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分类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分类公开课获奖课件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节 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
(1) Kennedy(1925年)分类法
(2) Cummer(1942年)分类法
(3)王征寿(1959年)分类法
(4) Kratochvil(1988年)分类法
2
一、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
按照缺牙所在部位、牙缺隙数目及与存留牙的关系分为四类。该分类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措施。
3
第一类:双侧游离缺牙。
第二类:单侧游离缺牙。
4
第三类:牙弓的一侧牙齿缺
失,缺隙两侧均有天
然牙。
第四类:前部牙齿持续缺
失,并跨过中线,
天然牙在缺隙的
远中。
5
亚类是指除重要缺隙外尚有此外的缺隙,缺隙的数目由亚类代表,即有几种缺隙即为几亚类;
第一、二、三类均有亚类,第四类无亚类;
若有多种间隙时,应以最终的缺隙为准,确定重要缺隙类型;
若两侧后牙均有缺失,一侧游离,一侧非游离,则以游离端为基准;
分类应在需要拔除的天然牙拔除后来进行;
第三磨牙和第二磨牙与否考虑的问题。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