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

格式:doc   大小:51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知识徜徉土豆 2025/5/9 文件大小:5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基础积累 (共5题;共22分)
1. (3分)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                。
2. (3分) 过共________画,在共________画。
3. (6分) 先给划线的字注音,再写出一个这样的地点。
①展览________馆    体育________馆     博________物馆     ________馆
②诊________所      研________究所     哨________所       ________所
4. (6分) 给多音字组词。
挑     tiāo________     tiǎo________
强     qiǎng________    qiáng________
泊     pō________       bó________
5. (4分)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
(1) 关于清明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中秋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3) 关于重阳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21分)
6. (2分)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________。( )
A . 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 . 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 . 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2)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 . 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 . 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 . 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3) 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 . 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 . 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 . 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4)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 . 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 . 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 . 赞秋;凄凉;悲秋    
7. (10分) (2020五下·)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________,________。
①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②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③这首诗既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画卷,又表现了戍边将士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
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把上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②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
③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________在________送别好友________去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之情。
8. (9分) (2019·武汉) 古诗鉴赏。
春水生①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②莫漫喜,吾与汝曹③俱眼明。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②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③汝曹:你们,指水鸟。
(1) 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

(2) 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积累 (共5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
解析:
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21分)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考点:
解析:
答案:7-1、
答案:7-2、
考点:
解析:

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