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造影剂(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对比剂外渗预防与处理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陈茉
主要内容
CONTENTS
渗出的定义
01
对比剂外渗的原因
02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
03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04
为什么要增强CT、增强MR?
CT、MR增强扫描是通过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的显示病变,增强检查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
01
碘海醇是CT增强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钆剂是MR增强扫描中常用的造影剂,增强检查是在CT或MR扫描过程中高压注射对比剂,才能起到增强的效果。
02
对比剂的定义
造影剂(又称对比剂)是介入放射学操作中最常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血管、体腔的显示。
药物外渗的定义
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或刺激性的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0 度
无任何临床症状
I 度
皮肤苍白,,皮肤冷伴或不伴有疼痛。
II 度
含I度,-15CM
III度
含II度,伴水肿最大直径大于15CM,轻度-中度疼痛,可能伴麻木感觉
IV 度
含III度,伴皮肤紧蹦,渗出, 变色,瘀瘢或肿胀,较深的凹陷 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渗出可引起。
渗出程度
对比剂外渗的临床表现
一般在6小时出现急性炎症反应,并于24~48小时达高峰、伴有坏死、水肿和出血,随后转为慢性,包括特殊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及邻近肌肉萎缩等。局部有刺痛,烧灼感。外观局部水肿、形成红斑、有压痛,持续2~7天。容易发生静脉炎
对比剂外渗的原因
药物因素
血管情况差
反复穿刺,选择留置针型号偏小
推注速度快
患者心理
医务人员因素
静脉血管通路的原则
留置针:
前臂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造影剂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
留置针:
前臂粗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造影剂后留置针不保留
避免钢针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