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通用3篇)
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 篇1
上周五,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誓言保护敦煌的樊锦诗,有坚持不懈、勇于出击的中国女排,还有守护未来孩子们的安全的糖丸爷爷顾方舟其中,黄文秀的事例最令我动容。
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用她的生命诠释了初心与责任。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黄文秀从她来到广西乐业县百坭村那一刻,就发出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她不等不靠,践行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理念,用脚丈量了百坭村每一寸土地,用情感打动了百坭村每一位百姓。短短一年时间,村里就做成了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修通了水泥路,建起了4个蓄水池,发展起砂糖橘、油茶树、八角、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有88户418人顺利实现脱贫。群众脱贫致富了,但雷厉风行的黄文秀却在一次山洪中不幸去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她的为民情怀为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做出了榜样。功名不过尘与土,唯有孜孜不倦,践行初心,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方可无怨无悔,为世人所敬仰。
文在心,秀于行。扶贫工作如长征之路,漫长而修远,黄文秀高学历、高资质却甘于躬身扶贫一线,她用生命践行了党的誓言,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甚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无怨无悔。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身上克己奉公、知重负重、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身上背负着少先队员的使命与责任。我们需要好好学习,学好知识,脚踏实地朝着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负青春韶华,绣出少先队员的美丽画卷!
故人已逝,风范永存!
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 篇2
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决堤而出,电视频幕上那两个身影,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这是一对父婿,在大火中他们三进三出,救出了六个孩子。但他们在火炉般烧着的房子里,皮肤几乎全部严重灼伤。半百老人谭永飞闯过了鬼门关,幸存下来,可是他的女婿王茂华,终是在人们的悲痛中离去了。
躺在重症病房的王茂华,在一次次植皮、截肢中,在非常人所能承受的疼痛下,始终没有喊一声疼,我从而明白要顽强坚忍;那时生命脆弱的他,在镜头前斩钉截铁告诉我们:他要活下去!他启示了我生命的意义;在离去前,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这个铮铮铁汉终于流下了眼泪,哭着和妻子道了别。他是个老师,更是个爱孩子、负责任的好老师,他用他的生命为他的学生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冲进火场的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我看到了他们坦荡荡的英雄豪气。
这对父婿用行动表现了他们心中的大爱,坦白而言,我并不能够像他们那样,做到义无反顾,人们活着,是因为有亲人,有牵挂。他们在看到别人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冲进火场那不是盲目,而是救人于危难;那不是冲动,而是一种勇气;那不是愚昧,而是胸怀大爱。
从幼稚园到初二了,上过许许多多的课,唯有用生命演绎的这节课,让我终身难忘!生命如此珍贵,但却如此脆弱,像玻璃,碎了,又怎么能再完好如初呢?
逝者安息,愿王茂华在大火中永生,愿谭永飞早日康复,也希望能唤醒人们大爱的心!
202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 篇3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当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可是,她没有放弃自我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必须能开创辉煌。于是,她每一天跟儿子一齐上学,成了儿子一生的同桌。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陶艳波每一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教师,一向追到了办公室,请求教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终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身体也未老先衰。此刻,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也是因为爱子心切。为了自我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那里,可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期望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我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可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