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主题班会课件:高考,我们圆梦的舞台 】是由【tanfengd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主题班会课件:高考,我们圆梦的舞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我们圆梦的舞台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高考是一种考试模式,表现为文理分科考、3+2、大综合、小综合等等。从“模式”的角度看高考,它从1977年恢复以来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理应是”正常的。
然而谁都不会仅仅把高考看作是一种模式而已。因为,在当今中国,在高考恢复近30年、乃至历史上更长的科举制度形成的应试教育环境里,高考承接了多少的付出和辛苦,憧憬和期望。
透过“高考是什么”,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区分、选拔、评价体系非常单一;而高考的功能、负载等已经严重超出了它的基本定位。即:高考就是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性考试。这才是高考本身的功能,很干净,也很简单。而当高考被社会的、人为的加载上其他功能后,它就变得既要区分社会阶层、又要指导基础教育;既要选拔清华、北大精英,又要输送高职、专科生源;既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又要承担数百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学的就业压力;既要用分数来区分考试人群,又要兼顾无法用考分表现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今天,高考已经不再是“独木桥”,可是它依然拥挤;今天,高考仍然是“指挥棒”,是人们寄厚望用它引导素质教育
对于高考,这个似遥远而又并非遥远的人生转折点,请问同学们对高考有什么认识呢?
为了梦想
三年磨一剑
高中,人生的第一个也或许是最后一个高中,就让我们就把它当成黎明前的黑暗。加油吧!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握!Never say never!!!
一路斩荆棘
也许我们曾经失败
01
也许我们偶尔彷徨迷茫
02
……
03
但是
04
这场分歧旅途终会结束
05
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
06
拨开迷雾,不再彷徨
07
也许我们年少轻狂
秋蝉鸣叫生命,一次次的奄奄一息,一次次的乐观高唱,痛苦着,但美丽着。我们都知道,蝉生命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地下的,当其来到地上时,其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有人说这是生命的绝唱,是让人怜悯的,我却认为这是值得钦佩,它不甘心生命的短暂,所以它要让生命变得灿烂,使生命充满声音震憾,在死亡面前高歌,是对死亡的藐视,虽然痛苦着,但美丽着……
1
美文欣赏——
2
读后,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的高中生活也是对我们的磨难,那么对于这种磨难,我们将如何面对浴火,又如何重生呢?
3
01
02
为整顿士气,请大家大声朗诵出以下励志名言——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高中故事会
8岁失去父亲,接着母亲改嫁,唯一的至亲——奶奶去世,丧亲之痛屡次侵袭李璐。丧失亲人保护的她,生活的底子一次又一次被抽空,最终走到几乎无家可归的境地。
8岁失去父亲,接着母亲改嫁,唯一的至亲奶奶去世,丧亲之痛屡次侵袭李璐 叶光/摄
01
当记者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200米泥泞山路来到半山腰的李璐“家”里时,一个女孩面带惆怅的笑脸出现在一座破旧的房子面前。这就是李璐的“家”,一个接二连三失去亲人的家,与其说这是家,不如说是李璐这个“寄居蟹”暂时寄居的贝壳。
8岁的小李璐还不谙世事,她甚至不理解姐姐为了丧父而号啕大哭,只是看着大哭的姐姐而陪她落泪。
接二连三失去亲人
02
初临破碎的家庭在跌跌撞撞中走了三年,深知没有人遮风挡雨的李璐妈妈被迫改嫁,那一年李璐11岁。然而,命运的捉弄仍然没有罢手,李璐初一时,疼爱她的奶奶开始卧病不起,她念初三时,奶奶也撒手人寰。至此,生活的寒冬开始逼近李璐。
“寄居蟹”般的生活
“我现在将我所有的精神都寄托在我的日记本上,它是我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李璐这样告诉记者。这孩子从11岁失去妈妈之后就开始转而对自己述说,李璐的姐姐现在求学在外,家里没有电话,弟弟年纪还小,唯一可以交流的就是一本简单的日记本。
不但心灵上如此,生活上李璐也是东奔西跑。记者文中所用的家带着引号,因为那是现在李璐寄居的叔叔的家,在此之前她通常的住所是学校宿舍,几乎无家可归的她通常只有学校放大假时才苦思去哪里住宿。通常她会回叔叔家,而其他亲戚家也成了她偶尔的落脚处。
“姐姐过年时通常会回来小住几天,但是通常也就是两三天。”李璐淡淡地说。年纪略大的姐姐更懂得寄人篱下的生活滋味。每年过年,三个姐弟呆在一起就是他们的团聚,一间漏风的房间就是他们的家。
上初中时晚自习回家,200多米泥泞的道路只有李璐自己摸黑回家。
1
2
3
4
5
6
每天生活费仅5元
在尤溪一般的学生上高中的生活费是每月300元左右,而李璐每个月所有费用也才大约160元,这个是姐姐留下的“传统”。李璐尴尬地笑笑说:“每天算算花5块钱也有点不可思议,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一个月的确所有花费就160元左右。”
160元的费用意味着早餐1元,午餐晚餐各2元就是她的一天。正处于花季的她简直没有闲钱购买其他的必需物件。
李璐在此前的生活费用都是靠当地的地税局的一些补助,学费则是靠中学的减免政策,但是现在升上大学意味着失去这其中的一些补助。眼看9月1日就要报道了,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办法筹集到学费,举目无亲的她加上陈年旧债的累计,现在借钱更是难上加难。
这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父亲听到自己考上大学的消息,但现在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学费,李璐一筹莫展……
大家看完这个故事后,有何感受?
同样的理想 同样的渴望
同样的努力 同样的竞争
同样的环境 同样的起点
同样的知识 同样的老师
01
我们该实实在在怎么做????
02
——回过头,再反省我们自己: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