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中信息技术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粤教版必修1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信息技术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粤教版必修1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章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回忆建表的知识点:
首先确定建表的行和列
另一方面设置表格边框
再次进行数据输入
第三章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图3-12 第一周评优成绩
图3-13 第二周评优成绩
图3-14 第三周评优成绩
通过三个表格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得出纪律得分哪个班最高;卫生哪个班得分最高……为了反应每周各班的总成绩和各个项目年级的总体状况,可以在表格中增长某些项目,如总分、平均分等。
第三章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运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任务2
记录“评优活动”各班各周得分和各个项目年级平均分。
P51
措施如下:
(1)选定第一周表格中B3:E5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求
和(Sum)”按钮,完毕总分记录。
第三章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运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2)选定B6单元格,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平均值(Average)
”,完毕“纪律”平均分的记录。
(3)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毕“卫生”、“礼仪”两个项目
的平均分记录。
P51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任务3
记录“评优活动”各班三周总分和各周年级平均分。
措施如下:(1)创立“高一级创立文明班集体评比(总分)得分表”,将各班三周的得分,通过“复制” 、“选择性粘贴” 措施完毕数据输入。
P51
运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2)按照任务二的记录操作措施,得到(1)所创立的表中两个 “合计”项的记录。
P51
运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分析数据的两种措施:公式法和函数法
公式法:在公式中常用单元格的地址来替代单元格,并把单元格的数据和公式联络起来,引用时列在前、行在后。
引用可分为绝概念:公式是指在工作表中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算式,可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也可在公式中使用函数。公式要以等号(=)开始。
单元格的引用:指对单元 格地址引用、相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和混合单元格地址引用三种类型,EXCEL缺省设置为相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形式。
引用的作用在于标识的引用,一般是针对它们与公式单元格的相对位置而言。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分析数据的两种措施:公式法和函数法
“相对单元格地址引用”是最常用的引用形式,它表达的是两个单元格的相对位置关系,类似于解析几何中的相对坐标。如图所示: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分析数据的两种措施:公式法和函数法
绝对单元格地址引用”就是指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绝对位置,在列标和行号前面分别加上美元“$”就是绝对引用。
第三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体现
分析数据的两种措施:公式法和函数法
函数法:函数是预定义的内置公式,它提供某些已经定义的内部公式。它使用特定数值(即参数),并按特定次序(即语法)进行计算。使用函数可以以便地完毕诸如数学、财务、记录等方面复杂的运算或操作。
函数由两部分构成:函数名和参数。函数的一般格式是“函数名(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字、文本、逻辑值(TRUE或FALSE)、数组、错误值(如#N/A)或单元格引用等,参数也可以是函数(即嵌套函数)或公式。