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ppt

格式:ppt   大小:8,703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ppt

上传人:435638 2025/5/9 文件大小:8.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遥感影像判读实习指导书
添加副标题
白淑英
实习目的
目视判读是卫星图像应用的最基本方法,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时,训练样本的选择以及自动分类决策等,也都需要目视判读作为基础。了解卫星遥感影像的波段特性以及对应的地物波谱特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从影像中目视解译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居民地、盐碱地、沼泽地等土地利用类型。
地物光谱特性(标题为小四,宋体,加粗)
在以遥感图像中识别地物和现象的属性及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变化规律时,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地物的光谱特性,以及它们空间和时间特性的变化。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即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物质成分、内部结构、表面光滑程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风化程度、表面含水量及色泽等差别。这就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基础和依据。
CONTENTS
目录
01
方法
Please add content 1
02
直接判定法
Please add content 2
03
对比分析法
Please add content 3
04
逻辑推理法
Please add content 4
实习仪器与数据
计算机、ENVI和ARCVIEW GIS软件,TM4、3、2波段合成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
波段
波长范围
波段光谱效应
TM-1

属蓝光波段。对水体有较强的透视能力;对叶绿素反映敏感;对区分干燥的土壤和茂密的植物也有较好的效果。
TM-2

属绿光波段。对水体的透视能力较强;对植被的反射敏感,能区分林型、树种。
TM-3

属红光波段。可以根据植被的色调判断植物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区分植被的种类和覆盖度;还可以用以判定地貌岩性、土壤、水中泥沙流等。
TM-4

属于近红外波段。,使之更集中地反映植物的近红外波段的强反射,茂密的植被呈浅色。可用于植被、生物量、作物长势的调查。
TM-5

属于近红外波段,波长大于TM-4 。处于水的吸收带(—)内,对含水量反映敏感,可用于土壤湿度、植物含水量调查、水分状况研究、作物长势分析等,从而提高了区分不同作物类型的能力;对岩性、土壤类型的判定也有一定的作用。
TM-6

属于热红外波段。对热异常敏感。可用于区分农、林覆盖类型;辨别地表温度差异;监测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热特征;进行水体温度变化制图。
TM-7

属于热红外波段。可用于区分主要岩石类型,可用于地质探矿与制图。
建立解译标志
指在遥感图像上能具体反映和判别地物和现象的影像特征。根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综合影像的色调、阴影、大小、形状、纹理、图案、位置、组合等解译要素,结合地理区域和研究对象,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性;地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等进行判读。
耕地 林地
湖泊 滩地
沼泽地 盐碱地
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