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教学总结)(共8篇) 】是由【森森】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教学总结)(共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教学总结)(共8篇)
篇1:浅谈部分词类活用的形成(教学总结)
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个词类,各类词在句中充当某个成份都比较固定。但是,很多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往往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中改变其基本的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能充当的句子成份,这就是词类活用。
一、 两个名词或一个名词与另一名词性短语连用,排除并列、偏正、同位关系,排除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排除两个名词间有省略成分,排除动词的双宾情况,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
排除之例:  秦,虎狼之屈原贾生列传》)(判断句中的主谓关系)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诀(《报任安书》)(并列关系)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同位、偏正关系)
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省略成分)
魏王遗荆王/美人(《韩非子内储说林下》)(双宾)
活用之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06福建)(尊奉)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06福建)(吃)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 (下大雨)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邪?(06浙江)(以……为先)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05全国Ⅲ)(调查审问)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04全国Ⅳ) (入侵)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04全国Ⅳ)(毗邻 连带)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长肉)
孔子师苌弘、师襄、老聃 (《师说》)(以……为老师)
二、名词出现在充当补语的介词结构前,而前面又没有紧接动词,便活用为动词。
席以露床,啖以枣脯(05全国Ⅱ)(睡眠)
卫侯救宋,师于襄牛(《左传襄公十年》)(驻扎军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打鱼砍柴)
二、形容词或数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又不构成偏正关系,便活用为动词。
排除之例: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陈书褚d传》) (美好的)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座)
活用之例: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06全国Ⅱ) (使……困窘)
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06四川) (使……尊贵)(使……卑贱)
掾史由是益贤吉 (05全国Ⅲ) (认为……贤能)
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04全国Ⅲ) (使……裸露)
而怪今人如迁所书者何少也!(04全国Ⅲ) (认为……奇怪)
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03全国) (使……整齐)
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韩非子心度》) (统一)
或嗤d以非百里之才(《陈书褚d传》) (治理百里)
四、名词的前面或后面用连词“而”或“则”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接,便活用为动词。
1、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06湖北) (乘坐车舆)
2、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废身而蚕(06辽宁)(耕田 养蚕)
3、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06江苏) (向西去)
4、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06江苏)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但是不要认为凡是此类皆属于活用为动词。如: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韩非子心度》) (在路上)
五、代词前面的名词、数词,代词前后的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
1、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为开其资财之道也(06安徽)(使……有饭吃)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06重庆)(看待)
3、今见恂,必手剑之 (06天津) (用剑杀掉)
4、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06浙江) (凌辱)
5、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02全国) (认为……奇怪)
6、买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用木匣装)
7、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深度)
代词“焉”(相当于“于此”)、合音词“诸”(相当于“之于”)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晋侯围曹……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堆放尸首)
2、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安家居住)
六、副词“相”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士大夫之族,不耻相师 (《师说》) (从师学习)
2、及楚王之未入也,三晋相亲相坚。(《战国策赵策一》)(亲近坚守约定)
七、能愿动词“可”“足”“能”“欲”等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贫下者。(06全国Ⅰ) (引发贪欲)
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史记秦本纪》)(统一)
3、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韩非子五蠹》) (赞赏)
4、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刀杀)
八、副词“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1、不日,其盟渝也。(《谷梁传隐公元年》) (书写日期)
2、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06湖北) (吃粮食)
九、助词“所”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然后又与“所”组成名词性结构。
1、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接近)
2、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盗跖》) (推崇)
3、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 (《庄子田子方》) (统一)
十、动词之后的形容词一般活用为名词。
1、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05全国Ⅱ) (坏事情)
2、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05全国Ⅲ) (过失 善行)
十一、数词出现在名词之后,而不与动词连用,一般活用为名词。
1、六王毕,四海一。 (《阿房宫赋》)(统一)2、用心一也。 (《劝学》)(专一)
士也无极,二三其德。(该句倒装)(《诗经卫风氓》)(经常改变)
十二、形容词出现在介词之后构成介宾短语时,活用为名词。
1、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 (险处 远处)
2、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远近之人)
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无论从词法还是句法的角度都需要联系活用前的词义和具体的上下文仔细揣摩文意。
(此文刊登在《考试报》(高中版)第27期。)
巨东涛
篇2: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
苏教版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
词类活用(例)
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
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
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
众不能堪, 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姓)
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
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法,使神劳,使思苦)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
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
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
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
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
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
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
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坚明,坚守,恪守)
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
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
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
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篇3: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5、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2、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3、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1、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2、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3、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五、动词用作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