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阻燃整理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阻燃整理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 使织物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整理加工过程,称为功能整理或特种整理。
目的:满足生活、工业和国防上的某些特殊规定。
根据织物整理后的效果,功能(特种)整理可分为防水、防油、防火、防污及防静电、抗菌防臭等性能的多种整理工艺。
本课将重要的几种功能整理的目的、机理、规定和措施分别简介一下。
由于多种织物用途上的差异,因此其特种整理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根据整理的效果
① 防水、拒水整理;
棉织物 ② 阻燃整理;
③ 防油污整理;
④ 防辐射整理;
① 亲水整理;
② 仿丝绸整理;
合纤织物 ③ 防油污整理;
④ 防熔融整理;
⑤ 防起毛起球整理;
第一章 阻燃整理
一、概述:
1、概念
阻燃整理:纺织品的阻燃整理过去曾称为防火整理。经阻燃整理后的织物并非接触火源不燃烧,而只是减少了它的可燃性,能制止火焰蔓延,离开火源后不再燃烧,能迅速止燃(自动熄灭)。
因此纺织品的阻燃性只有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的概念。
2、燃烧术语
(1)燃烧:可燃性物质接触火源时,产生的氧化放热反应,伴有有焰或无焰的燃烧过程或发烟。
(2)灼烧:可燃性物质接触火源时,固相状态的无焰燃烧过程,伴有燃烧区发光现象。
(3)余燃:燃着的物质离开火源后,仍有持续的有焰燃烧。
(4)阴燃:燃着的物质离开火源后,仍有持续的无焰燃烧。
(5)点燃温度: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一般称为着火点。
(6)热解:材料在无氧化的高温下所产生的不可逆的化学分解。
(7)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8)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
(9)炭化:材料在热解或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形成炭质残渣的过程。
(10)损毁长度: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一般也称为炭长。
(11)极限氧指数(LOI值):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氧氮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12)热裂解温度: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开始分解或裂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13)闪点:当物质加热分解所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性气体,与明火接触而刚好点燃时的温度称为闪点;
(14)着火点:假如达到闪点时可燃性气体能不停地产生,则火焰温度会升高而持续燃烧,使物质刚好能达到 着火的温度称为着火点。一般高出闪点20-300C。
3、织物可燃性的表达
织物的燃烧状况可用可燃性表达。织物的可燃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1)着火性:即着火点的高下,表达织物起火的难易。
(2)燃烧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沿着样品燃烧的速率。
4、可燃性测定
( 1)燃烧速率:
将阻燃整理的织物样品按规定的措施与火焰接触一定期间,然后移开火源。测离开火后织物的有焰燃烧、无焰燃烧所持续的时间及损坏长度(也称炭长)。
( 2)需氧指数:LOI或OI——oxygen index
指样品在N2、O2混合气的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有焰燃烧)所需要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 低于这个值就不发生燃烧。
∴LOI=O2/(N2+O2)ⅹ100%
需氧指数越高,阐明织物燃烧时所需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织物越不易燃烧,阻燃效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