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豇豆病虫害防治必备知识 】是由【知识无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豇豆病虫害防治必备知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豇豆病虫害防治必备知识
一、前言
豇豆,又称菜豆、架豆,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蔬菜。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豇豆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防治豇豆病虫害,提高豇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豇豆病虫害防治的必备知识。
二、豇豆病害防治
豇豆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和豆荚。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表面有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防治方法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锈病的关键。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2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豇豆疫病主要危害茎蔓和豆荚,严重时也可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病部组织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防治方法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疫病的关键。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三、豇豆虫害防治
3
豇豆蚜虫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吸取汁液,导致叶片变形、皱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繁殖场所。
(2)物理防治:利用蚜虫对黄色有趋性的特点,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豇豆蓟马主要危害叶片和豆荚,吸取汁液,导致叶片褪绿、皱缩,豆荚表面出现褐色斑点。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蓟马的繁殖场所。
(2)物理防治:利用蓟马对蓝色有趋性的特点,悬挂蓝色粘虫板进行诱杀。
(3)化学防治: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四、
4
豇豆病虫害防治是提高豇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农民朋友们要充分了解豇豆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豇豆的抗病能力,确保豇豆的安全生产。希望本文能为农民朋友们在豇豆病虫害防治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豇豆病虫害防治必备知识
在豇豆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病害的防治。病害对豇豆的生长影响极大,轻则减产,重则可能绝收。因此,对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至关重要。
一、豇豆锈病
豇豆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豇豆的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和豆荚。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表面有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防治方法如下: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锈病的关键。在购买种子时,应选择经过抗病性筛选的品种。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在豇豆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5
: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在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喷洒,特别是叶片背面和茎部,这些地方容易藏匿病原菌。
二、豇豆疫病
豇豆疫病主要危害茎蔓和豆荚,严重时也可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病部组织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防治方法如下: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疫病的关键。在购买种子时,应选择经过抗病性筛选的品种。
:合理密植,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在豇豆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6
在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喷洒,特别是茎部和豆荚,这些地方容易藏匿病原菌。
豇豆病害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防治。一旦发现病症,应立即采取措施,以免病害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要注意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在防治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豇豆病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豇豆病害的防治不应单一依赖化学农药,而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这是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叉、清除病残体等。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合理密植和整枝打叉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利用物理方法防治病害,如设置防虫网、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等。这些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农药残留。
7
:利用天敌、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方法来防治病害。例如,使用拮抗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或者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在病害发生初期,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在施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避免过量施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要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四、豇豆虫害的防治
豇豆虫害虽然不如病害那样普遍,但也会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常见的豇豆虫害包括蚜虫、蓟马、豆荚螟等。
:蚜虫会吸取豇豆的汁液,导致叶片变形、黄化,影响光合作用。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蚜虫的繁殖场所;物理防治可以悬挂黄色粘虫板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可选用吡虫啉、抗蚜威等农药进行喷施。
:蓟马会危害豇豆的叶片和豆荚,造成叶片褪绿、皱缩,豆荚表面出现褐色斑点。防治方法与蚜虫相似,包括清除田间杂草、悬挂蓝色粘虫板诱杀成虫,以及使用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8
:豆荚螟幼虫会蛀食豆荚,导致豆荚变形、减产。防治方法包括在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以及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菊酯等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五、
豇豆病虫害防治是豇豆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农民朋友们高度重视。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证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豇豆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可以为豇豆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