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苏州市届零模试卷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州市届零模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苏州市2013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打烊 / 佯装 裨益 / 奴婢 骠骑 / 动作剽悍 B.毗连 / 秕谷 撇嘴 / 瞥视 遭殃 / 怏怏不乐 C. 蒙昧 / 蒙骗 包扎 / 驻扎 抹墙 / 拐弯抹角 D. 露面 / 露骨 下载 / 连载 弱冠 / 沐猴而冠
B
A .yàng/ yáng,bì,piào/piāo ;B .pí/bǐ,piě/piē,yāng/ yàng;C. méng/ mēng ,zā/ zhā,mò; D. lòu/ lù ,zài/ zǎi,guàn。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今社会, ▲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 ,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振振有词 扬汤止沸 侃侃而谈 扬汤止沸 振振有词 釜底抽薪 侃侃而谈 釜底抽薪
C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3.根据下面的介绍,提取关于“立体电影”的三个关键词(或短语)。(3分)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影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台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观众用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参考答案】两个镜头(或“两个摄影机”);两台放映机(或“两组胶片”);偏振眼镜。(每点1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4.近年来,以地铁、轻轨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下图为苏州轨道交通标志,请发挥联想和想象,对这一图标的设计意蕴作80字以内的简短说明。(6分)
【参考答案】该图以轻轨车头(或“大写字母G”)代表轨道交通(2分),以字母S代表苏州(2分),又似中文的“互”字(1分),一来一回地互动,传达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的属性(1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济南知府庄君传 张惠言 庄君钧,字振和,自号曰学坡,先世自镇江之金坛徙武进。其后子孙多显。武进之言世族者推庄氏,以至君十世矣。
庄钧,字振和,自己取号为学坡,祖先从镇江金坛迁徙到武进。以后子孙多显达之人,武进人谈论到世族的时候推崇庄氏,到庄钧已经有十代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君少育于外王父刘文恪公于义(刘于义 ,清江南武进人,谥文恪)。乾隆初,刘公奉节巡修畿辅河道。君年十九,随幕府,数为刘公言水利事,刘公甚奇之。当是时,直隶总督高公某方举能任河工者,曰:“孰有才如庄某,而不早试之吏者乎?”即上其名,补霸州判。丁父艰,服除授山东济南府,卒于官。
庄钧小时候在外祖父文恪公刘于义那里长大。乾隆初年,刘公出使巡视整修京城附近的河道。庄钧当时十九岁,跟随在刘公的幕府里,屡次给刘公进言有关水利方面的事情,刘公很惊奇。在这时,直隶总督高某正举荐能够胜任管理治河工程的官员,说:“谁有像庄钧那样的才能,那他为什么不早点到官员那里去试试呢?”立即向朝廷上报庄钧的名字,补任其为霸州州判。遭遇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结束后,被授予山东济南府的官职,后来死于任上。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君既明习水利事,又长于治民,所在大府(明清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争欲任君以事。其历州郡皆有殊绩,而君性谦谨,未尝自言。及君之殁,而其子幼,无以知君之详,独得其卓卓称诵于人者四事。
庄钧既明晓熟悉水利方面的事务,又擅长治理百姓,所在之处的巡抚都争相委任其职事。他所治理过的州郡都有突出的成绩,但庄钧性情谦虚谨慎,不曾自己夸耀过功劳。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还年幼,无法详细了解庄钧的情况,只得到四件突出的被人称道的事情。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
其一事曰:磁州二漳水合于其西,夏秋之间,水潦至,决溢四漫,或数百里无陆虚(《说文解字》:虚,大丘也。)。濒河之吏,岁赋帑,筑堤而捍之。溃,又增焉,以为常。君至州,议曰:“水方悍而挠之以堤,是搏之也,请穿河引之。”总督方公然之,疏于朝,报可。如君所欲穿者,漳患大息。
第一件事情是:磁州有两条漳河在其西边聚合,到夏秋之际,大水涌来,四下漫延,有时方圆几百里没有陆地。当地的官吏,每年都收取财帛赋税,修筑堤坝抵抗洪水。堤坝决堤,就再增高它的高度,大家习以为常。庄钧到了磁州,建议说:“水势正汹涌时却用堤坝来阻拦,这是在和洪水拼斗啊,请允许我开挖河道来引导洪水。”总督方公认为他说得有理,就向朝廷上疏,朝廷批复同意他的做法。按照庄钧所设想的开挖河道,漳水的祸患被平息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