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docx

上传人:杏杏铺 2025/5/1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游绍兴鲁迅故里(精选9篇)
篇1:游绍兴鲁迅故里
游绍兴鲁迅故里
深冬,萧瑟的天气。走在喧嚣的大街上,身上却微微冒着点热气。也许是因为激动,或许是别的什么,脚步总因此而显出一种轻盈与活力。景区入口,人群麋集,大家都闹哄哄地往里去。正四下吵嚷着,我突然感觉有那么一瞬间,人群倏地便静下来,宛如那湉湉的湖面,静静地没有一丝涟漪。










顺着大家的视线,我抬起头,眼前一幅巨大的画像,那绘在景区入口广场一侧墙壁上的半身人像,似乎带一点深沉地朝我凝视。那面容是每一个步履匆匆的游人都需仰了头,深深膜拜的。只听一个小孩子兴奋地叫喊着:“快看!那画在墙上的可是鲁迅啊!”
那可不就是鲁迅么。我站在他面前,仰头去看他的眼睛。世界于是安静了。街面的喧嚣,车铃的尖锐,游人的吵闹,似乎都听不见,寻不着了。我眼前那双眼,那双深沉的带着些许悲悯的眼睛,怅然地遥望着远方。我不明白,那流露出让全世界都驻足凝望的眼神的他,究竟在想什么?我无法知道,也无从明白。只是当所有游人经过此地,他们总会停下匆忙的脚步,驻足观望——这是一位不得不使他们仰止肃立的人。
鲁迅原姓周,名树人。自小便生活在绍兴。绍兴是一座水城,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在鲁迅故里的一条小巷中,便有一条曲曲折折的河道,放眼望去,水清浅得很。岸边是几棵葱郁的树,难得的,冬天也是这样芊眠的绿。而两边粉墙黛瓦的人家,供渔妇洗衣的水码头,都伴着诗意一同织入那梦境中去。年少的鲁迅生长在这样的水城,感受水乡的静谧与杨柳依依的风情。也许便是这水乡的灵气,滋哺了鲁迅吧。
鲁迅少时家境还未衰落,周家的几座府邸便可看出周家兴盛时的景况。周家老台门是周家在绍兴的第一座处所,后来又购得周家新台门。鲁迅便是在新台门出生的。
我们先去拜访了老台门。沿景区大街向里走,不出几十米,就到了老台门了。所谓“台门”,我似乎确凿曾听导游介绍过,不过却已忘了。也许便是对府邸的称呼吧。










走进去,迎面的便是一道长长的廊。廊左边只是一溜儿空闲的屋子,现在是已一并做了墙壁了。而右边的台阶下也仍是屋舍,不过其中总漏下一段空隙,像是特为其中那些矮松或腊梅留下的。站在这边,远远望去的也还是房屋,一时只感觉四处都是房屋在朝我挤压过来了。也许童年的鲁迅在此玩耍,当他抬起头,看那终日都围立四周的建筑,是否也会感到一丝压抑与烦闷呢?
周家老台门便是江南传统的官宅。不过很多堂前屋中的器皿摆设,都因种种原因而一去不复返。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便是一幢空落落的屋子罢了。
转过老台门,这便到了鲁迅故居,我们都称之为周家新台门。鲁迅少年时的生活,便一幕幕像画卷一样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
新台门依旧很讲究,有厅有室。估计是受小学课本的影响吧,书中出现的屋舍场景我格外关注感兴趣。眼前便是一间小小的昏暗的厨房,这与刚刚在老台门所见的厨房似乎一般模样,不过便是小些了。厨房,这般称呼似乎并不雅致,照旧时说法便呼之为“灶间”。厨房西北角是一口三眼大灶,那热腾腾的饭菜便是从这三个圆坑中炒制的?乡下爷爷家至今还用这样的灶烧饭。往往灶下是一堆引火用的麦秸,等炉火旺了,铁铲在冒着热气的灶内翻炒几下其内的饭菜,菜肴便可上桌了。我曾吞咽着爷爷用大灶煮的青菜炒饭,那青莹莹的菜叶和清淡的香气,都是电饭煲煲不出的滋味。我叫着:“再来一碗!”那灶间的三口大灶,更勾起了乡下菜饭的美好记忆。
就是多年前的一天罢,那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闰土,便和当年的迅哥儿在这里相识。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刚刚碰头将是一幅多有趣的情形!我仿佛看见圆脸的闰土从灶后探出脑袋,分外透澈的眼睛怯生生地看向鲁迅。也许那日阳光正好,缎子般的日光从窗罅间筛下一嘟噜一嘟噜圆圆的光影,点亮了灰暗的灶间,抹亮了所有的房内的一切,也映亮那一双黑莹莹的眼。几声清朗的鸟啼,伴着庭间微微摇曳的老树的背影,一同沉浸在那日如金的日光下——这或许仅仅只是一番想象罢了,但为何眼前却真真切切出现他们被阳光照得透澈的笑颜?










吵闹声渐渐远了,闭了眼,向后仰去,想起了鲁迅笔下那一切美的人和美的事。也许便是童年的这段回忆,如一阵渺远的琴声般浮现于鲁迅的记忆之上,于是在他笔下,诸如闰土、捕雀等那些渺小的人渺小的事才得以展现否?鲁迅的回忆类文章有童年的味道。
紧跟着是窄小的过廊。廊尽处,便得一室,室有小门,仿佛若有光。复前行,原来是间极素雅朴实的卧室。室内中央置一红木雕花床,靠床的墙壁上,挂一张鲁迅的相片,不难看出这间卧室的主人。靠南面的窗下设一桌一椅,鲁迅的第一篇文言小说《怀旧》便是在此写就。写作并不需太多铺垫,也许只要一支笔,一张纸,足以开始一场旅行。鲁迅的写作历程,或许便是从这极普通的长桌上开始的呢。我凝视着他,如同面对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几十年了,这老桌就静静搁在这一方小室。
这台门,曾是鲁迅儿时的一整个世界。所以当鲁迅先生晚年时,仍对这乐园深深地眷念。每一位到此游访的旅人,大概都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就是这篇小散文让一个普通的荒芜小园誉满全世界,成了文学爱好者们心中朝拜的'圣地。观了鲁迅卧室,再向宅深处走去,便就是百草园了。
百草园,仍是带着冬日的空旷与疏朗的。它的出现并没有让我感到一丝的惊艳,甚至我第一眼瞥见它时,都听到心中的深沉的叹息。几个旅客带着麻木的神色从我身边走过去,他们有些解嘲似的看着对方,感叹一声:“百草园不过就是个菜园子了。”










的确,冬天的百草园确实比较乏味无趣,灰冷的青石板为这个园铺上一层冷意。园中几棵高大的皂荚树,似乎也是没精打采地支棱着满树萧萧的叶。只有园中几块菜地,满种着那油绿的菜叶,它们密密匝匝挤作一团,乍看一幅闹哄哄的模样。但百草园那古朴之态,宁静之美,似乎就都被那群聒噪的菜群给破坏了。游人们只顾着在此照个相,留张影,似乎谁也不曾理会那寂寂的百草园。那肥胖的黄蜂呢?那唱歌的云雀呢?紫红的桑葚和攒成小珠的覆盆子?我寻觅不到它们的踪迹。
但就如阴沉的天幕撕开一道口子,阳光漏出来般,我听见了一个极动听的声音,像是有魔力般,将那枯燥无味的园子缀上一点奇妙的色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似乎将整个园在我眼中都变了样: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导游阿姨轻柔地低声念道。她看着这百草园的一切,眼里盛满阳光。她的眼是亮盈盈的,像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于是我眼中,再看不见那被我称之无味的真实的百草园了。我只看见两株肩并着肩,手牵着手的皂荚树,它们的树荫参差如夏云头。我只看见那轻盈的鸟儿,从菜地这边窜到菜地那边去了,只听其婉转的鸣啭,却不识那菜叶间蹦跳的身影。而菜田里那些新鲜的蔬菜们,也并不使人厌烦,它们在阳光下似有千条万条的鱼儿在其间漫游。那熟透了的桑葚和覆盆子,挂在枝叶间,像玛瑙,像星星,还一闪一闪地发着亮。
嗬,这才是我记忆中的百草园!










我终于寻觅到了那真正的百草园。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梦幻的,尽管它只是个菜园子,它都因鲁迅笔下那朴实却又神奇的文字而与众不同;一篇文章,竟使得这个湮没在市井之中的小园又有了生机,有了别样的情怀。
停留良久,不舍辞去。
出了新台门,对面街道的一侧便是一条清浅鲜活的小河。两岸边连起排儿的是人家的屋舍。那是一派粉墙黛瓦之景,竟与那飞檐翘壁、檐牙高啄的徽派建筑颇有几分相似。大概房子很古旧了,墙上斑斑驳驳尽显古态。这老屋的典雅质朴正是我所喜爱的,像一个眉眼慈祥的老太太,一身朴素。古朴却不失庄重,安详中透出几分轻盈与生动。树木阴翳的影子描在白墙头上,如画幅上画着的一般。有水,有树,还有老屋,衬着天空的瓦灰,正像一幅宁静的古画。即便此刻身处闹市,也不觉喧闹。
我们打算乘了那乌篷船,沿着流水荡悠悠往前去。乌篷船原是古绍兴城当地的交通工具,现成了游客来绍兴必玩的项目。乌篷船窄小细长,精致小巧,不宽的河道也只容得下两只小船前行,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只小船,是这样小的小船。一位戴顶黑毡帽的老者,大概六十多岁了吧,坐在小船的一头悠闲地哼着歌儿,手中的浆一声一声地敲击在水面。
我们登上了这摇晃着的小船。河水便在襟袖之间,带着微微的醉人的绿轻轻摇荡。那醉人的绿哟!宛如一块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却看不透它!在澄碧的河水中,倒映着的是粉墙的老屋,屋后洗衣择菜的水码头、树木、盆栽的绿汪汪的植物,它们在水中都闪闪烁烁,阳光为它们镀上了参差的金色边框。随着驾船老者的每一次打浆,那水中错落的景致便扩散开来,随涟漪一圈圈地兀自荡开去。间或又织进别一个什么景致中,互相缠络着,织出一片清凉的梦境。










闭了眼,靠在船沿上,耳边是一阵微微的风。那个总闭着眼的行船老者,此刻却精神起来,悠悠的歌声也被水洗过一般,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乐声似的,疏朗清远。我听见爸爸饶有兴致地问那位老者:“您老身子骨可真硬朗。您有六十岁了吧?!”
六十?今年七十了。”老人爽朗地笑着,“这地方我呆了七十年啦。景好,水好,每天来回划也不觉得闷。”
“绍兴出人才啊。鲁迅可是绍兴的骄傲。”爸爸感叹。
老人没做声儿,但在那张写满沧桑的脸上,分明是现出骄傲的神气的。
一路闲谈中,船不觉就靠了岸。等我回头看方才行过的曲曲折折的河巷,那只小小的乌篷船呵,乌黑的船顶也许刚油漆过,发出闪闪的动人的光泽。那乌篷船漂啊漂,像游入了那精致古朴的画中去。
在大街上闲逛一阵,不知觉又溜达到新台门。从新台门走几分钟,便可到寿家老台门。鲁迅的启蒙恩师寿镜吾老先生一百年前就在此坐馆教书。这台门内的书塾——三味书屋大概每一位游客都是熟识的。我们便乘了兴去访问三味书屋。
过一道石桥,踏进坐南朝北的黑油竹门就到了寿家台门了。第三进厅子便是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一间不算太大的厅室,进门正面墙上,上题匾曰:三味书屋。所谓三味,大概便是指五谷、蔬菜和点心,也许屋主人是以为书与这对人必不可少的食粮同样重要吧。书屋正中央是一幅古画,记得那画上画着一只肥胖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歇息。当年的私塾内似乎总得设孔子牌位让人祭拜,但三味书屋是没有的,于是学生们便先向着那古画上的梅花鹿作揖行礼,再对先生行礼。
书屋正中设一张八仙桌及四张高背椅。寿镜吾老先生常坐此授课讲学。老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也是鲁迅最为敬佩的恩师。鲁迅在文中称其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我想寿镜吾老先生教给少年鲁迅的不仅只是知识,其方正严谨的品行也给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没有寿老先生的指点与教诲,怎可成就一代文豪?










寿老先生的四周便是学生们的桌椅,鲁迅的座位设于书屋的东北角,正是同窗们的打闹也影响不到的清静地儿。鲁迅在此读书、习字,也曾在先生读书正兴之时,带着儿童特有的狡猾偷偷在桌下影描绣像。便如鲁迅回忆时戏言,自己书没读成,画却不少了。其实,鲁迅读书乃是用功至极,并不像他所言如此的顽皮与淘气。我们参观鲁迅博物馆时,展厅内有他幼年读过的很多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论语》等,还有我们以深奥为由从未涉足的《红楼梦》,都在鲁迅的书单内。是啊,所读书物越多越杂,才能得以使眼界更为开阔,所得知识更为丰富,思想也会日趋成熟。幼年深厚的读书基础培养了鲁迅丰实的文学底蕴与人文情怀。在鲁迅的一生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但试想和当年鲁迅年纪相仿的我们,却到底为何而奔波?时间的匆忙,浮躁的心灵使我们无法静下心品一本好书。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不过相较百草园要小得多。课后闲余,同窗们便相伴着到小园玩耍。小园四面的墙已被厚厚的苔藓染上了斑绿,眯起眼,那白墙上的线线绿意像丝锦上错综复杂的纹理。园内有一株老梅,此时已开出星星点点的腊梅花了,尽管天气仍有些凛冽,看着这明黄的腊梅闹哄哄地举在半空,却总觉得春天来了。这腊梅开得这样早,便是早早地庆祝春天的到来吧。
鲁迅的书桌上也刻着一个这样的“早”字。
鲁迅父亲生病卧床,鲁迅每日都需拿了东西去当铺换些钱来,再去药铺给他久病的父亲买药去。一日未寻着医生所开药方中的一味药引,鲁迅急得各处奔走。等他赶回三味书屋,一向准时的鲁迅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很严厉地与鲁迅道:“以后要早到!”鲁迅并没有为自己辩护——尽管他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原因。他默默回到座位上,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我们仍可从鲁迅的书桌上辨别出这有点歪歪扭扭,稍显稚嫩但不失刚毅的字。尽管岁月的侵蚀已使字迹模糊不堪,但那个勤奋的少年的影子,似乎仍可略窥其端倪。至此往后,鲁迅从未迟到,那小小的“早”字,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也鼓舞了千千万万大众。










滞留园中,浮想联翩。顽童们趁寿老先生不留意,便相约着溜进后园玩耍。在那个狭小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新鲜而有趣的。攀上梅树折一枝儿腊梅,捉一只苍蝇用其喂蚂蚁,都是极快活的乐事儿。就算是蜷在花坛一隅,痴痴地望天空,心境也是舒畅与明朗的。只是诸多的同伴涌进园内,难免会被先生察觉,于是屋内传来寿镜吾老先生的吆喝:“人都到哪里去了?”倘若是一个晴明的下午,微微的阳光下,竟连这吆喝也是有意境的。孩子们便一个个低着头走进去,继而又是一阵读书声,像风吹竹林般沙沙地响,也许隔了街道也能听得出的。但如巨石沉入水底中去,荡开阵阵涟漪,那波纹一圈圈缩小开去,缩小开去,渐渐便没了声响。读书声低弱下去,儿童用狡猾的眼光瞧着读到兴致的先生,便在课桌下忙活开了。这又是另一幅景象。只是那生机勃勃的书塾终于冷清了,那屋内院外也许再不会有淘气打闹的声响了。
后园那株腊梅,摇曳着近乎透明的群花。微风起时,点点随风摇散,伴沁沁的香。阳光爬满整处院落,抬首仰望,眼前一片金光闪闪,恰如一个不真实的梦。
篇2:游鲁迅故里—绍兴
新的一天来了,真开心哪!今天我们要去鲁迅故居。
先来到买票的地方,再请了一个导游,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穿过德寿堂,绕过琴房、书房和卧室,我们来到了院子。院子里有两座铜像,分别是蒋奶奶和小时候的鲁迅,还有一个小板凳。我仿佛看见鲁迅仰着头,蹲在奶奶膝前,仔细听着故事。,讲完了,鲁迅缠着奶奶说“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嘛!”奶奶摸着鲁迅的头说:“那好吧!”整个院子都静悄悄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来到了寿老师家,我走进了“三味书屋”。原来这是寿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地方。寿老师收学生还得面试,判断出好的学生,他一年才收八个学生。听说寿老师很讨厌上学迟到的人。
一次,鲁迅迟到了,其实是因为他家人生病,鲁迅一早起来就去买药,耽搁了上学。学生迟到,当时,先生就用戒尺打手心。虽然迟到情有可原,但是鲁迅承认了错误,并且在书桌上方写了个“早”字,提醒自己不能再迟到了。
来到了鲁迅的故居,我才发现百草园是鲁迅家的菜园,是鲁迅和小伙伴们玩耍的地方,那里有皂荚树、雪里红和一口井。皂荚树的叶子听说可以洗发。家人为了不让鲁迅掉进井里,就在井口订满了木板。走近鲁迅的房间,我发现那儿很简陋,只有床、桌子。桌子上摆着毛笔和纸。
整整一天过去了,我们又收拾着东西,打道回府喽!
这两天虽然很累,可是我知道了读书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极有味,我们要向鲁迅一样认真读书。
篇3:游鲁迅故里—绍兴
大寒时节刚过,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浙江绍兴游玩。
第一站是鲁迅故里,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故里位于绍兴市越城区241号,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鲁迅先生当年生活过的祖居、故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

最近更新

2020年部编版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质量分析卷及答.. 24页

2021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5页

2021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精选) 5页

2021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 5页

2021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学生.. 5页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一套) 6页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精选) 7页

2021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可打印.. 6页

2021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及答案 6页

2021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加答案】.. 6页

2021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5页

《宋昭公出亡》原文及译文 3页

2021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下载 4页

2021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5页

2021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含答案 5页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7页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 7页

2021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加答案 6页

2021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最新 6页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 6页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 6页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8页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 8页

2021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题 7页

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下载).. 7页

2021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测考试卷.. 7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必考题 7页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一 6页

§16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 47页

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整理及补充)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