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游戏公告格式(9篇) 】是由【Wonder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游戏公告格式(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游戏公告格式(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WTT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游戏规范公告范文如何写一
游戏类型:团队协作型
游戏目的:使学员强烈意识到,充分沟通对团队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 制度规则的建立与修正。
游戏介绍:全队成员排成一列,你们每个人这时候就相当于一个驿站,到时候培训师会把一个带有7位数以内的数字信息卡片交到最后一位伙伴的手中,,并把当然了信息写在纸片上交给最前面的培训师!!.
游戏规则:项目开始后:(所谓项目开始是指培训师喊开始,信息从后面一位伙伴开始传递那刻起)
.
.(前后标准要以最前面的某个物品做参照,,离白板远则为后)
,这位伙伴要要迅速举手示意,并把信息交到白板附近的培训师手中,计时会以举手那一刻为截止时间.
.
(要解释清楚,某些很有争议的方法,和我们培训的整个中心相吻合算正确,背离则算错误)
≤2分钟. (给出8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
第二轮:以前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
8,第一轮所有方法不能再使用.
.
≤1分钟 (给出7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
第三轮:以上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
11,第一轮第二轮所有方法不能使用.
≤40秒 (给出6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
第四轮:以上规则继续生效,新的规则增加
.
≤20秒 (给出5分钟的讨论时间,然后回来pk)
有关游戏规范公告范文如何写二
游戏1:老鹰抓小鸡
游戏玩法: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鸡妈妈,多人扮演小鸡。小鸡们一个之后一个地拉着鸡妈妈的衣服。老鹰去捉小鸡,鸡妈妈两臂张开护着小鸡们,不让老鹰捉小鸡,老鹰只能捉最终一只小鸡。小鸡如果被老鹰捉到,就算输了。
游戏2:喂小动物吃饭
游戏规则:幼儿要站在规定的地方投球,一个接一个地投,不能抢。
游戏玩法:在大纸盒上贴动物头像,幼儿站在必须距离外,设法将皮球投进纸盒里,锻炼投掷和目测本事。
游戏3:比比谁的本领大
游戏玩法:教师向前爬时,幼儿就后退爬,想法不让幼儿抓住,如果快要抓着你时,幼儿就像小乌龟一样用伸缩的本领保护自我;当教师后退爬时,幼儿就向前爬来抓我,看看是幼儿的本领大,还是教师的本领大不让对方抓着。
游戏4:小猪回家
游戏规则:幼儿用双手滚球,不能踢球或拿球跑。
游戏玩法:幼儿双手推动“小猪”(皮球)在地面滚到指定的“家”(纸箱)。随着幼儿兴趣的变化,游戏情节可不断发展,如:帮忙“小猪”钻过“山洞”(障碍物),走过“小桥”(障碍物),绕过“危险”(障碍物)回到“家”。
游戏5:看标志爬
游戏玩法:教师这儿有两朵什么颜色的花当你看到红花时,就必须向前爬;当你看到黄花时,就必须后退爬,看谁先到终点拿到小兔娃娃,谁就是冠军。
游戏6:切西瓜
游戏玩法: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游戏7:我是小小传球手
游戏规则:幼儿要先站好,然后依次传递,不能越位传递。
游戏玩法:幼儿以各种方式站好,从头顶开始传球,也能够进行腿下传、左右传、边跑边传等。传球游戏能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提高幼儿配合、协作的本事。
游戏8:拉“大锯”
儿歌:拉大锯,扯打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去看戏。
游戏玩法:两人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游戏9:打籽
游戏玩法:用沙包作籽,游戏者分成两组。在场地上画两条直线,两线间隔5米。一组游戏者在两线的区域内,一组的游戏者站在两线的外面。站在区域外的游戏者用沙包打向区域内的游戏者,区域内的游戏者进行躲闪,不让沙包砸到。如果被砸中就停止游戏,如果能接住沙包就能救起被砸中的游戏者。两组可互换主角反复游戏。
游戏10:捉人
儿歌:风大,不怕。雨大,不怕。真的假的真的。
游戏玩法:幼儿一人将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其余幼儿每人伸出一食指顶住伸掌者的手心,念儿歌。儿歌念到最终一字时,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伸食指者要尽快逃脱,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游戏的伸掌者。
游戏11:“瞎子”摸“拐子”
游戏玩法:可多位幼儿共同参加游戏。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当“瞎子”,一人将左手抓住左小腿当“拐子”。游戏开始,“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儿在必须范围内四散跑开,“瞎子”听声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双方对换主角,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游戏,下一轮再玩。
游戏12:种西瓜
儿歌:种、种、种西瓜,西瓜圆,西瓜大,西瓜熟了吃西瓜。
游戏玩法:四人一组站成圆圈,然后,依次把脚钩在前一个人的脚弯里,构成脚搭成的圆圈。大家一齐拍手边念儿歌,单脚跳着绕圈前进(此游戏适合较大的幼儿玩)
游戏13:骑马马
游戏玩法:玩时先由两个幼儿将右手向下握住自我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向下握住对方右手腕,构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座坐”然后蹲下让其他幼儿坐在“座坐”上,再站起来走动,俗称“骑马马”。
游戏14:地雷爆炸
游戏玩法:游戏前先用猜拳决出一个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能够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我的办法就是,快被捉住时,能够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远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一下,并喊“爆炸”,才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住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游戏15:捉“龙尾”
游戏玩法:幼儿中选一人当“龙头”,一人当捉“龙尾”者,其余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拉住前一位的后衣摆接在“龙头”后面做“龙身”,最终一人当“龙尾”。“龙头”带着“龙身”左右移动跑,让“龙尾”躲避捉拿。注意“龙身”不要脱节。如“龙尾”被捉,要自动退下,倒数第二人自然成为“龙尾”。此游戏具体玩法与“老鹰捉小鸡”相似。
游戏16:手推车
游戏玩法:三人幼儿猜拳决胜负,胜者先趴下做“车”,其余两人分别把胜者的小腿抬起,夹在身体的一侧做“推车”人,“推车”人不能过分用力,做“车”人要双手撑地走,注意要选择平整而清洁的地面进行游戏。
游戏17:红灯、绿灯,立刻开灯
游戏玩法:请一位幼儿背朝众幼儿做开灯者,站在场地的另一端,众幼儿朝前随意行走或做各种姿势的动作。当开灯者大声说完“红灯、绿灯,立刻开灯”转回头时,众幼儿必须立刻如木头人一般静止站立,直至开灯者再转回头。若在此间有人控制不住而动了,将被请出。游戏反复进行,谁能坚持到最终一个则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当开灯者。
游戏18:“盲人”击鼓
游戏玩法:准备布条、鼓等。将鼓放置在离“盲人”必须距离的位置上,参加游戏的幼儿蒙上眼睛后就地转1-2圈,再摸索上前击鼓。
游戏19: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玩法: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大刀,走进城门套一套,问你吃橘子还是吃香蕉两个幼儿做城门,双手相握上举,事先商量好,一方为“橘子”,一方为“香蕉”。其余幼儿围成圆圈,边念儿歌边依次钻过城门。当儿歌念到最终一个字时,做城门的两个人手放下,套住一个参加者,然后问他要吃香蕉还是橘子,被套住的人回答后,站在相应的一方后面,等所有幼儿被套完后,比一比香蕉多还是橘子多。
游戏20:抓老鼠
游戏玩法:请5-7人做老鼠,分散在圆圈外,其余幼儿拉成圆圈,做捕老鼠的笼子。游戏开始,做捕鼠笼的幼儿手拉手念儿歌,做老鼠的幼儿在笼子里钻进钻出做吃东西的样貌。一听到教师喊“咔嚓”,做老鼠笼的幼儿立刻就蹲下,来不及逃出去的老鼠就被抓住。被抓住的老鼠站在圆圈上作笼子。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21:翻贝壳
游戏玩法:把洗净的小贝壳分成与幼儿(3-4人)相等的几份,每人一份,幼儿各自任意拿出一部分贝壳,握在手心里不让其他人看见,然后喊“一二三”,同时摊开手心,谁多谁把其他人的贝壳放在一齐撒在桌上,如贝壳的背朝上,就可取走;如口朝上,就应用食指放在贝壳的边缘处轻轻一按,把它翻过来,使口朝上,这样就可取走,如果没有被翻过来,就换其他人进行,依次轮换,看谁得的贝壳最多为胜。
游戏22:五门开开
游戏玩法:大门开开进不来,二门开开进不来,三门开开进不来,四门开开进不来,五门开开我进来。
将两手手指用力分开伸直,并各自一一对应,即拇指对拇指,中指对中指等,用指头处相互撑着玩,好似五扇紧闭的大门,然后边念儿歌边将手指一一分开,从拇指开始。
游戏23:踩高跷
游戏玩法:准备高跷。用小木块穿上绳子,让孩子的脚踩住小木块,双手提住绳子,向前走,模仿杂技演员踩高跷的动作。
游戏24:打大麦
儿歌: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始打大麦,劈劈啪,劈劈啪,劈啪劈劈啪,大麦打得多,送你一大箩。大麦打得响,送你一头羊。
游戏玩法:参加者两人应对面坐,念前两句儿歌时2人双手合拢,与对方作摸手动作。然后双手举起,谁儿歌节奏用右手拍击对方左手,或用左手拍击对方的右手,直至拍完停止。
游戏25:上下前后拍手歌
儿歌:拼板,拼板,拼拼板板,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轱辘轱辘十。
游戏玩法:2人应对面站立,念第一第二句时,2人先自拍再与对方对拍,后面则随儿歌资料在上下左右前后做拍手动作,注意以个人自我站立位置研究拍手方位。然后做“轱辘轱辘”的动作时,双手绕动,依次伸出1-10的手指动作。
游戏26:卖扁担
游戏玩法:两人一组,相对而立,互握对方双手平举。一人从左边手臂下钻出,把手臂搁在肩上;另一人从另一边手臂下钻出,把手臂搁在肩上。然后两人一齐协调的走,边走边喊“卖扁担喽!”
游戏27:小船过桥
儿歌:摇摇摇,摇橹划小船,钻钻钻,钻过小桥。
游戏玩法:用一根绳子系在两棵树或两样东西之间当小桥,绳子离地的高度为60厘米,离小桥两米或三米处为小船出发点,可划一条横线做记号。参加者一齐念儿歌做摇橹划船动作向前行走,至小桥处轻轻地钻过去,然后再做摇船状到终点。先到者为胜。
游戏28:袋鼠妈妈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跳的动作,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游戏准备:4个不一样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
游戏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游戏29:老狼抓人
问:老狼老狼几点钟
答:一点钟。……天黑了。
玩法:参加者选一人当老狼,其余人更在老狼身后扮演各种小动物,游戏开始,众人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边向前走,老狼背向大家答话,老狼答话时,众人停下不动。老狼回答“天黑了”,转身追逐,众人回逃,注意灵活躲避,跑回家者算胜利。被捉住者换下一轮做老狼。
游戏30:包饺子
儿歌:卷,卷,卷白菜;剁,剁,剁肉肉;和,和,和面粉;赶,赶,赶饺子皮;包,包,包饺子;烧,烧,烧饺子;尝,尝,尝饺子。
游戏玩法:参加者选取一人带头,站纵队手拉手。游戏开始时,带头人带动大家边念“卷卷卷白菜”边走成螺旋形圆圈。带头人再带大家边念“卷卷卷白菜”边从圆心走出来成一圆圈。然后,全体参加者面向圆心,边念儿歌边根据儿歌资料做模仿动作。
有关游戏规范公告范文如何写三
贾:非常感谢武协嘉宾们的精彩演出,让我们再次鼓掌欢送。
孙:中华博大精深!我想大家有不少小时候也都是武侠迷呢吧!运动细胞那也是相当发达的。
贾:那接下来呢,又到了游戏的时间了,我们玩一个动作游戏。
孙:嗯,是的,叫做动作猜谜。
贾:不过我们得 请我们的老师参加,由学生表演动作老师来猜,参与者得到棒棒糖一支不顾愿意参加的老师和同学请到台上来。
孙:从名字中我想大家也能够猜出来,这个游戏怎么玩了。
贾:是啊!由一位同学按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老师猜出动作的含义,并说出来。 孙:在规定时间内猜出动作最多的一组将获胜,获得礼品。
贾:同样,参加的同学呢都将得到一个棒棒糖。
孙:好,游戏开始了。
贾:同学们的表演都是相当逼真啊!也是相当认真的。
孙:是啊!让我们感谢他们的参与。
有关游戏规范公告范文如何写四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大的爱好是与同伴一起做各种游戏,而游戏也是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对游戏这一现象的正确总结。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对幼儿的语言、社会交往、知识经验等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我们的孩子从同伴身上学到了知识,学会了交往,也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真实的实践经验。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各种丰富的游戏材料,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会使幼儿产生遐想,从而萌发他们做游戏的愿望。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能力弱的特点,我们以提供成品的游戏材料为主,主要是发动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废旧的瓶瓶罐罐,经过我们老师的改造,再次利用,既逼真又节省,这样使孩子们玩游戏的兴趣大增。如在娃娃家里,我们投放了各种逼真的水果、蔬菜、炊具等幼儿来烧饭做菜,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可谓百玩不厌。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除了娃娃家之外,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逐步开设了小医院和超市点心店的游戏场景。在医院里,我们投放了白大褂和帽子,还有各种医疗用品,当孩子穿戴整齐后,看起来还真像个小医生,有模有样的。在超市里,我们里投放了手工做的:馄钝、荷包蛋、面条、饺子等,既丰富了超市里的物品又满足了娃娃家的需求,幼儿利用这些场景,游戏情节逐步扩展丰富,扮演角色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我们开展的“活动整合”课程,提倡的是各教育元素整合进行,各领域有机渗透,因此我们平时也很注重把游戏和主题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游戏的作用。本学期,我们根据不同主题的开展,抓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小医院”、“超市”、“点心店”等游戏,使游戏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延伸。主题与游戏紧密结合,使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广泛、深入,让孩子的情感、知识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开学初,孩子不会用普通话交谈,一些内向的幼儿不愿主动参与游戏,也没有角色意识,我们就根据主题《办家家》创设了多个娃娃家,通过温馨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自己学习招待小客人,主动参加游戏。随着主题的变化,我们在《车子叭叭叭》这个主题中开设加油站,投放了各种公共汽车,材料的不断更新,让孩子们对游戏的始终保持最高的热情;在《蔬果舞会》主题中,我们则开设了点心店游戏,投放了橡皮泥让孩子做各种简单的果蔬,并进行买卖活动,不仅提高了动手制作的能力,语言交往能力也提高了不少,孩子们在和同伴一起做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刚开始时角色意识是很淡薄的,表现在有些幼儿常常无所事事,处于一种观望状态,还有些幼儿抢着做同一角色,或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幼儿一会儿说自己是妈妈,一会儿又说自己是娃娃啦姐姐啦,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谁?游戏很难开展下去,于是,我们就实行了挂牌游戏,问幼儿“你今天要做什么?”“谁愿意和他们一起做?”“告诉大家你今天扮演谁?”等等,让幼儿挂着牌子,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如在一次游戏中,当一个娃娃家的爸爸肖涵抱着娃娃去散步时,看到别人在玩枪,他就把娃娃放在桌上,自己去玩了。这时我就抱起娃娃大声喊:“咦,这是谁的孩子?谁家丢了孩子?”当幼儿走过来抱娃娃时,我就适时提醒他:“娃娃家的爸爸应照顾好孩子,不能让孩子走丢了。”针对一些平时较内向的幼儿,我就带他们参加游戏,如当顾客,当娃娃家的客人等。
掌握和积累生活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础。而小班幼儿欠缺的就是游戏经验。为此,我们除了在平时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外,还要经常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小班幼儿的游戏主要以“娃娃家”为主,游戏内容大多反映父母对娃娃的关心和照料,因此,我让幼儿回去观察爸爸妈妈的日常生活及劳动情况,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说说所见所闻,再用游戏口吻引导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迁移到游戏中去,慢慢地,幼儿知道怎样做爸爸、妈妈,在家中该做些什么事了。如:任心的妈妈是个家庭主妇,把家料理得仅仅有条,于是,任心来到娃娃家扮演妈妈起来也忙个不停,她围上围巾择菜、炒菜、做饭忙个不停,看到旁边有一个布娃娃,她就会把布娃娃抱在怀里,口中还不停地说:“宝宝你不要哭!妈妈喂你,宝宝你不要哭!妈妈喂你,你吃呀!”
讲评是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评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讲述游戏情况,交流活动经验,同时还能一起解决困惑,共同分享彼此的快乐。虽然是小班的孩子,语言表达不是很连贯,也不精炼,但每次游戏后,他们很乐意表现自己,都喜欢讲讲活动中所发生的事,于是,每次活动后我们都给幼儿讲述的机会,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今天扮演的角色,做了哪些事情等等。如:每次游戏后,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娃娃过生日了!”“今天我们家里有小偷来偷钱。”“娃娃尿床了,我和妈妈一起洗被子了。”等等。在一次一次的讲评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参与讲评的孩子也多了,声音也变得自信而响亮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讲评中,还可以通过表扬那些玩得好的幼儿来激励其他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商量、解决。比如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幼儿总是把娃娃乱扔,一会儿丢在煤气灶上,一会儿又扔在篮子里。于是在讲评过程中,我将这一问题提了出来,请幼儿来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该怎么做?孩子们立刻讨论开了,“娃娃要放在床上”“爸爸妈妈可以抱着娃娃”“还可以带着娃娃一起碗”……通过与孩子们的共同讨论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在下一次游戏中能得以改进,在游戏中也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