利用生字卡,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教师强调:“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ɡēng,不读geng,“弦”读xian,不要读成xuan,共8画。“愈”读yu,不读yue;
“惨”是平舌音。
3、出示“惊弓之鸟”等词语,学生教读,教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齐读。
4、检查是否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教师根据学生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等。
5、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指导:
.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三画;“魏”是十七画;“雁”字,“厂”里是两个单人旁。
,组内评改。教师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点评。
:修改错字(教师把学生写错的字写在黑板,让学生亲手修改)
(五)巩固练习
,我会写
Gong   jian      da   yan        bei  can        lie  ren       tong  ku
yu  he          lie  kai         la  xian        she  jia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更羸最后说的一段话,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新词
三、品析故事原因:
(一),要求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讨论:(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你认为“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认为“惊”的意思是?你从哪儿看出来?
(二)练习。
1、出示句子: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句子中的两个“直”意思一样吗?你有哪些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直”在字典中的七种解释:
*不弯曲*是弯曲的伸开*垂直*爽快*一个劲地*汉字笔画,相当于竖*垂直
(注: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感知文章里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地”意思,后一个是“垂直”的意思。)
(3)生读句子,自由选择并在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理由。
(三)重点学习7-9自然段
,齐读。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讲了什么?
(3)用“━━”画出更羸观察到的,用“-----”画出更羸的分析。
(4)每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1)更羸说了四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都分别存在着因果关系。
(2)受伤、孤单--弦响--害怕--高飞--使劲--伤口裂开--掉下来。
(3)指名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叫得悲惨是因为(    ),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   ),一使劲,伤口(   ),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     )。这段话共有(  )句话,其中第( )句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  )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2)用“因为……所以……”改写这段话
(3)这一段主要讲了(                     )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
6.“惊弓之鸟”常用来比喻什么样的人?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板书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
分析: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推理 心里害怕    ↗  │
↗       ↓
判断: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裂
飞 ↗ ∣
怕 ↗      ∣
“嘣” ↗      ↓
[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2: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 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 (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 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句子,老师为什么只挂出这一句?
①、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 色彩丰富)(朗读)
②、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③、 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④、 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⑤、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⑥、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裹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⑦、 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⑧、 感情前三个自然段。
⑨、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2、 第4、5自然段
①、 我听着大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②、 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③、 自由读课文,当作这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④、 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⑤、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⑥、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写法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作者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呢?
3、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五、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齐读课文。
2、 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 16 荷花
清香 活的画 变成荷花
闻到 看到 想到 回到现实
(色彩、姿态)
[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3: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