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2高考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复习精练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高考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复习精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
1. 以下城市中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 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B. 大庆玉门邯郸包头
C. 宝鸡株洲石家庄蚌埠
D. 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2. 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反映了()
A. 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B. 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C. 军事、政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D. 宗教活动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读“某城市略图〞,答复3、4题。
3. 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
A. 水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地形条件好 D. 气候适宜
4. 该城市是湖南省最大的石油化学工业中心,以下有关该地石化工业区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②有较大的消费市场③有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④有丰富的水资源⑤有便捷的交通运输⑥有廉价的土地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⑤⑥
5. 如图为“a城到d城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规划设计走向有甲、乙两个方案,经过比拟分析,最终选择按乙方案建设,,建设费用31亿元,比甲方案的预算费用多5亿元,长度多7千米。根据以下图及相关信息,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单位距离建设本钱低②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③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开展④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铁路枢纽,并建成了“8小时重庆〞的高速公路网〔指的是从离重庆主城区最远或较远地方的县城出发,实现8小时之内到达重庆主城区的外环高速公路〕。读图答复6、7题。
6. 三组人从重庆站出发,乘火车分别前往北京、贵阳、长沙三地,如果走捷径,各组的选择应是()
A. 北京—⑤、贵阳—②、长沙—④
B. 北京—③、贵阳—②、长沙—④
C. 北京—③、贵阳—①、长沙—④
D. 北京—④、贵阳—①、长沙—②
7. 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由“3条环线〞、“10条放射线〞、“3条联线〞组成。以下对这种布局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3条环线〞的主要作用是加强重庆市与周边各省的公路运输联系
B. “10条放射线〞的主要作用是减轻重庆主城中心区的公路交通压力
C. “8小时重庆〞公路交通主要是由“10条放射线〞高速公路来实现的
D. “环线+放射线〞交通布局模式是山区城市最理想的交通布局形式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答复8、9题。
8. 最不可能开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 甲 B. 乙
9. 对图中交通网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城市内部道路网比拟合理
B. 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 城市内外联系十分方便
D. 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2022·河北质检〕开展轨道交通是缓解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读北京2022年地铁图,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0~12题。
10.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北京地铁线路与地面路网相照应,初步呈现环形—放射格局
B. 地铁换乘站往往是城市多种交通方式的点、线结合部
C. 地铁的特点是速度快、连续性好,但造价高、技术难度大
D. 地铁向城郊延伸会加速郊区人口向中心城区迁移
11. 图示地铁换乘站附近几乎都已开展成为北京著名的商圈,其中尤以西单商圈、建国门至国贸附近的CBD商圈地租最高,可见影响地租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B. 历史传统、知名度上下
C. 行政因素、社会因素
D. 环境因素、自然因素
12. 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应遵循的原那么有()
①节约用地②逐渐从大城市推广到中小城市③合理利用地质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改编题〕在古代,我国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据此答复13、14题。
13.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
B. 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
C. 在北方古代两条驿道的交点处往往发育为城市
D. 北方没有沿河设置的城市
14. 古代我国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主要是为了()[
①方便取水②利于航行③军事防御④利于城市规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开展的位置是()
A. 两条河流集合处 B. 河流发源地
C. 过河点位置 D. 河口位置
16. 以下有关城市兴衰变化连线正确的选项是()
A. 筑波—作为政治中心而兴起
B. 嘉兴—因大运河河道淤塞,航运不畅而衰落
C. 株洲—因铁路枢纽而开展
D. 郑州—因当地石油产业的开展而兴起
17. 京九铁路自北而南,跨越多条大河大江,穿过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情况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建铁路,其支撑条件是()
A. 国民经济的开展B. 人民群众的支援
C. 香港的大力支持D. 先进的科学技术
18. 武汉市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①地处长江中游平原,长江、汉水交汇处,位置优越
②地处我国中部人口密集区,客货流量大
③武汉附近各类资源丰富,便于开发
④武汉气候条件好,便于铁路建设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综合题(共28分)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答复以下问题。(12分)
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四个国家〕。将通过AMBDC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下的泛亚铁路西线,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阔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平安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1〕在以下方框中填写正确的港口城市名称。(3分)
〔2〕试分析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意义。(5分)
〔3〕试分析修建从昆明至达卡的铁路线有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20. 〔创新题〕读以下图〔单位:米〕,答复以下问题。(16分)
〔1〕该区地形根本以 为界,明显分为 和 两类。(3分)
〔2〕 ℃,假设只考虑高度变化,B地的气温约为 ℃。两类地区气候状况的比拟,气温 ;降水 。判断降水量不同的依据是 。(5分)
〔3〕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聚落分布的特点是:(4分)
① ;
② 。
〔4〕A区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 。(4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1. C【解析】A组城市是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展起来的;B组中大庆、玉门是依托石油资源而开展;D组依靠当地丰富铁矿开展钢铁工业而开展;C组城市是依托铁路的建设带动城市开展的,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2. B【解析】扬州、济宁都是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并且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兴衰而兴衰,这表达的是交通运输线路变化对城市开展的影响。
3. B【解析】由图中看出该城市位于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处并且有京广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成为该城市开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4. C【解析】石化工业是一种产品不适宜长途运输的市场导向型的工业,并且其耗水量大,原料的运入量大,因此靠近消费市场、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其开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 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方案能够更多的照顾到沿线的城镇,并且绕开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利于对其保护。
6. B7. C【解析】在重庆铁路交通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是成渝线、川黔线、襄〔樊〕渝线、渝怀〔化〕线、渝遂〔宁〕线,由此确定重庆前往北京、贵阳、长沙的捷径;右图中重庆通往周边县城的高速公路共有10条。
8. D9. D【解析】商业中心应建在接近居民的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地方,丁处远离市中心且交通不便,因此不可能形成商业中心;高速公路、铁路应远离市中心又要与市中心之间有便利的联系,如果经过市中心会给城市带来很多不便。
10. D11. A12. C【解析】第10题,注意审题即可作答,地铁向郊区延伸,会使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第11题,结合图示和题干分析可知,影响城市地租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远近。第12题,逐渐从大城市推广到中小城市不是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应遵循的原那么13. C14. A【解析】古代我国北方城市多呈团块状,南方城市多沿河道呈带状分布,与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而在交通方式上,北方驿道交点或南方沿河地区交通便利,易形成城市。临水分布有利于聚落取水、运输和军事防御。
15. B【解析】一般情况下河流的发源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城市形成和开展。
16. C【解析】筑波是因科技而开展;嘉兴因交通形式变化城市形态在变化,株洲因京广铁路而开展,郑州为一铁路枢纽城市。
17. D【解析】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有力保障。
18. A【解析】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有来自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交通便利,其周边地区人口密集使得客货流量大,促进了城市开展,这一地区不具备丰富资源这一条件,当地气候条件对铁路建设影响不大
19. 〔1〕A:海参崴B:连云港C:鹿特丹
〔2〕①比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行程短,省时省力;②陆上铁路运输比海运速度快,平安性好,受台风等天气影响小;③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与亚欧大陆的直接融合,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④有利于加强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富裕作出积极奉献;⑤充分发挥我国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资源的开发、旅游、对外贸易开展等。
〔3〕①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②从云贵高原到恒河三角洲,穿越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地形上下起伏大;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质根底不稳定;④沿途气候湿热,森林比拟茂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对世界主要港口城市的识记。第〔2〕题,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意义要从路程、时间、平安等角度分析,要从加强区域联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带动区域开展等角度分析。第〔3〕题,主要从地形、地质条件、气候、植被等角度分析,只要合理即可。
20. (1)200米等高线〔或铁路线〕平原山地(2)19〔或18~〕平原高于山地山地多于平原山区水系兴旺
〔3〕①沿河流、交通线分布②平原多、山区少
〔4〕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有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解析】此题首先要认真读图,用图中提示的信息进行解答。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该地区的地形为山地和平原。然后,℃,计算B地的气温,进而判断A、B两地的气候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多分布在平原且沿河分布,A地居民点规模最大,处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成为该地区的商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