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语文试卷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试卷分析.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0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试卷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中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素质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稳中有微降。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析、谈点看法。
一、            试题特点
本卷分为三大块,共23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卷考查的三大块、知识点及分数见下表:
题号
考查的内容(知识点)
分数
一、积累运用
1、字音、字形 2、默写
3、综合性学****4、仿写
30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语段阅读,出自教材八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积累2、筛选信息(理解对比的作用)3、筛选词语在文中的信息作用4、开放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正确吗(结合中心、联系实际)
10
(二)文言文阅读,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作家文体2、文言实词解释3、文言句子翻译4、内容理解,细节描写品析5、开放题
16
(三)课外语段阅读(散文)具体考查内容如下:1、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把握重点语句找出中心论点3、论证方法分析4、筛选信息(理解原因)5、赏析句子6、课外积累
14
三、作文
23、半命题作文:告别——
30
综观这份试卷,体现以下特点
1、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2、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如议论文阅读《白求恩》,紧扣热点思考人生价值的体现;课外散文阅读《有效期限》与教材中第二单元的主题“道德修养”完全吻合。文言文语段的主题也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3、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要求以“告别——”为题作文,内容范围比较宽泛,可写物、人或事件,学生个个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4、试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加开放性题型等方面。如试卷积累运用三、四题,阅读理解一(4),二(5)等。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题型虽不新,但求实,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 这份语文卷,首先是让那些想死记硬背就能把语文学好的人纷纷落马。其次是要让那些不爱思考,不爱阅读学生不能获得高分。第三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通过努力学好的。检测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的真实水平,体现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批改中发现的问题
1、课内基础如字词、诗文默写得分情况层次分明:认真的同学满分,反之则失分严重。探究题失分严重,表明学生知识面狭窄,积累意识不强。
2、课内阅读题大多是老师课上强调的重点,但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草率下笔,导致扣题不严,答题不全。
3、课外阅读文虽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