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整理篇)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整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整理篇)
篇1: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 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知识进行迁移,把两位数加法的运算法则运用到三位数加法当中。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难点: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18 + 23 ≈
(2)72+ 11 ≈
(3)53+49+27 ≈
419+264=      78+782=   (同桌一个人做一道,并且交换检查)
一起回忆交流加法的笔算法则:
1. 相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 从个位加起;
3.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二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楼道两侧开辟了象棋活动区和阅读区,这里的书都是大家把自己看过的书捐献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阅读。这里有一份三、四年级各班同学捐书情况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瞧瞧。(出示课件)
师:你能在表格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且大声的和同桌说一说吗?谁来大声的给大家说说呢?
师:你能根据所说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随便提同桌列示。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本?
在黑板上板书:118+104+95=         103+109+98=
这两个算式都是几个数加在一起?前两个数都是几位数?这节个我们研究的是三位数连加的问题。(板书课题)
三 、解决问题
1 .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呢?
师:你能不计算估一估吗?(抽生上台回答)
预设:(1)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多15比少8还多7,所以三年级多。
(2)120+100+100=320    100+110+100=310     三年级多
(3)110+100+90+8+4+5=317   100+100+90+3+9+8=310 三年级多
2. 到底是不是三年级多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计算)好,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算一算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算完后把你的方法讲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听一听。
师巡视抽生板演,并且让学生自己讲解。(重点讲解三个数一起加的格式)
师:黑板上哪些同学书写较好呢?其他同学书写有什么不足?以后大家在书写时不仅要规范而且要美观,给人以美的感觉。
。
刚才同学们用了几种方法进行了计算,可以口算,也可以先加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或者把三个数一起加,但无论怎么加,它的计算方法和我们原来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
课件出示齐读
4. 四年级捐了多少本呢?
师:请大家选择刚才的一种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师:三个数加时,个位满几了?满二十就得向十位进二十,十位计算时要加二。如果个位满三十呢?也就是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5. 通过计算,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多多少本?
学生口答。不管捐的书多少,希望大家都能认真读书,爱惜书籍。
四、巩固练习
。(生一人计算一道,小组内交换检查)
727+114+86=      397+304+120=
475+260+149=     292+450+108=
2. 课本第18页第3题
学生集体交流,方法不唯一。
(1)先列式再估一估。
(2)独立算一算。(男生算叔叔的,女生算阿姨的)
(3)学生集体思考,师问:怎样才能保证够一千元呢?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连加,你能提醒大家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呢?
1.《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5.“教学设计-奇思妙想”活动方案
《好吃的脐橙》教学设计
篇2: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潜力;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潜力;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运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连加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潜力。
教学难点: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活动准备:(加一个“活动准备”)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
1、竖式计算
136+188=37+16+18=34+18+36=
(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计算,其他同学看教师手中的口算卡片进行口算)
2、(口算的具体题要体此刻教案上)
(二)导入:
师:同学们,四月份咱们旅顺口区开展了读书节活动,咱们同学也参与其中,读了不少书,为了能读更多的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推荐呢(学生自由谈)
老师有个推荐,咱们举行一次捐书活动,(出示课题:捐书活动)把同学们捐来的书放在班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这样同学们就能读到更多的书了。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建设小学同学们的捐书状况吧!
二、新授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书76页建设小学捐书活动的表格
(1)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明白了什么数学信息(表格里反映出来的资料就是数学信息,尽量让学生说表格中的资料即可,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
(预设:既能够看出“一年级捐书最多,三年级捐书最少”,又能够看出“二年级比一年级捐书数量少”,“二年级比三年级捐书数量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的整理的潜力。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一情境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了空间。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是我们教学的理念之一。)
(2)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预设: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二年级比一年级少捐多少本二年级比三年级多捐多少本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教师从中选出跟本课有关的问题“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这个问题贴在黑板上。)
2、估一估
(1)指名口答列式
(2)与板演题“37+16+18=”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而板书副课题:三位数连加
(3)估一估
师:谁来估一估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并说说你是怎样估出来的呢
学生估算方法预设:
100+100+90=290(本)100+100+100=300(本)120+100+100=320(本)
110+100+90=300(本)……
(注: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算一算:
师:下面咱们就一齐来算一算,建设小学一二三年级共捐了多少本书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小组互相交流多种算法。
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预设:口算脱式计算竖式计算有可能包括两步竖式或三步竖式)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学生的算法肯定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取。)
4、在这么多种方法中,你最欣赏哪种算法说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为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从而在交流中体验到算法最优化的好处)
5、试一试
出示书76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指名汇报方法。在学生汇报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然后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能够指一到两名同学进板演)
6、小结
师:三位数的连加法,我们应当注意什么问题能够根据学生说的适当进行板书(备注:“应当注意什么”就应写在教案上)
7、质疑:这节课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三、巩固练习
1、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就应把题写上)
出示四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头上戴有一个三位数的数字,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三个小动物头上的数字进行连加法运算。算得快的同学能够再选三个小动物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游戏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活动。而和小动物们“做游戏”使得原本枯燥的计算变得生动搞笑起来。透过把小动物头上的数字相加巩固了连加的计算方法。)
2、当“小大夫”给熊猫朋友看病。(就应把题写上)
(设计意图:情境是诱发学生参与欲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练习中我创设了当“小大夫”给熊猫朋友看病,透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避免计算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为计算的准确性打下了基础。另外学生当小大夫,会感到很光荣,并能为熊猫找到病因而高兴,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3、帮忙妈妈解决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淘气的妈妈打算到商场里去买些东西,快看看书上的77页,只做第一个问号。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帮忙妈妈解决问题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了根据实际状况灵活解决问题的潜力。)
4、课堂检测
看到大家学的这么好,喜洋洋和灰太郎也来了,喜洋洋给大家带来了一道题目(课件出示),做在空白纸上,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做,727+144+86,先抄下来,再开始做,注意不要抄错题。(提醒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四、总结
在这天这节课中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成功和体验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享学习的快乐)。
篇3: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潜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有必须的计算潜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潜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计算潜力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透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潜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